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回到三國做劉禪> 第353章 東漢末年有帆船

第353章 東漢末年有帆船

  與此同時,蜀軍兵進雷水,兵進赤湖,圍攻柴桑的消息傳至建業,吳國朝堂一片嘩然。


  或許是薑維不在,或許是阿鬥對形勢判斷有誤,吳國眾臣誰也沒想到,阿鬥竟然出此昏招,竟敢兩線作戰。


  “陛下,我縮減夏口、柴桑的守軍,又將戰船退至銅陵下遊,做出防犯司馬懿的架勢,本意是誘蜀軍東進,再坐看魏、蜀相爭。今,阿鬥兵進柴桑的同時又兵擊雷水,司馬懿必會大舉西進,我大吳無憂矣!”


  “甚好!我戰略目的已經基本達到,這全是陸丞相和大將軍之功!”孫權滿意地說道,突然話鋒一轉:“不過,我還是要做好防犯措施。若蜀軍以大軍攻占柴桑後,趁勢南下或東進,我還是會處處掣肘。”


  “陛下放心,縱然蜀軍攻克柴桑,他仍然不敢東進,仍然不敢南下。”陸遜自信地說道。


  “陛下,陸丞相言之有理!”諸葛謹肯定了陸遜的話,接著說道:“陛下,我水師暫退銅陵,這隻是示弱的誘敵之計。就算司馬懿按兵不動,我戰船仍然可以封堵柴桑外圍的江麵,阻斷蜀軍水上糧道,也可運送大軍至赤湖,阻斷蜀軍陸上糧道,蜀軍兵馬再多,必會無糧而潰。”


  “陛下,如今,我戰船達兩千艘之多,蜀軍才三百條,就算以一換一,我也毫不畏懼。況且,我軍已經研究成功燃燒彈,就更不懼怕蜀軍戰船。隻要我控製住長江水道,蜀軍必會處處被動”


  “既然如此,恰逢蜀軍冒進,我更不該放任其不管!”孫權冷冷地說道:“朕不想看到蜀軍平安退走!”


  “陛下放心!我主要目的是坐看魏、蜀相爭,但我與魏國畢竟有盟約!蜀軍既然來攻柴桑,不論是我軍複仇,還是做勢給魏國看,臣必會殲滅此股蜀軍,以報陛下!”


  “甚好!此等小事,你與大將軍商議便是,朕就不加過問。不過,潘濬、胡綜兵退建業,損失樓船三十條,此事必須嚴懲!”


  “陛下,此次並非二位將軍之過,乃是蜀軍細作所為……”


  “哼!細作?”孫權猛地站起身,不悅地說道:“此次我戰船、物資損失慘重!為何還未抓到蜀軍細作?這些細作,是何量混在軍中?數量又有多少?其他軍中,是否還有細作?”


  “陛下,臣定會設法排查,盡快清除軍是細作,杜絕此等事情再次發生!”


  ……


  鑿沉三十條樓船,讓吳軍損失大批糧草軍資,延緩並退走兩萬吳軍,這真是細作所為?

  不錯,這絕對是細作所為!

  對此,陸遜確信,諸葛謹確信,劉閃更加確信!


  三十五名白毦兵順利返回下雉,劉閃得知他們鑿沉吳軍樓船的方法,得知他們在吳軍的飲水中動手腳的方法後,自然是大加封賞。


  當前的吳國,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繼承和發揚了古百越族人的造船經驗,其先造船的工藝和規模,完全達到甚至超越了當前的世界水平。


  然而,一個小小的鑿洞,竟能輕易毀掉一艘巨大的樓船,這確實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位於永安上遊的第二造船廠,是在王濬的主持下興建,主要生產結構簡單的突冒、斥侯和艨艟鬥艦;位於交趾郡的第一造船廠,則主要生產遠洋大船。


  幾乎每個月,王濬都會發來奏表,主要報告馬鈞的“特斯林”發動機的研究進展,也會報來“新式遠洋大船”的研發進展。


  在劉璿的理論指導下,幾個巨大的,超載當前認知的“幹式船塢”正在緊鑼密鼓的修建中。


  然而,劉閃卻忽略了造船中的許多細節!


  如果稍微了解世界造船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造船曆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內,中國的造船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中國的造船史綿延數千年,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廣泛地使用“獨木舟”和“筏”,並對獨木舟和筏不斷地進行改進,然後出現了新型的“木板船”,由筏和獨木舟發展到木板船,這是造船史上的一次飛躍。


  商代時,中國已經發明並使用了風帆,木船有了帆就大大推進了速度,這也是人類對自然風力資源的創造性地開發。


  春秋戰國時期,沿海的幾個諸侯國都設置了“船宮”作為造船工場,“商船”和“戰船”開始逐步分開。


  秦漢時期,出於戰爭的需要和海外絲綢之路的開拓,中國出現了造船史上的第一個發展高峰,代表著高超技藝的“樓船”正是興起於這個時期。


  漢代時期,以吳國為代表的造船技術更加成熟,能輕易建造高大的樓船,還發明了漿、櫓、風帆、尾舵等等新式技術工藝,並率先出現了擁有“橫隔艙”的加固型結構。


  唐朝時期,中國的造船技術,在當時更是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最突出的是,此時已經廣泛使用了櫵接釘合的木工工藝,先進的“水密隔艙”正是出現在這個時期。


  在這之後的宋、明時期,中國先進的造船工藝更是讓世界所仰望!


  明代時期,隨著天文導航和指南針的應用,隨著淡水存儲技術、船身穩定結構、抗沉結構的廣泛應用,出現了“鄭和下西洋”的世界壯舉。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明王朝恢複了對南海諸島的行政管轄。


  然而,清代前期的海禁政策,嚴重阻礙了中國造船業的技術發展與創新,造船技術停滯不前甚至倒退,造船業嚴重萎縮,在列強船堅炮利的攻勢下顯得力不從心。


  或許隻有劉閃才知道,在一千多年以後,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某些崇洋媚外的人,總是不遺餘力地篡改、否定自己的曆史,不停地抹黑自己國家的曆史成就,不停地攻擊自己國家的英雄人物,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讓劉閃記憶猶新的是,某個磚家通過自己的身份,竟然以自己粗陋的見識,別有用心地否定三國時期帆船的存在,甚至否定“赤壁之戰”的曆史存在!


  此等人,其心可誅!罪該斬首!

  下雉城外,江邊。


  幾條艨艟鬥艦正順著西北風逆流而上。


  劉閃指著江麵問道:“那是何物?”


  “回陛下,那是商船?”一名史官回答道。


  “還有呢?詳細點!”


  “回陛下,那是艨艟鬥艦,改裝而成的商船,吳國的。”史官補充道。


  “它有帆嗎?”劉閃正色問道


  “回陛下,有。”


  史官不知其意,如實回答。


  “據你們所知,最早的帆船出現在何時?”


  “回陛下,春秋戰國時已有帆船。若說有史料所載的,建安中的劉熙在《釋名?釋船》中有載:“帆,泛也,隨風張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陛下,這是下官能記起的最早記載。如果需要,下官可翻查史書,尋找更早的記載。”


  “不必了!你們今天就在江邊,看看有多少條帆船過江,如實記入史冊!”


  “諾!”


  劉閃回到大殿,在白絹上繪出簡單的橫向“水密隔艙”,然後將隔艙的防沉功能和原理逐一寫出,令信使立刻送往交趾郡,要求他們親手交給王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