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質樸 書印相生
※天真質樸 書印相生
——讀賈博鴻的寫意花鳥畫
元初趙孟 提出“書畫同源”之說。支持這一主張的後來者,更將詩、書、畫、印一同列為畫家的基本素養,從而開拓了文人畫在元、明、清數代的鼎盛局麵。其成就和高度,至今仍令人歎為觀止。不過,及至近代以還,因曆史和政治的原因,這一傳統卻受到嚴厲排斥,甚至打壓摧殘,縱然尚未完全滅絕,也已經奄奄一息,後繼乏人。而顯而易見,與自身優良傳統愈行愈遠的結果,已經造成當代中國畫在世界畫壇中的地位和競爭力的大幅下降。所幸近年來此種狀況已經引起有識之士,特別是中青年一代的反思。一股重新審視和認識傳統的風氣悄然興起。不少畫家更是極力擺脫近百多年來所形成的偏見和成規的束縛,毅然通過自身的實踐去追隨前賢的腳步,並且做出了可喜的成績。賈博鴻就是其中的一個。
博鴻出身行伍而酷愛藝事。早年主攻篆刻,同時又研習書法,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後來更致力於大寫意花鳥畫的創作。可以說,走的正是傳統文人畫的路子。中國花鳥畫通過青藤、八大之變革,在宋代院畫之外,開辟出一片全新的大寫意天地,它舍形似而重神似,舍客體再現而重主體抒發,舍描摹而重書寫,舍技術審美而重文化審美,使中國畫實現了從形而下向形而上的飛躍,同時也對畫家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博鴻因為在繪畫之外,還同時具備了書法和篆刻的素養,所以較之那種隻在獨專繪畫的作者,他就顯示出自身的優勢。首先,他的作品沒有絲毫匠氣、俗氣,而是質樸天真,充溢著一種文雅氣息。這一點很重要,但要真正做到卻絕非易事,其中既是作者的天生氣質使然,也同他上述的多方麵修養有直接關係。其次,博鴻的作品十分注重發揮線條的審美功能,有意識地把書法用筆和篆刻的金石意蘊運用到繪畫中去,力圖體現書、印、畫同源的思想追求。因而他的作品筆墨雖簡,變化卻頗為豐富,相當耐人尋味。此外,博鴻的作品在圖式方麵也力求打破成規,追求一種以意運筆,縱情率性的境界,使人每每想起傅山論書法“寧拙勿巧,寧醜勿媚,寧支離勿輕滑,寧直率勿安排”的名言。以上這些,構成了博鴻繪畫鮮明而可貴的特色;而在當下,無疑也是一種值得稱道和提倡的追求。加上博鴻對藝事的崇敬、謙遜、執著、聰敏,其前景必定更加可觀。
2006年10月於羊城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