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回家的喜報
趙興的娘正在給左鄰右舍求借糧食的人分發著米糧,對著一個餓得上氣不接下氣的鄰居安慰道:“不要緊的,我家還有點,大家省著點吃,總能挨過去的。”
這個鄰人拿出了一包銀子:“這是今日這袋子米的錢,請老嫂子收下吧。”
娘看了下這包銀子,足足有十兩,這可是這一家原先一年的開銷啊。但今日卻僅僅能買上半袋子米。
世麵上的米價在順天府錦衣衛北鎮撫司的三重打壓下,並沒有漲價,還是精米一兩,粳米八錢,而雜糧隻有五錢。
價格沒漲,但是各個米店已經徹底的斷了貨源。有一部分是奸商囤積居奇,但更多的糧店是沒米可進。
也正是從這一點上可看出,當初大明將都城放在北京是多麽的錯誤。
第一,北京太靠北了,雖然有天子守國門的豪邁,但北方敵人鐵騎一日就可兵臨城下,大明各路勤王的軍隊鞭長莫及,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抵達。
第二,北京的百姓要想出奔逃難的話,根本無處可逃。往北,是敵人的老巢,而從北京往南,千裏平原,哪都躲不了。
還有就是糧食。中國主要產糧區是江南,於是有“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首都越靠北,距離產糧區越遠。明朝運輸糧食都是靠漕運,總量跟北宋差不多,但運輸裏程要增加一倍,畢竟從江南到北京的距離是到開封距離的兩倍。又因為地勢的關係,維持北運河的成本遠高於南運河,水源不足,要多設閘門以提升水位。冬天還結冰,造成京城存糧不足。而更要命的是,一旦敵軍兵臨城下,就等於掐斷了運河,粒米不入,一場饑荒轉眼就成。
現在,這幾個弊端就快速的顯現了。
建奴入寇,城外無處可逃的百姓,全部擠進京城避難,讓整個北京成的人口暴漲。運河又被掐斷,京城不多的存糧轉眼就告罄了。現在滿街的難民托著金銀也買不到糧食,一兩銀子一個餅子,一個女孩一鬥雜糧已經是比比皆是了,每日餓死的人,以百千計。
而最讓許多糧商後悔跺腳的是,就在九月入秋,本來因為大旱而水淺的運河,更因為入秋幹脆出現了斷流,糧食的運量就小的多的多。結果,京師裏幾十家由山西開設的糧店,開設抬高價格收購,普通的商販認為有錢可賺,當時都爭先恐後的賣給了他們。結果十月北京戒嚴,再也沒有糧食進入了,這更加增加了饑荒的爆發。
朝廷的備荒倉庫開始還拿出一點救急,但看到戰爭不知道多久能結束,就不得不將不多的糧食,全力供應京營和各地趕來的勤王軍。要不然,餓散了他們,大家一起完蛋。
想一想沒有頭的日子,娘再看了下眼前這個鄰居的銀子,輕輕的推了回去:“這是你們未來一年的嚼過,你還是拿回去吧。我也不是奸商,都是鄰裏,這是借,等敵人退了,到時候還我吧。”
這個鄰居就感動的落淚,一麵擦淚一麵哀歎:“可這封城什麽時候結束啊,這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娘就立刻語氣肯定的道:“快啦,就快啦。”
大家就充滿希望的看著老太太。
娘就堅定的告訴大家:“因為我兒在外麵,他會回來的,他會帶著大軍回來解救我們的。”
對於老太太的堅信,大家有些失望,這北京城已經成了苦難之地,大家逃還來不及呢,怎麽會有傻子回來跳這個火坑?
小丫站出來,驕傲而堅定的解釋:“我哥哥一定會帶兵回來的,一定會解救北京城的,因為。”將小胸脯再次挺了挺:“因為城內,有我娘,有我,有小奶狗。”
正說著呢,人群後麵一陣騷動,大家轉頭,看到趙興的兩位夫人並肩而立在巷子口。
翠豔和秀芬走到娘的麵前盈盈下拜:“婆婆,兒媳回來了。”
就這一句話,到是讓娘麵色大變,嘴唇哆嗦著好半天,才顫抖著詢問:“我兒,我兒他怎麽沒有回來?”
秀芬知道婆婆誤會了,趕緊解釋:“婆婆不要擔心,夫君已經進城了,隻是皇上召見的緊,沒有時間回來,估計皇上召見完畢了,就能回來拜見娘了。”
聽到這話,娘才緩過勁來,拉著倆個兒媳婦的手上下端詳打量,最終落淚喃喃:“黑了,瘦了,你們姐妹受苦啦。”
小丫也跑過來,拉住倆個嫂子的手連連問好。小奶狗也過來,直接抱住了秀芬的大腿,讓他的裙子烏黑一片。
它可不敢抱翠豔的大腿,那家夥打人,不,是打狗,狠著呢。
娘對兩姐妹詢問:“回家看看沒有?”
兩姐妹道:“先回來給娘請安,請娘不要惦記。”
翠豔雙眼落淚:“爹沒了,弟弟在城上,我沒有家了。”
娘就將翠豔攬在懷裏,輕輕拍打:“不哭,不哭,這不還有娘呢嗎。”
家裏這一番溫馨,都被鄉鄰看在眼裏,一個個真的相信趙興回來了。
雖然趙興回來沒有帶著大隊人馬,其實也不一定能在京師保衛戰中起到什麽作用,但大家的心還是有了點希望。畢竟,趙興在這一片是朝廷最大的官,他回來,說明他對京城保衛戰有信心。這就是希望。
正在大家充滿希望的問長問短的時候,一個錦衣衛急匆匆的跑了過來,見到老太太給她跪倒磕頭:“老夫人,我家大人讓我給您,還有各位鄉鄰送個信:讓您安心,他辦完了皇上的差遣,晚上就回來給老夫人請安,讓鄉鄰趕緊的各回各家,帶上銀錢和口袋,準備到街上糧店買糧。”
“什麽?糧店賣糧啦?”幾個鄉鄰立刻圍上來,緊張的詢問。
這個錦衣衛點頭:“我家大人是這麽說的。”然後驕傲的對圍在自己身邊的鄉鄰大聲的道:“我家大人說糧店賣糧,就一定能賣,大家準備吧。”
那個借了半袋子趙興家糧食的鄉鄰就再次確認:“那糧食是多少錢一石啊。”
這個錦衣衛就回答:“我家大人說了,限定糧食價格是一兩一一石,絕不許高。”
大家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平時是這個價格,但這兵荒馬亂的,即便是二兩銀子一石,其實大家也能忍受的。
“真的是這個價格?”
這個錦衣衛就有些不耐煩:“我家大人說這個價就是這個價,如果那些奸商敢抬高價格,我們錦衣衛的刀子就會招呼上去。我家大人說了,非常時期,穩定民心為主,誰敢攪動民心,殺了再說。”
所有的人被這殺氣騰騰的話嚇的一縮脖子,但轉而就歡呼起來。
這時候老太太站出來:“大家相信我兒子,若他說話不算數,都來我家,分了我的糧食。”
老太太的威信在這裏,可比官府好使多了,有了這個保證,所有的人都歡呼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