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章:馬褲人大敗
雖然土著軍隊隻有5000多人,但是,這5000人來說,擁有了步兵,炮兵,騎兵幾個不同兵種。同時,他們裝備諸如後堂炮,滑膛炮。大概1000門。同時還使用了快速步槍,也就是來複槍。這樣取代了前膛槍。
而新的來複槍可以一次裝填子彈,多次間斷發射。這樣遠遠加大了土著人的軍隊殺傷能力。而僅有很少前堂步槍的馬褲人就顯然是十分落後了。並且,馬褲人主要還是以“刀劍”為主。
以部分燧發槍為輔助。組成的混合部隊,雖然其人數擁有30000多人。但是,麵對這樣的前麵土著軍隊,馬褲人損失必然是十分慘重。很快最前麵3個方隊,每個方陣都用大概2000人。
很快就被快速射擊的土著人炮兵係統,炸的幾乎是體無完膚。不過這個還不算完事。土著人還接受了王宇人族還給了土著人裝備了200多挺重型機關槍。也就是地球曾經的“馬克沁”機關槍。
這是一種對於當時來說,非常古老的水壓製冷機關槍。但是,這對於衝鋒的散兵,以及騎兵部隊。簡直就是屠殺式的殺傷。所以,土著人被便成為每隻500人一隻大隊。每個大隊配屬了10挺馬克沁機關槍。還有20挺更古老的手搖式機關槍。
同時,土著人的基準部隊軍官,高級指揮官。都是王宇人族的軍官帶領。所以具備很高的現代化作戰指揮能力。他們把500人的土著部隊,分為3個大隊分別部署在兩側。
相距不算很遠。正好在馬克沁射程距離範圍。這樣,當原住民的軍隊,衝殺到中間的陣地時候.中間陣地也隻有500人一個大隊。這樣從兩側射擊過來的重機槍子彈,恰好形成了“交叉火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衝上來的這些原著名軍隊。不斷地倒在了夾角火力打擊之下。這樣再配合上人族的配屬給土著人的火炮係統轟擊。很快上來的最開始的10000人的,原著名部隊。
就被瞬間的火炮和機關槍殺傷了大片。隨後開始不斷後退。撤了下來。原住民自然是,不可善罷甘休。這一次組織了3000騎兵。朝著敵軍陣地快速奔襲之來。
跟著就是遠程火炮的射擊,這些遠程火炮可以打出來10幾公裏遠的距離。這樣,騎兵們不但沒有能夠達到敵軍陣地時候,都被快速的打的橫屍遍野死傷無數。
很快3000多騎兵剩餘的不到原來的20%。轉頭就往回跑回來。原住民看到了這幾次接連衝鋒。損失了至少15000人。但是,絲毫沒有能夠接近土著人的陣地。
退回來的全部殘存的剩餘的部隊,原住民指揮官清點完畢後,發現隻有不到21000人了。也就是損失超過了1/3。這次以作戰,原住民隻能是暫時停止進攻,進行全麵的修正,補充兵員。
而這時候從後來跟著來的,增補的5000人土著人軍隊。還是按照前麵編製。其中3000人編入了其他的大隊。這樣,土著人每個大隊改編為團。每個團3個營。每個300人。
同時,李丁又給了土著人100挺馬克沁重機槍。這麽一來土著人每個營就達到了20挺重機槍。同時,還有20門迫擊炮。這樣組成了強大的土著軍隊。很快土著軍隊開始不斷發起反擊。
首先是,他們攻擊衝過了西北坡防線。這裏的2000多的原住民軍隊,被瞬間消滅。原住民不得已開始後撤。退到了靠近西邊的發達河東岸一側。緊忙開始構築工事。準備抗擊。
而原住民的工事。主要是是以戰壕,塹壕為主體。前麵的一線部隊配置有一部分射程較近的前堂火槍。射擊速度也是十分緩慢。後麵的最後部隊還剩餘不多的幾十門前裝藥火炮。
陣地上一共部署了5000人。阻擋住土著民進攻。到了這裏,李丁下令軍隊停下。因為,目前來說。土著民不具備進攻築壘地區的能力。不能看著他們白白送死。所以,李丁立刻向王宇請示。
請求批準給予土著人。一部分古老的戰車坦克,便於他們突破敵軍陣地。王宇雖然不同意。但是,因為考慮李丁的感受。因此批準了給予土著人50輛坦克。20輛裝甲車。
這種人族給的坦克。主要是人類地球二次大戰期間的老式坦克。都是輕型,中型坦克。而且坦克駕駛員是以前人族就幫助土著居民培訓的。所以很快就可以操作上手。
麵對河岸高地的原住民。李丁下令把20輛坦克,10輛裝甲車拍了上去。這一下。駐守的原住民軍隊,眼看就慌了。雖然原著名見識過和使用過那種地球一次大戰時期的老式的鐵殼子坦克
而現在麵對最新的人族給的坦克。它們速度之快,火炮具備很好的殺傷力,這都是原住民所不具備。所以,衝上來的土著軍的裝甲部隊。很快就把陣地上的原住民守軍,快速打垮。
這樣一來河岸西岸防陣地。也隨著被土著人搗毀。失去了陣地掩護的原住民軍隊,猶如是潰決之壩。瘋狂的朝著後麵四散奔逃。但是,不一會敗兵們就逃到了大河邊上,看著滿江水,呆呆發愣。
李丁看看這裏,點點頭說道
“哎,拿下河岸高地,這還不算結束。你們要快速切斷他們西區的路線。不能叫他們在荒漠時間,有機會從新組建和完成自己的部隊。所以你們還得命令土著軍隊。更加加大攻擊力量”
李丁聽到這裏立刻朝著命令土著部隊,在約為1000人的北路攻擊部隊。在20輛坦克支援下。朝著河岸高地,對麵實施攻擊。這裏是一個原先的漁村。後來因為各種原因。這裏廢棄了。
於是,大批的原住民軍隊,從對麵一側的高地被土著軍打了下來。紛紛朝著這邊高地一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