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環球挖寶> 第三十九章 京劇綜藝的構想

第三十九章 京劇綜藝的構想

  韓舟和巴熱一同來到了天蟾逸夫舞台,坐好,準備看接下來的表演。


  天蟾逸夫舞台,是江城乃至整個中國,都相當著名的京劇表演場所。曆史悠久,聞名遐邇。


  在梨園行裏,有這麽一句諺語,“京角兒不進天蟾不成名”,由此可見一斑。(梨園即戲曲界,代稱,就好比杏林是醫學界的代稱一般。也傳到了rb,rb演藝界也有所謂梨園的說法,還有著名的“梨園妻”,有空再介紹)

  原為1912年4月4月開業的新新舞台,位於九江路湖北路口(今華僑商店原址),原是遊樂場所“樓外樓”的一部份,1912年黃楚九、經潤三、孫玉聲聯合將其改建其劇場,命名新新舞台。


  1916年2月,許少卿另立門戶,向永安公司租賃一處舞台,借用“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改名為天蟾舞台,是為天蟾舞台之稱謂的首度出現。


  許少卿後,“天蟾”的第二任老板是“江北大亨”顧竹軒。


  他是黃金榮的徒弟。


  因為在兄弟中排行第四,人稱“顧四”。由於手下亡命之徒甚多,動輒便演出全武行。


  顧竹軒做了“天蟾”舞台的老板之後,使盡威逼利誘的手段攬來許多的滬上名角,脅迫他們低價簽約在“天蟾”舞台演出。而在眾多名角中,最為出名的便是麒麟童周信芳。在此後的十五年中,先後以常春恒、李桂春、周信芳為台柱,長期演出《狸貓換太子》、《封神榜》等連台本戲,生意一直不錯。


  麒麟童周信芳,行當是“生旦淨末醜”裏的老生,“麒派”創始人,建國後被評為“京劇藝術大師”,與梅蘭芳齊名。是真正的大師級人物。現在世人隻知道旦行的著名演員,知道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其實,老生在京劇藝術中的地位絲毫不遜於旦行。


  1932年春,梅蘭芳舉家遷到上海思南路定居。為了鼓舞全民抗日鬥誌,他與葉恭綽等合編了《抗金兵》一劇,並於1933年在天蟾舞台首演。


  後來,程硯秋也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新劇《鎖麟囊》,場場爆滿。《鎖麟囊》確實是京劇戲曲中的典中典,kg of kg,有很多流傳很廣的唱詞。


  “人情冷暖憑天造,誰能移動它半分毫。”


  “他教我收餘恨、免嬌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戀逝水、苦海回身、早悟蘭因。”


  “回首繁華如夢渺,殘生一線付驚濤。”


  都是哲理與文采並存的佳句,值得細細咂摸,慢慢品味。


  ……


  建國後,天蟾逸夫舞台的地位也保留了下來,直至如今。


  韓舟和巴熱坐在前排,相鄰的座位。


  京劇《武家坡》開始。


  《武家坡》是京劇《紅鬃烈馬》(即《王寶釧》)中的一出折子戲。


  講述了王寶釧獨居破瓦寒窯18年,在困頓中寫下血書,托鴻雁寄往西涼。


  薛平貴(死渣男)得信,告別代戰公主,急返長安,在武家坡前遇見王寶釧。


  夫妻分離18年,容顏難辨,不敢貿然相認。薛平貴借問路試探寶釧,王寶釧清貧艱苦,堅守貞節,逃回寒窯。薛平貴趕至窯前,細說緣由,賠訴前情,夫妻才得相認。


  是一出極好的對手戲。


  從“那蘇龍、魏虎為媒證,王丞相是我的主婚人”開始的一段西皮流水,即便是不看京劇的,也能體會到其中的好聽。


  薛平貴這個渣男,因離家十八年形容已改,謊稱是薛平貴之友,故意調戲來試探妻子節操。


  這一段正是薛平貴調戲王寶釧,王寶釧反嗆薛平貴的劇情。


  素團和芋圓都是當代京劇大師,技藝爐火純青,引得台下常常喝彩。


  韓舟和巴熱也聽的如癡如醉。


  曲目演完,全場喝彩。


  演員們退入幕後。


  然後底下的掌聲和喝彩聲越發高漲。


  這時候,兩位演員被掌聲感染,又走了出來。


  這裏有個名目,叫做“返場”,是京劇表演裏很常見的行為。


  說明演員表演的好,觀眾們看的過癮,意猶未盡,所以用掌聲和喝彩,希望演員返場再唱個小段。


  芋圓和素團,又唱了幾句《坐宮》的選段。《坐宮》是《四郎探母》裏的一折,楊四郎和鐵鏡公主的戲。


  唱完了,再次鼓掌。


  又再次返場謝觀眾。


  然後才結束。


  人群散去。


  巴熱感慨道“京劇真的是國粹。”


  韓舟道“確實。京劇的門檻其實不低,唱詞無論是湖廣韻還是中州韻,都不那麽好懂,就算是清末民國最火熱的時期,很多人也隻是看個熱鬧罷了,其實並不知所以然。到了現代,各種藝術形式層出不窮,比京劇更接地氣,看京劇、看各種戲曲的人勢必越來越少。”


  巴熱道“真的太可惜了。不過沒想到,韓舟你竟然懂京劇。”


  韓舟靦腆一笑“小時候家裏,喜歡聽黃梅戲。《天仙配》和《女駙馬》,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唱),為救李郎離家園(唱),跟著哼唱,朗朗上口。上大學後,有京劇課,跟著老師聽了許多場京劇和昆曲,越過了那個門檻,從此便喜歡了。”


  巴熱道“真好。”


  兩人不知不覺又挽著胳膊。


  韓舟道“任憑這樣發展下去,京劇隻會越來越沒落。君不見每次春晚,到了京劇環節時,大家都離開電視機去盥洗室了……年輕人不愛看,老票友越來越少。”


  巴熱點點頭“是啊,雖然很可惜,但也是大勢所趨了。”


  韓舟道“如果用現代綜藝形式,製作出一款能夠吸引到大眾的,競賽類的綜藝節目,也許能吸引到更多年輕人的興趣。”


  巴熱補充道“這是有可能的。就像昆曲《牡丹亭》,進行了貼近年輕人的改造,便吸引到了很多青年關注昆曲。養活了好多戲班子。”


  韓舟道“是的,綜藝可以辦,但形式一定要貼近年輕人。京劇中有很多好聽的唱段,就算聽不懂,也能聽的入神。那些唱段是要重點在綜藝中呈現的。要將觀眾先引入門,吸引到他們,再關門打狗。”


  巴熱嗔道“什麽破比喻。”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