第167章 旗手
張學問不悅地看他一眼,幹咳一聲,說:
“這個你們就不懂了。你們的流行歌盡是唱什麽愛呀恨呀,沒病瞎呻吟,曲調軟綿綿。想當年,我們集體勞動時候唱的歌,那才是雄壯有力,調動大家勞動積極性。《在太行山上》、《大刀進行曲》、《團結就是力量》這些歌你們聽過嗎?就是孩子們唱的歌《我們是社會主義接班人》,也是充滿力量,哪裏像你們現在的流行歌曲一樣沒勁頭?”
那小夥子不服地說:“不管怎麽說,小孩們的讀書聲總不會比歌聲動聽。”
張學問嚴肅地說:“欸,你不能這麽說。孩子們是祖國的花朵,你聽,他們朗朗的讀書聲,稚氣純真的童音,聽起來就像春天裏燕子快樂的叫聲,讓人聽了非常貼心,舒坦。你說,這不比你們播放收音機亂七八糟的流行歌好聽嗎?”
李家祥正在看特色種植的嫁接技術,他聽了張學問的話,說:“老年人喜歡懷舊,特別是懷念自己小時候的日子,行為也越來越像小孩。人們常說,老頑童老頑童,年紀大了,返老還童。喜歡聽孩子們的讀書聲很正常……”
陶曉偉聽到他們不停地談論,走過來,指著牆上的《公約》,做禁聲手勢,說:“別講話,保持書屋安靜!”
大家停下討論,書屋隻剩下孩子們清亮的讀書聲。
每天晚上,孩子們一吃完晚飯,就跑向書屋,隻要有一半夥伴到來,他們就開始齊聲朗讀,朗朗的讀書聲準時在村寨上空傳響。
蓮花村的希望書屋很快在龍川大隊傳開了。
大隊總支部書記胡振華很欣賞陶曉偉,這小夥子勤奮好學,頭腦靈活,思想敏捷。蓮花村雖然地理位置好,水源豐富,土質肥沃,但是在龍川大隊曆來默默無聞。陶曉偉參加農業技術培訓班學習回來以後,大膽引進作物優良品種,開展高產水稻實驗,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幾年時間,蓮花村令人刮目相看,村民像著魔似的追隨他大幹苦幹,糧食產量直線上升,竟然冒出很多家生產大戶。
如今他又率先辦起鄉村書屋,給村民學習科學文化和先進技術,蓮花村已經遠遠走在龍川大隊各村寨隊伍的前麵。這小夥子不簡單。
夏糧準備收割入庫了。今年天大旱,但是全大隊各村村民積極抗旱,糧食生產照樣取得豐收。為了讓各村村長開開眼界,學習蓮花村改革開放先進經驗,鼓勵全大隊農戶的勞動幹勁,胡振華組織十五個村寨的村長到蓮花村實地考察,取經學習。
一排自行車停放在蓮花村龍溪水壩上,胡振華帶領一行人參觀水壩和發電機房。
“同誌們,大自然擁有偉大的力量,世間萬物都是大自然孕育出來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我們不能被動受製於自然,要發揮聰明才智,善於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蓮花村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麵做得很好。原來他們這裏沒有水壩,農田灌溉全靠人工戽水。蓮花村人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動手修築水壩,引水灌溉了全村良田。他們村的青年人發現豐富的水資源,引水入村,給村民接通自來水,還自己動手修建發電機房,讓全村人用起電。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村幹部,要善於發揮群眾的智慧,改造自然,服務人民。”
楓樹村村長葉立章驚歎地問張興:“蓮花村通電多久時間了?水管、水渠和機房,這些都是你們村民自己動手修建的嗎?”
張興笑著,自豪地說:“我們村用上電有三四年了。所有這些水利建設和通水通電工程,全是我們村民自己設計自己動手修建起來的。特別是通水通電的工作,全靠陶曉偉他們這幫青年人。”
葉立章羨慕地說:“我們楓樹村直到現在還沒有接通水電。大家就習慣等著鎮政府的計劃,一年一年過去,還是沒有輪到我們……”
盧漢雄打斷他的話,拉著張興的手說:“張興,我們河灣村接通水了,就是電沒有著落。看樣子,等鎮政府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我們要向你們學習。你看,可以派些能手幫助我們修建發電機房嗎?”
張興痛快地說:“都是鄰裏鄉親的,有什麽不能?”他指著走在前頭的陶曉偉說:“他叫陶曉偉,機房電機就是他設計安裝的。”
盧漢雄高興地說:“他是北山鎮穀王,誰不認識?沒想到他還會機電技術。村長,你就派他支援我們。”
張興爽朗的答應:“好說,好說。”
進入田野,顧振華對村長們說:
“陶曉偉是一個熱愛家鄉,熱愛農業生產的青年才俊。他最早在農村開展高產水稻種植實驗,推廣先進生產管理技術,帶動蓮花村成功種植高產水稻,成為遠近聞名的水稻大王。蓮花村現在是我們龍川大隊的模範村,是農村改革開放的一麵紅旗。陶曉偉是這麵紅旗的旗手,你們想了解什麽問題,都可以向他學習。”他讓陶曉偉介紹高產實驗田管理經驗。
陶曉偉很謙虛,他重點講解高產水稻生產的田間管理。一旁的村長們趕緊在筆記本記錄。等他講完了,大家圍著他,不停地詢問生產經驗。
龍源村朱少敏問道:“穀王,你這套田間管理太精細,就像侍候寵物,我們莊戶人家怎麽做得過來?”
陶曉偉笑著回答他:“朱村長,高產水稻就像針線活,粗心不得。以前,老輩人習慣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這話不假。但是,現代良種水稻僅靠施肥就遠遠不夠了,還要講究作物各個生長時期的田水、溫度和肥力管理,水分和肥力精細化,多一兩天注水,少一兩天催肥,效果都不一樣。我們蓮花村的農戶嚴格按照高產水稻田間管理,年年穩住高產,效果很好。我們做得到,你們大家也可以做到。”
盧漢雄稱讚地說:“蓮花村人在陶曉偉旗手帶領下,連年奪得高產豐收。事實明擺著,跟著旗手走,總沒錯。”
回到蓮花村,大家饒有趣味地走進希望書屋,仔細地參觀。村長們好奇地翻看屋裏的讀物,從書桌上擺著的刊物,到書架上成排的圖書,都看了一遍。大家對書屋讚不絕口。
朱少敏讚歎道:“我長這麽大,第一次看到鄉村書屋。”
葉立章不解地提出疑問:“鄉村書屋好。可是民隻會幹粗活,他們會看書嗎?有時間來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