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小裁縫的古代悠閑生活> 第七十九章 新模式

第七十九章 新模式

  工錢日結,事實上在這個時代,是不普遍的。


  有錢的是大爺,那些掌管發錢的,對於那些打工的,從來都是沒有半分好臉色的。


  不克扣你工錢就不錯了,還想每天給你結算?

  想的倒是不錯。


  所以說,有錢的資本,就沒什麽好東西。


  這工錢日結是沈安安提出來的,扣一半,也是她提出來的。


  這是防止有人蒙混日子,故意拖工期,不好好幹活。


  而沈家手裏還攥著一半的工錢,半路跑掉的,自然拿不到,這也是一重保險。


  這些人聽到每天都能拿到一般的錢,自然開心了起來。


  “哎呦,瞧瞧,到底是大東家,這辦事就是爽利。”


  “就是說,這下我感覺渾身都是勁兒,幹一天回去能給孩子買點零嘴呢。


  我家那口子成天說我光吃不做,回頭看我用錢堵他的嘴。”


  一時之間,眾人紛紛對鄭小雲歌功頌德。


  這讓鄭小雲心情好了一些。


  “好了,今天隻有一下午的時間,你們自己領料子,寫明自己能做多少件。


  但有一點,醜話我要說在前麵,每人每天必須完成二十副手套,這是最低標準。


  秋芽,驗收工作你來做,防止有人糊弄。


  這貨是賣給官府的,不能出岔子。


  否則我們沈家頂多賠點錢,但是你們以後要再想幹這個活計,可就找不到了。”


  沈安安到現在為止,才知道李嬸的名字原來叫李秋芽。


  話說李叔叫啥來著?


  沈安安有些無語的想著,很想問問原主,這麽多年是怎麽做到如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想泡渣男的。


  好吧,終究是沒想起來李大山的爹叫啥名字,李叔李叔叫順口了,倒也無妨。


  “東家,你這話的意思是,咱們以後能有個長期的工做?”


  杜大娘也激動了一下。


  畢竟像她們這些女人,除了農忙的時候有事情做,平日裏就算出門做工,給人家縫縫補補,洗洗衣裳,一天也就賺三五個銅板。


  這沈家的活容易做,東家厚道,給的錢也多,這都是出了名的。


  她們能被選上,自然手上都是有兩把刷子的。


  再者,做手套這些,其實隻需要針腳細密就好,並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


  如果能一直做下去,對家裏絕對是一個不小的進項。


  鄭小雲自然明白她的意思,挑了挑眉,頗有些飛揚的神采。


  “當然,這本就是一個長久的生意。


  等過了年,天氣冷的時候,起碼還得兩個月。


  這生意至少還能做一陣子。


  再者,等天氣暖和,我們家自然會推出新的東西來。


  到時候依舊是要雇用人,用生不如用熟,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眾人一下子議論起來,難掩興奮。


  等到眾人安靜下來,鄭小雲才說道:“其實按天算錢,對於你們來說,是你們虧了。


  我這裏還有一個方案,那就是按件計錢。


  同樣的,最基礎的任務,還是二十件起步。


  二十件,保底給你十三文錢。


  但是你一天如果能做三十件,那麽多出來的,每一件東西,以一文錢計算。


  也就是說,你可以拿到二十三文錢。


  多勞多得。


  當然,為了避免有人濫竽充數,拿次品糊弄我們,每天我們都會驗收。


  如果發現一次不合格,那麽不好意思,我這兒,不會再用你。


  都是街裏街坊,知道你們要過年,同樣的,我們也要過年。


  我們沈家不是開善堂的,沒道理把錢往外送。


  所以一種是一天十三文,最少二十件東西。


  第二種則是超過二十件,按件計算。


  你們願意選哪種?”


  其實這個問題,答案非常明顯。


  所有人幾乎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第二種。


  本來嘛,之前就有人心裏不平衡,有的人手快,有的人手慢。


  這就導致有的人做的多,但是拿的錢卻跟其他人一樣。


  但是現在這樣一來,就大大激起了大家的主觀能動性。


  同樣是二十件貨品,做得快的先完成,剩下的時間,就是一文錢一件啊,我的老天。


  這要是手速快的,一天至少能賺四五十文。


  “東家,我們選第二個,按件計數,多勞多得!”


  “對對對,我也是。”


  見眾人麵露喜色,意見一致,鄭小雲歎了口氣,果然被她的閨女又料中了。


  之前來的時候,女兒就跟她說,逼人趕工,不如讓他們自願趕工。


  而且還要念著沈家的好。


  女兒說出這個主意的時候,鄭小雲還覺得不能成。


  因為她自己也做過手套,耳罩之類的,一天下來,也就做十幾套。


  沒道理那些人會給自己拚命。


  但是她還是低估了錢的威力。


  “行,既然如此,那就這麽辦吧。


  今天依舊發半天的工錢,大家上工吧。


  明天開始,就按件計算工錢。


  小豆子,你來,你認識字,會記賬嗎?”


  小豆子聽到鄭小雲召喚,趕忙上前:“小人學過一些,會記賬。”


  “嗯,很好,回頭你把這些繡娘的名字都統計下來,這裏有一個樣板,就按照這個來。


  每天每個人做了多少件,都計算出來。到時候,好計算工錢。


  記住,每天讓她們按手印確定,這數字不能糊弄。”


  小豆子趕忙應下,沈康從自己身上的小背包裏掏出一張紙,上麵其實畫的是一個方格子。


  很簡單,第一行是人名,第二行是計件數,第三行是每個人的工錢,第四行則是個人簽字,不會寫字按手印就成。


  然後右下角還有一個所有人工錢的匯總。


  當然抬頭還有日子,某年某月某日。


  一目了然,異常清楚。


  “呀,這種,這種方式,小人還是第一次見。這個好,一眼就能看清賬目,還不容易出錯。”


  沈安安見過這個時代的賬本,看兩眼就讓人頭大。


  就比如他們家的,雖說也分哪一天的,但都是進料某某某,耗費某某某,賣出啥啥啥,進賬多少多少。


  一行行下來,想要對賬,麻煩無比。


  沈安安沒有學過財會,但是現在這個小店賬目往來也不大。


  起碼的統計表格,她是會的。借貸記賬法也略懂毛皮,應付現在這個時代,卻已經絕對夠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