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締結聯盟
孔明聽後有些疑惑,詢問道:“這是準備要做什麽?”雨弋神秘一笑,這件事時機沒有成熟,先緩一緩吧。
正當兩人準備繼續討論未來國家發展方向時,忽然兵士進入匯報,說是東吳派張溫和鄧芝一起進入西川答禮,雨弋將文武聚集在丹墀, 讓鄧芝和張溫一起進入。
張溫自以為得誌,抬頭闊步挺胸走到大殿中央,見到雨弋後施禮,雨弋賞賜錦墩,讓張溫坐在大殿的左邊,設置宴席來款待, 宴席上麵雨弋沒有過多的言語,隻是盡了一下地主的禮儀, 他對張溫的第一感覺並不好, 不過孔明囑咐過,聯盟的事情也不能過於草率,所以隻能勉為其難,去應付這些繁文縟節。
等到宴會結束後,眾人將張溫送到了館驛進行休息,到了第二日,孔明設置宴席進行款待,孔明對張溫道:“先帝在的時候,和東吳的關係不好,現在的新帝,雖然是桃園結義的成員之一,卻深謀遠慮,同時十分欣賞吳王,準備拋棄舊怨,永遠結為聯盟,一起進攻魏國,希望大夫回去一定要轉達這麽一個意思。”
張溫點點頭, 表示知道了,酒至半酣,張溫忽然哈哈大笑起來,神色之中有一定的傲慢意思。
再過了一天,雨弋將金帛賜與張溫,又在城南郵亭那裏舉辦了一場宴席,然後命令官員送出,孔明不停勸酒,正飲酒間,忽然一人乘著大醉進來,昂然長揖,看到有空位置,沒有得到允許便坐了過去,張溫覺得十分奇怪,詢問孔明道:“他是什麽人啊?”
回道:“姓秦,名宓,字子勑,現為益州學士。”
張溫聽後笑道:“說起來是學士,不知道胸中是否有真的知識。”
秦宓顯得十分正經,道:“蜀中三尺長的兒童準備就學,何況是我呢?”
張溫道:“那麽請問你學的是什麽內容呢?”
回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無所不通;古今興廢,聖賢經傳,無所不覽。”
張溫有意去搓動一下銳氣,笑道:“你既然誇下海口,那麽我問你,天有頭麽?”
回道:“有頭。”
張溫道:“在哪個地方?”
回道:“在西方,《詩》中說乃眷西顧,按照這個來推斷,頭不正是在西方麽?”
張溫又問道:“那麽天有耳朵麽?”
回道:“天所處的地方太高,所以聽力差了一些,《詩》中說仙鶴鳴叫,被上天聽到,如果天沒有耳朵,那麽如何聽得到?”
張溫又問:“天有足麽?”
回道:“肯定有啊,《詩》中說天走路十分困難,如果沒有足,那怎麽走路呢?”
張溫又問:“那麽天有姓名麽?”
回道:“怎麽會沒有姓名呢?就是姓雨啊。”
張溫道:“你是怎麽知道的,難道又是從《詩》中得出來的?”
回道:“天子姓雨,所以我就知道天姓雨啊。”
張溫又問道:“太陽是東邊升起來的麽?”
回道:“雖然在東邊生出,卻是在西邊降落。”
秦宓雖然喝了很多酒,也快喝醉了,但是思路十分清晰,對答如流,滿座的賓客都感到驚訝,張溫所有的問題都被回答了,一時沒有言語,這時秦宓反過來詢問道:“先生既然是東吳的名士,我用天下的大事來詢問,一定是知道天的道理的,之前混沌分開,陰陽分割,輕清的東西浮到上麵成為天,重濁的東西往下降落就是地麵,等到共工氏戰敗,用頭撞擊不周山,導致天柱折斷,地也產生了缺口,天往西北方向傾斜,地往東南方向陷去。既然天是由輕清能上浮的東西形成,怎麽會往西北方向傾斜?另外所謂的輕清之外的物體,究竟是什麽?還請先生賜教。”
張溫聽後大驚,無言以對,避席而謝道:“沒有想到蜀中的俊傑這麽厲害,剛才的一些理論,讓我茅塞頓開。”
孔明害怕張溫因此感到羞愧,影響兩邊的關係,便用好話來勸說,道:“席間的對話,都是開玩笑的,我想,你知道定國安邦的道理,不要去在意一些閑談了!”
張溫拜謝,孔明又讓鄧芝去吳國答禮,和張溫一起回去,於是兩人辭別了雨弋和孔明,往東吳走去。
這一番精彩的對話被雨弋全程參與了,雨弋心中隻是暗笑,天分陰陽,盤古開天辟地,那都是神話中的內容,其實天外是宇宙,說到底那些清而浮上去的東西都是大氣,所謂天柱折斷,應該是說明神仙居住的天宮在天上,所以會傾斜,說到底都是悖論,肯定就沒有什麽辯論的價值。
等到兩人離開後,雨弋對孔明道:“今日的辯論十分精彩,我看這個秦宓還是不錯的,作為外交和老師來培養可以,丞相一定要多多上心啊,多去發掘一些像秦宓這樣的人才。”
等到吳王看到張溫去了西蜀很久還沒有回來,就聚集文武商議,忽然近臣奏道:“蜀國派遣鄧芝和張溫返回答禮。”
孫權就召入,張溫在殿前跪拜,稱新帝雨弋、孔明的德行很好,希望可以和東吳永結盟好,還特地派鄧芝又來答禮,孫權十分高興,便設置了宴席來款待。
期間,孫權詢問鄧芝道:“如果東吳和蜀國一起將魏國消滅了,等到天下太平,兩個主人一起治理國家,這樣不是很好麽?”
鄧芝回道:“天不會有兩個時間,民眾也不會有兩個主人,等到魏國被滅亡後,還不知道天命會在誰那裏,不過作為君王,要修養德行,作為臣子,要盡忠職守,那麽戰爭才會消失。”
孫權聽後大笑起來,道:“我就喜歡你這麽真誠!”於是重重賞賜了鄧芝,讓他返回西蜀,從此吳國和西蜀的關係變得更好。
這件事很快被細作打探到,然後火速報入了中原,魏主曹丕得知後,十分生氣,大怒道:“如果蜀國和吳國聯盟,那麽一定會一起進攻中原,不如我先派兵馬進行討伐。”於是將文武聚集了起來,商議進攻東吳,這時大司馬曹仁和太尉賈詡已經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