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六脈神劍之六陰六陽
(貓撲中文 ) 段思平點頭讚同,從懷中拿出一本書遞給段思怡道:“雖然你所練之功已能超凡脫世,是無量奇功。但為父一心創下《六脈神劍》卻無後人能練成。怡兒聰慧伶俐,絕非凡塵之才,雖不必練此武功卻也可參詳一二,往後也可教導我段氏後世能者練就此功。”
段思怡接過經書,經書封麵上金字刻著《六脈神劍》四個大字,道:“父皇畢生心血,為段氏留得無上絕學,怡兒定謹遵旨意。”
段思平微笑道:“怡兒若不嫌煩累,其實也可修煉,廣學多知也是好事。”
段思怡道:“父皇心血,怡兒定潛心修煉。”
段思平點頭道:“此武功雖不敢稱獨步武林,卻也是極高武學,不可落入邪念之人手。此後就交予你保管,後有賢能者可以教授與他。”
段思怡一怔,道:“如此無上訣要該是父皇親自掌管才是呀。”
段思平道:“皇宮不一定是最安全的,你有如此神功,昔日必定能傲視群雄。經書由你保管,為父才放得下心。”
段思怡道:“可是父皇如今身懷《六脈神劍》絕技,怡兒遠不及父皇啊。”
段思平道:“為父老了,你還年輕……好了,就這麽定了,好生保管經書,好生練習訣要,為父先走了。”
段思怡鞠躬送道:“怡兒遵旨,恭送父皇。”見段思平走後,落座涼亭石椅上,翻開經書看了起來。
竟被經書中深奧的訣要吸引住,數個時辰過後,她合起經書,自語道:“奇怪,書中頗多訣要怎麽與《紫鳳飛心法》中的道訣訣要有不少相近之處,部分甚至相同。如此高妙的訣要不像是初練武學,倒像是一門武學中最高層的武學訣要,到底是怎麽回事?”想畢將經書收好,回了大殿進了臥室,想道:“我如今已全然背記下來,如此高深訣要萬不能冒然試煉以免走火入魔……這麽厚重的經書攜帶不便又能將它藏於何處呢?”想著走到窗戶前才發現色已暗下,望著閃閃發光的星星,想道:“江湖之中紛亂複雜,朝堂之上明爭暗奪。此間之下,唯有少林可久久傲立群林,其藏經閣之中不乏高深武學,何不將此經書先藏於崇聖寺藏經閣中呢。”想畢裝好了經書藏於懷中,出了皇宮上馬奔向崇聖寺去。
崇聖寺距離大理城不遠,一會兒就來到了寺外。她將馬栓與叢林之中,閃身進了崇聖寺。
崇聖寺極為寬敞,高高豎立的三座高塔傲然莊嚴。她為了避免節外生枝,顧不了細看三座高塔,閃到藏經閣外側,見到藏經閣內燭光閃閃,又覺一股極為細膩深遠的真氣籠罩著藏經閣。不禁想道:“藏經閣乃少林最機要之處,看此情形必定有高人在此禪修,到底會是誰呢?”不禁想起逆行向她談論過的奇人異士,曾過崇聖寺有一位不死神僧法名福慧,頓時大解,想道:“弟子無意有擾佛尊清修,若有冒犯之處望請海涵。”向藏經閣鞠躬三首,閃身躍離藏經閣來到三塔前。
頓時被三座石塔吸引住,她盯著三塔看了許久,鞠躬叩首輕聲道:“弟子段思怡不請自來冒犯佛尊,望請諒解。弟子無能擔負重托,特將我國無上訣要《六脈神劍》交由佛尊看護,望能福佑國民,萬世安泰。”言畢起身,掠過一個湖,看到倒影在湖中的三塔倒影如此美輪美奐醉人心扉,不禁感歎。她走到中間那座高塔前,見到塔下刻著“永鎮山川”四個金字,淩然起敬。
此四個大字同“六脈神劍”四個大字一樣筆鋒穩健,氣魄淩然。想道:“皆是父皇親自提筆,字跡如此豪邁,無不顯露出父皇立誌萬民安康之雄心。其中又透露出一種福澤宏願,願我大理國基業千秋萬載、山川永固。八字同述心身、自願如一,難道父皇也想過將此經書藏於崇聖寺嗎?”想畢踏步往前走去,見到“永鎮山川”四個金字在月光映照之下,反射到廣場石板之上匯成兩束反光照到後兩座塔塔頂之上。兩座塔頂上又將兩束光反射到中間高塔塔頂,塔頂反光射到方才路徑的湖中央。反射光束雖微弱至不宜發覺,卻逃不過她的眼睛。
她轉身走到湖旁,順著湖中央反射出的光速,來到一個高大的亭子下。見到反射的光束照到亭子上的幾句刻字上“一世國朝幾度變,山川永固貴來修。觀來盛世曇花逝,唯有自然述永恒。”想道:“自古以來國朝更替,哪有真正永固之江山。要想江山永固,貴在君王修身養性、賢德愛民、布施仁政、保忠除奸。大唐盛世如今已然消亡,在滄海桑田的歲月之中渺如曇花一現,而始終不變的除了萬千自然還能有什麽呢。”輕歎一氣,自語道:“人生在世如何能竟如人意,一人之力如何能完定乾坤,隻能求得一生無悔就已足矣。”轉身離去,走到湖旁,望著三塔在湖水中的倒影如癡如醉,頓然所悟,想道:“不對呀,那幾句字跡也出自父皇之手,字跡與前八字一模一樣,透露著父皇憂國憂民大誌,難道是父皇在暗示著什麽麽?”坐到湖旁的一個石頭上,望著屢屢幽靜的湖輕波,暗暗默念著那四句話,突然大悟,想道:“國朝變不變,無人可知。但要江山穩固貴在修身。這修的另一則意思難道是指修煉此《六脈神劍》之意。要永恒則需遵從自然之律,這自然之律蘊含之深意不就是指道義、佛法嗎。如此來,父皇早有心將此經書鎮於此地。難道是以此考驗我麽?”想畢,跳入湖之中,潛至湖底見反光光束透過湖水照射到一塊潔白大理石之上。她遊到大理石之上,正對中間高塔,見到一個巨大的大理石豎立在正麵。她催運內力,將反光的那塊大理石翻轉過來,石上一塊平滑潔白的石麵將光束反射到那個巨大的大理石右則的一個石上。她遊到石前,運力握住石推了進去,旁邊那個巨大的大理石緩緩移了開去露出一個通道。她順通道遊了進去,通過一段漆黑的水域之後,開始看到了微弱的白光。再繼續往前遊,光線越來越亮。很快露出了水麵,原是一個窄的洞室,洞室正東的一張潔白大理石案桌上供有一個玉質寶盒,寶盒發出白光照得洞室明亮可見。
她出了湖水通道,上了洞室走到玉盒前,見到透明玉石寶盒中鎮著一顆舍利子,急忙跪下叩了三首道:“弟子無意擅闖寶室,擾亂佛尊清靜意在攜來經書交由佛尊鎮守福佑我國永世太平。失禮之處,望請佛尊見諒。”言畢又扣三首,起身端起玉質寶盒,見到寶盒之下也是一個稍大的潔白不透明玉質寶盒。此寶盒自動打開,裏麵空無一物。她將經書放置入寶盒之中,寶盒剛好夠放置這本經書,好似正為此經書設置的一般。寶盒隨即關閉,瞬間融為一體像個完整的玉石塊不留半點細縫,更無打開之法。她將手上發光的寶盒放置上去,寶盒瞬間無了光亮,洞室驟然黑淨。
她先是微微一怔,又跪下扣了三首,起身慢慢退到入口湖水通道處,潛入水中往回遊出。前路黑漆一片,看不到半點情況,卻覺身後沙沙直響,身後通道已被塌陷的土石埋住。她催運內力加速外遊,遊了很久才看到了微弱月光。奮力遊出水道,衝入湖水之中轉身望去,早已不見了那個巨大的大理石,換之的是無窮無盡的湖水,轉頭也不見了放置在中央的那個反射光束的大理石,換之的是深不見底的湖水,很是吃驚。迅速遊出湖麵。出了湖麵才發現,她早已不在崇聖寺的湖之中,而是在大理城外的浩瀚洱海之中,幾分驚恐,閃身躍起落到湖畔道上望著浩瀚洱海尚未回過神來。
“怡兒”聞聲一怔,轉身見到段思平牽著兩匹馬走出了叢林,急忙上前道:“見過父皇!”
段思平微笑點頭,牽著她坐到洱海旁的一個大理石上,從懷中拿出了一本經書遞給她。
段思怡接過經書,見到經書上同樣刻有《六脈神劍》四個字,疑惑道:“這是?”
段思平道:“這是六脈神劍劍譜。”
段思怡一怔,道:“那方才那本是?”
段思平道:“方才那本是《六脈神劍》最高層決要《六陰六陽劍》心法。為父之所以將其分開,是因為這《六陰六陽劍》心法極其高深鋒銳無比,要是落入邪念之手,江湖凡人之中再無人能抑製得了。存於玄境之中,隻有大仁大愛之有緣人方能取得修煉造福萬民。而此六劍心法雖高深,卻不至極。若是落入邪念之手,尚有高人能控。”
段思怡想道:“難怪我覺得那訣要如此高深,原來是《六脈神劍》最高層的武學秘籍。父皇所慮極是,正如師傅自創的《乾軒神功》如今落入千拾秋、千線隨之手霍亂武林,不正是這個道理麽?”想畢道:“父皇所慮極是,怡兒明白。”
!!
(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