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做與眾不同的“獨一個”
※互聯網時代做與眾不同的“獨一個”
——答《羊城晚報》記者問
文藝創作與評論的價值在於個性
記者:您如何評價當下的文藝批評現狀?
劉斯奮:時下流行的文藝評論樣式是近百年前從西方引進來的,並不是中國傳統的文藝批評樣式。這種評論的最大特點在於,它首先是將原本活生生的作品“殺死”,然後進行“屍體解剖式”的批評,試圖憑借一堆七拆八卸下來的“五官四肢”,找出所謂的共性經驗來。這其實是將工業化時代的物質生產方式套用到精神創造的研究中來,是與精神創造的本質和特點相違背的。精神創造的價值在於個性與激情,在於不可複製的“獨一個”。所謂“共性研究”對真正的精神創造來說是沒有意義的。另外,這種批評方法還把讀者當成“傻子”,以為要把“活兒”做得越繁複越瑣碎,讀者才能理解、弄懂,完全不承認讀者自有其審美能力和人生經驗。他們所需要的隻是一些眼光獨到的發現和要言不煩的指點。但是,把讀者當成“傻子”的結果,讀者也把我們當成“傻子”。於是,發展到今天,這種“屍體解剖”甚至“檀香刑”式文藝批評,對文藝創作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小,讀者也變得越來越少,甚至成為小圈子裏的自娛自樂。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值得嚴肅思考的問題。
記者:這種文藝批評的問題似乎顯而易見,為什麽還是有人趨之若鶩?
劉斯奮:原因很多,習慣的思維方式,既得利益的格局。但有一點必須說破:這種文藝批評雖然在當下能換取某些利益,但最終會變成廢紙,這是應當引起有誌於文藝批評事業的朋友們警覺的。
記者:您認為真正的文藝批評應該是怎樣的?
劉斯奮:文藝創作與評論的價值就在於它們的創造個性,在於與眾不同的“獨一個”。尤其是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將取代專家的作用,人類下圍棋下不過機器人,宣布了專家的時代即將過去。今後,真正高端的、有價值的是創新的、創造性的思維,這是電腦無法取代的。所以,在舊的批評樣式失效的情況下,要擺脫批評的困境,隻有重新審視從西方引進的那套與大工業生產共生的批評套路,將各種樣式的文藝創作、文藝現象當作獨一無二的貫注了生命激情的有機生命體來研究,檢討過往研究的得失,尋找新的突破,才能探索開創出適合當下的一種新型的批評樣式。
粵派評論:無派就是一派
記者:您對近來成為文化熱點的“粵派評論”有何看法?
劉斯奮:粵地和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從來都是開放包容的。比如,嶺南畫派發展到今天,其實已經以一種開放包容的態度,形成了一個多元的格局。文藝批評也同樣。近30年來,隨著各地文化人才的湧入,廣東迎來了新一輪的廣東文化大融合。與曆史上曆次融合相比,這次文化雜交人數更多、範圍更廣、層次更高,從而給嶺南文化注入了更強的生命力,也令廣東的文化越趨活躍、開放和多元。從全國的範圍來看,廣東文化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也因此更獨具一格,更趨於個性化,這也正符合互聯網時代文化的發展方向,這些是建立“粵派評論”的文化背景。但這不同於傳統意義上封閉的某一家某一派,要容許它以開放的多元的形態存在。其實,“無派”也是一派!
當然,這絕不等於說可以放任自流無所作為,而是要把粵派評論的方向轉移到創新上:一是要有文化自信,對傳統資源進行挖掘與繼承,比如中國曾經風行的詩話、詞話、文章點評,就是充分尊重讀者的主觀能動性,相信讀者具有舉一反三感悟能力的一種好方法。其中不少作品,如王國維的《人間詞話》,都成了膾炙人口的名篇。而且短小精悍,頗適合互聯網時代的傳播。事實上,隻要重新把文化自信樹立起來,就能發現中國傳統中可資借鑒的東西其實不少。二是創新要立足於當代,要把文藝批評的重心轉移到對作品的個性研究的基礎上。要敢於打破一個方法、一個套路、一個標準的文藝批評舊格局,真正形成一種勇於創新、百花齊放的粵派評論新麵貌。
記者:這種期盼與您幾年前倡導改造嶺南文風、學風有些類似,但這種呼籲有用嗎?
劉斯奮:總要有人去說,說破它,點醒它,“有一句話,說出來就是火”,呼籲總還是有作用的。
記者:後來您還與令弟斯翰先生主編出版了一套十卷本的《今文選》,目的是什麽?
劉斯奮:這和呼籲改造文風、學風有關,指出當今文風、學風的弊病是“破”;《今文選》則是選編一些好的文章作為範例,是一種“立”。有“破”還須有“立”。
記者:這種呼籲本身也就是在培養一種“氣場”?
劉斯奮:是,有呼籲,有培養,也許就會有萌芽;有人走在前麵,也許就有更多的人跟著走,慢慢就形成更大的氣場,成了氣候。
突破創新應當成為粵派評論的努力方向
記者:自近代以來,“粵派”屢屢有特出的表現,這與粵地文化有很大關係。
劉斯奮:與別的陳陳相因的、固化封閉的流派不同,他們是有師承有世襲的“派”,我們是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的“派”。廣東人至少從近代開始就一直表現出這種敢為人先的精神——敢於從實際出發,另辟蹊徑,尋求突破。
記者:但無論怎樣,一個派別總要有一些標杆性的人物,有很多廣東籍的學界名人似乎並不認同自己是“粵派”,粵派評論因此似乎還缺少這種代表人物。
劉斯奮:是否廣東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換一種眼光,換一種標準,重新審視,重新梳理,從中發掘挑選出一批符合這種標準的創新性名家大家,為粵派評論樹立標杆。
記者:從管理的角度來看,可以做些什麽?
劉斯奮:提倡創新,鼓勵突破。比如,可以召開一係列研討會,集思廣益,探討文藝評論的繼承與創新問題,達成共識;可以在報刊上開辟專版專欄,開展討論,形成氛圍,還可以設立“文藝評論創新獎”,加以提倡等等。
原載《羊城晚報》2016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