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華夏十五國
項雲登上巨大的浮空船。
他身邊還有約莫三十多個揚州郡被西楚大學錄取的學生。
這些人裏,除了金木石以外,其他人基本沒一個認識,這些人裏麵通過高考渠道被西楚大學錄取的還不到五分之一,絕大多數都是從各地保送上來的,不要小看這些保送生,他們也都是揚州郡各地大家族的核心子嗣。
“怎麽沒見張天翼那個家夥?”項雲左右環顧有些奇怪,“他難道沒有來西楚大學?”
金木石在旁邊說:“誰知道呢,不來更好,省的看著討厭。”
張天翼實力還是很強的,而且又是一位純粹的武者,按理說西楚大學是他最好的選擇,現在不曉得為什麽沒有出現在眾人之中,估計是家族對他另有安排吧,項雲對此也不在意。
眾人穿過登船通道走上了浮空船的甲板。
讓項雲有些吃驚的是,偌大的浮空船之上,甲板上麵都是人影,看來這艘船在抵達揚州之前,就已經沿途接應了不少來自各地的學生。
“人怎麽這麽多?”
“沒啥好奇怪的,揚州八郡加上西楚王都的學生占一大半,其餘普遍都來自華夏其他十四國,這樣加起來人多了點,也沒什麽好奇怪的啊。”
原來如此。
西楚大學是西楚國的最頂級學府。
因此最主要的生源地來自楚國本地,這樣頂級的修煉資源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但是並不意味著西楚大學所有的學生都是楚人。
舉一個最直接的例子。
秦紅殤就不是楚人,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秦人,從秦國隴西郡高考入西楚大學的,可見西楚大學裏麵,外地學生數量並不在少數。
這是因為華夏聯邦教育共享推動的結果。
楚國向其他華夏成員國開放頂級學府名額,也可以換取其他華夏國頂級學府的修煉名額,如果對方沒有頂級學府或者學府水平不對等,則可以從其國家收取大筆的教育經費來置換名額。
這也是為了促進華夏文化百家爭鳴的活力。
西楚大學保送生是楚國世家貴族的特權,其他華夏國是沒有保送名額的,可以說每一個來到西楚大學的修行者,全都是向秦紅殤一樣是考出來的,無不是當地高考排名前幾的佼佼者,為追尋最純正的武道傳承來到西楚,所以絕對不可以小看他們。
西楚一共八郡外加中央王都。
若以揚州郡三十餘人數量作為平均數,來自西楚新生數量可能接近三百位,其他十四國加起來總數估計也有一百多位的樣子,再加極少數留學生,西楚大學新生數量,約莫在五百上下的樣子。
五百名新生怕是超過四百五十都是世家出生。
這些世家子弟大多都帶著私人管家、私人醫生、護衛乃至廚師藥師等,所以這艘船人數超過三千一點都不奇怪,所以看起來才會這麽熱鬧。
一位看準將軍銜的高級軍方人物走過來打招呼:“歡迎揚州郡高才。”
項雲掃了對方一眼。
此人身材瘦削腰杆筆挺,兩鬢微微斑白,雖然戎裝在身,但卻透著股書卷氣,有淡淡的儒家浩氣纏繞在身邊,看起來還是一位儒將。
“我乃本艦總指揮龍飛,專門負責接應任務。”
龍飛的軍銜與項雲見過的瘋狗將軍鍾離戰同級,這樣的人物放到地方去相當於副郡級官員,派出這樣一位人物來護送考生,充分說明楚國高層對他們的重視。
項雲觀察了一下。
這艘浮空軍艦部署的精銳士兵在一千以上,其中具備空中作戰能力的空騎兵超過二百,各種矩陣大炮至少三四十門,各種防禦武器也處於激活狀態,絕對可以算得上超高級別的防禦,足以抵擋十幾個頂級天脈武者的突然襲擊。
有人或許會覺得非常納悶。
隻是保護一群學生而已,有必要搞得這麽誇張嗎?
還真是有必要的!
這個世界與地球是不一樣的。
它的麵積比地球大出十幾倍還要多,人類活動範圍占比不到百分之十,絕大多數都屬於幾百年的無人區,甚至有大片地方亙古無人探索。
浮空軍艦橫穿華夏的過程非但需要長途跋涉,而且會經過很多凶獸出沒的危險地帶,此外這些都是華夏未來的驕子,不得不防備一些恐怖勢力的襲擊,故而必須配備這樣級別的防禦。
龍飛交代了兩句就離開了。
又過小半個時辰左右,浮空巨艦開始起航。
這是項雲第二次乘坐浮空船,第一次是參加高考的時候,而與高考時候不同,這次直接開出揚州轄區,甚至開出揚州郡的範圍。
當看著一塊塊纏繞著神秘霧氣的莽荒世界在腳下推進。
項雲感覺自己的心也跟著激蕩了起來。
華夏世界實在是太廣袤太精彩了。
小小的揚州郡,其實並不值一提。
若要介紹華夏聯盟以及華夏十五國的背景,就不得不追溯到兩千兩百年前,也就是楚漢對壘的崢嶸歲月。
若華夏理事按照正常軌跡發展,秦漢之際本該走向皇帝集權。
自秦始皇以後,從漢高祖開始,中國的最高統治者都應該叫做皇帝。
可秦末天降隕石帶來靈氣複蘇,導致這個世界曆史出現了偏差,楚漢之爭,漢軍慘敗,劉邦還沒成漢高祖就死了,所以後來的大漢根本就沒有出現過。
項羽是仇秦分子,放棄封建製度,堅定實施分封製。
因此華夏世界再沒有出現過所謂的皇帝。
華夏分封製始於西周,這種製度有一個眾所周知的致命缺點,那就是分封諸侯的權利太大,隨時間流逝,天子國衰退,諸侯國崛起,必然會出現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戰亂不息的局麵。
可靈氣蘇醒以後的世界,與地球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了。
強者的壽命很長,分封的周期變長,更延緩天子國的衰退時間。
項羽一個人就在世六百多年,楚國整整延續一千年才衰退,比地球任何一個朝代的曆史都要長了,所以在這樣的製度之下,反而保持華夏文明,避免在皇帝集權中走向僵化,持續百花爭鳴繁榮昌盛,一舉成為這個世界最強的超級勢力。
當今華夏,疆域廣闊,實力強大,無人能比。
雖然延續諸侯國分封的傳統,但是在法聖指定的華夏契約之下,華夏始終維持在一種分中求和的狀態,這些年更是越來越開明,越來越與時俱進了。
秦國、齊國、三晉(韓、趙、魏)、北燕、西楚、蜀漢、是八大華夏核心國,也是整個華夏聯邦最堅固的根基。
八大諸侯是華夏的中心世界成員。
對內或許各自自治,有一些利益紛爭,可對外卻高度一致。
因為每一任諸侯王在上位時,都必須簽訂法聖遺留的法家契約,隻要遇到外來勢力侵犯華夏,無論彼此有天大的競爭與仇恨都必須暫時擱置,共同聯手一致對外,否則將受整個華夏法家秩序之力製裁。
八大核心國諸侯王分別擔任華夏聯邦八大常任軍政常委。
華夏核心國外,還有四大華夏藩國,四大藩國分別是:大理、百越、藏國、西域。
大理在雲南越南以及緬甸一代,一定程度受到巫蠱文化影響,資源極其豐富是十分富庶的國家。
百越則是廣東雲南海南等沿海地區,所占麵積相當廣闊,山高林密,風俗奇特,既有鐵血凶悍的蠻兵巨獸,也有讓人談之色變的古老巫術。
藏國在青藏高原之上,這個地方自然環境極其惡劣,卻是各種宗教的聖地,被稱之為華夏的僧侶之國。
西域相當地球的新疆以及局部中亞地區,乃是華夏世界以及西方世界的通道與窗口,東西文化交流碰撞,本地也是土族林立部落無數,風俗非常的奇特,文化也極其繁榮,是一個非常精彩的地方。
四大藩國不在中原,可是猶如藩籬一樣,圍繞華夏核心世界,屬於華夏聯邦成員,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華夏聯邦體係之下,八大核心國與四大藩國以外,另外有三大比較特殊的屬國:匈奴、朝鮮、東瀛。
三大屬國也是華夏聯邦成員,關係相對而言比較疏遠,因為距離太遠的關係,華夏聯邦對三國掌控比較弱,所以三國對華夏是附屬關係。
匈奴包括蒙古以及部分俄羅斯。
朝鮮包括朝鮮半島和堪察加半島部分地區。
至於東瀛又稱扶桑,自然就是前世的日本了。
八大核心國,四大藩國,三大屬國,構成華夏十五國。
當今世界,整體來看,華夏文明圈一枝獨秀,堪稱世界第一勢力!
除此以外,印度恒河流域、歐洲地區、美洲地區、北非地區,也都形成數個龐大而強盛的文明圈,隻是與華夏天朝相比終究還是遜色了一些。
至於其他國度?
這個世界受靈氣複蘇與兩千年演化影響,雖然大體上地理結構與地球相似,但是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過於廣袤而龐大的大地,冒出大堆亂七八糟的地區文明與小國家,隻是這些與華夏在內的大型文明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這些地區文明與小國家甚至很多還處於未完全開化的蠻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