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章 酸溜溜!
蘭克烏在跟大毛分家過後確實是得到很多非常好的遺產,現在大毛在重型直升機上的渦軸發動機還是需要靠蘭克烏這邊提供,幾年前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將進步設計局給收購後自然也是得到了研製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技術經驗豐富的技術團隊,現在一邊給大毛供應發動機,同時也是向兔子國內供貨。
雖然說華興科技集團公司自身研製出了電動旋翼係統,但是這不代表渦軸發動機就沒有市場空間了,所以華興科技集團公司也是向進步設計局撥付了不少的經費啟動了研製新型渦軸發動機的項目,主要是在永瀚航空科技公司的核心機基礎上進行改進,為華興科技集團公司的直升機項目提供更多的動力選擇。
大毛自己國內的克裏莫夫設計局研製不想受製於人也是啟動了研製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的項目,其中TV3-117這款渦軸發動機國產化工作比較順利,主要是因為這款渦軸發動機的研製工作由克裏莫夫設計局完成,西奇公司隻是負責生產。
蘇修時代,各發動機設計局一般都有一個小型試製工廠負責發動機試製,因此克裏莫夫設計局有一定TV3-117渦軸發動機生產能力,實際上大毛境內TV3-117生產線就是以此為基礎完成的。
不過蘭克烏國內進步設計局為米26這種超大型直升機研製的超大功率渦軸發動機大毛還是無法實現生產,因為這款發動機的資料在進步設計局手裏。
當年華興科技集團公司收購進步設計局就遭到了大毛的強烈反對,不過霍曉天掌管著蘭克烏,所以大毛的反對自然是沒什麽用。
現在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完全掌握了蘭克烏國內的航空發動機產業,並且將其融入到自身的產業體係當中,主要是走民用路線,讓蘭克烏國內的兩個設計局活得很好。
並且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在蘭克烏國內投資建設了渦槳客機的生產線,也是帶動了蘭克烏國內的航空產業。
伊戈爾這次過來看到永瀚航空科技公司發動機產品技術非常先進,生產管理也是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心中酸溜溜的同時也滿是危機感。
毫無疑問,現在的華興科技集團公司在航空發動機產業上已經是非常強大了,而且還會繼續進步,這對大毛自身的航空產業來說可不是一個什麽好消息。
別的不說,光是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公司自身研製的這款大型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產品大毛國內就沒有,而且短期內也是無法達到相應的技術水平。
伊戈爾也是得到的消息,中華福克集團公司的這款F300機型已經是拿到了至少三百架左右的意向訂單,而且來自海外的訂單還不少,這個已經是很了不起的訂單了,因為中華福克集團公司也是頭一次研製超大型民用飛機,也代表著眾多的航空公司對中華福克集團公司以及永瀚航空科技公司發動機產品的高度認可。
不出意外的話,永瀚航空科技公司公司為F300生產提供的發動機數量至少會在上千台甚至更多,可以穩定地生產好多年了。
大毛國內的一直想讓自己國產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搭載在F200上麵,不過中華福克集團公司要求非常高,大毛短時間內也是搞不定,進度一直拖延,也是讓伊戈爾有些心焦的。
其實大毛方麵也是高度重視自身民用航空製造業的發展,一直想推出自身的民用飛機產品,不可謂不努力。
在近二十年內,大毛的航空運輸規模還將持續增長,航空公司所完成的運輸量將每年平均增長百分之六的水平的。
其實大毛自身的專家也是做過計算,自身國內的航空公司需要約一千架架新型民用飛機,因為自身保證商業運輸的客機一千多架一大半是蘇修時代遺留下來的老機型,但實際上能夠飛行的隻有其中的一半飛機。
現在大毛國內的航空器暫時還能完成空運任務,但這隻是利用上世紀90年代需求大幅縮減後形成的剩餘潛力。
現在大毛國內的客運量正在增加,更新陳舊老化的飛機就成了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因為大毛領土廣闊,所需飛機的總價值為差不多在四百多億美金的樣子,這對大毛自身還是其他的航空製造商來說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現在大毛天空大量飛行的仍是老飛機,包括圖-134型飛機和圖-154飛機,要替換使用近40年的圖-134飛機後需要100架70座的飛機,這幾年這種飛機的退出量很大,而中華福克集團公司旗下的F100和F150以及F200正在大量頂替上。
近十多年來,大毛航空工業一直走下坡路,民用飛機的製造隻能以數架來計算,國內航空公司隻從本國航空工業中接收了7架幹線飛機,而且本國的航空公司明顯對國產的飛機是很不滿意的,差不多是捏著鼻子認領了這些飛機。
盡管大毛官方一直對外堅稱自身新型國產飛機完全能夠與西方製造的飛機相媲美,例如伊爾-96-300按照能力和舒適性類似於米國的波音-767,落後於西方飛機的隻有燃油效率,但產品要比西方飛機便宜近一半。
此外也是大讚圖-204和圖-214在油耗方麵比將要替換的飛機要大為節省,而伊爾-96-300在所有指標上優於替換的伊爾-62型飛機。
因為這幾年大毛的老飛機退出的數量很多,也是國內航空公司飛機供貨數量創紀錄的幾年,其中的大部分為中華福克集團公司製造的飛機,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波音機型,不過它們並不是從製造者手中直接購買的,而是從二手市場上購買的便宜飛機。
這主要還是因為米國現帶頭在對大毛進行了製裁,大毛國內的航空公司更多地從中華福克集團公司這邊采購飛機,何況大毛國內還有F200生產線呢!
當然,這個局麵也是怎麽都不會讓大毛國內高層感到特別高興的事情,畢竟大部分的錢進入了華興科技集團公司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