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造謠一張嘴
色有些陰沉,竹葉怕下雨淋濕了衣服,把晾曬了一半的衣服收回屋簷下。屋簷建造得比較寬,大約有一米二,掛幾根竹竿,是能晾曬衣物的。她做完她的事,過來問喬玉妍和梁溪:“太太、娘子,要幫忙嗎?”
喬玉妍擺了擺手,表示不要,道:“你去葉嬸家裏跑一趟,問她是不是用石灰水給柿子脫澀。如果是,你就叫她多摘二三十斤柿子,順便送一點石灰來,你幫幫忙會快一點。”
竹葉是,跑出去了。
喬玉妍接著給柿子削皮,一邊幹活一邊:“我們家裏晾曬東西的笸籮好像了點,一個笸籮裝不下這十來斤柿子。”
梁溪回道:“叫你二哥做幾個便是。”
喬陽會做竹器,簸箕、笸籮、籮筐、兜籮都是他做的,他還會編席子,手藝是跟族裏的老大爺學的。念及那位老大爺,喬玉妍便跟梁溪:“阿娘,我們要不要去探望一下德伯?”
德伯住在距離老家不遠的地方,與喬大章一個輩,但喬大章的祖宗是喬家二房,德伯的祖宗是喬家大房,還有一個喬家三房遷進深山裏。平時,大房、二房、三房各玩的,隻有一年一次的祭祀祖先的時候才會聚在一起,共同湊錢買祭祀用品什麽的。
梁溪跟德伯不熟,道:“等阿陽休沐,你和阿陽一塊去探望他,或者阿陽下午放學回來,你和他去。”
喬玉妍也和德伯不熟,問母親:“去探望德伯要帶什麽去?帶一碗肉還是幾斤米?”
十八杏村種水稻,卻不是人人都吃得上大米的,大多數家庭是大米攙著番薯、土豆、玉米一塊吃。吃的大米也不是精米,而是糙米,有些懶人不願下心思種水稻,田地拿來種番薯、土豆之類容易照料的農作物,得跟別人換才有大米吃。
德伯的家境相較一般,倆兒子都比喬陽大,一個懶,另一個算不得勤快。德伯家中有十畝田地,種的糧食夠吃,有時編竹器拿到鎮上賣,收入也就這樣了,送他一碗肉或者兩斤鮮肉,他會很高興。
梁溪想了想,:“問你二哥去。”
母女倆又聊了聊別的話題,前院傳來了喬明的喊聲:“太太、三娘子,有賣田地的客人找!”
賣田地是早上去買菜放出的消息,梁溪道:“你去瞧瞧。”
喬玉妍不懂行情,洗幹淨自己的手,又拿葫蘆做的水勺舀了一瓢水給梁溪洗手:“我們一塊去看。”
梁溪淨了手,喬玉妍把擦手的毛巾跟她,將水勺放回缸裏。梁溪擦過手,毛巾被擱在竹竿上晾曬,母女倆一起去前院。
前院有客廳,喬明給賣田地的客人倒了一杯茶,客人皺著眉頭挑剔:“這茶莫不是去年的老茶,太難喝了。”
“你可以不喝。”喬玉妍道。
她來到前院的客廳,才知道賣田地的人是楊秀才的寡母楊柳氏。
楊柳氏今穿著半新不舊的斜襟衣裳,衣服上有精致的繡花,沒有一個補丁。
她故意支起手臂,露出手臂上的一個金鐲子和手指上的金戒指,發髻上還插著四根銀簪子,一副鄉下有錢老太太的派頭。
可惜喬玉妍一眼看出楊柳氏的金鐲子是鍍金的樣子貨,四根銀簪子也是塗銀的樣子貨,隻有那個又細又又老又舊的金戒指是真貨。
聽到聲音的楊柳氏轉過頭看喬玉妍和梁溪,見到兩人戴著嶄新而漂亮的金銀飾品,心裏嫉妒得不行。
咋這倆賤|女人也能過吃香喝辣的好日子?
她年紀輕輕守了寡,含辛茹苦地養大兒子,合該她享福才是,結果享福的是兩個她瞧不起的泥腿子女人,把她給膈應得犯惡心。
這大宅子、那金銀飾品,她都想要!
喬玉妍看到楊柳氏眼睛裏的貪婪,頓時不高興了:“你這眼睛直勾勾的,想來我家裏搶東西麽?阿明你過來,把這個女人給我趕出去。”
楊柳氏連忙叫了一聲:“哎呀,我來賣你們田地我還得罪你們了?你們想買田地,不求著我,我是不肯賣的。”
喬玉妍氣笑了:“我又不是急著買田地,你不賣,多的是人肯把田地賣給我。得了,你不是誠心賣田地的,趕緊滾吧,我和我阿娘沒有心情招待你。”
完就要走,楊柳氏喊道:“我的田地是上等良田,你不買,遲早悔青了腸子!”
“阿娘,咱別管她。”喬玉妍腳步不停,“阿明,把人趕走了要把地掃一遍,她喝過的茶杯必須要用開水燙兩遍,她坐過的椅子也要擦兩遍。”
“好嘞三娘子,我聽到了。”喬明道。
楊柳氏就這樣被趕走了,她站在喬家門口,一臉茫然。
話都沒兩句就被喬三丫趕走了?喬三丫什麽時候這麽有能耐了?嗯?
對哦,喬三丫被神仙師父收為徒弟了,一下子賺了很多錢,很快就把大宅子蓋起來了,據光是請蓋房子的人蓋房子就用了幾十兩銀子,買青磚也用了很多錢……
人家蓋完房子還有餘錢買首飾,還有餘錢買田地,是真闊不是假富。
可這跟她有什麽關係?
楊柳氏衝著喬家的大門呸了一聲,把唾沫吐在門上,哼道:“你不買,我還不肯賣哩!”
扭著腰走了。
見到人,她就喬玉妍根本不想買田買地,她找到喬玉妍,喬玉妍狠狠羞辱她一番就把她趕走了。
楊柳氏記恨喬玉妍和梁溪,又母女倆給縣城的有錢卻又老又醜的男人做的,母女倆一塊跟有錢老男人睡覺,蓋房子買首飾的錢都是跟有錢老男人要來的肮髒嫖|資……
這些話有人信有人懷疑,有些人在喬玉妍蓋房子時得了好處就維護喬玉妍,有些人得了好處卻心生嫉妒,暗地裏猜測喬玉妍的錢來路不正,像什麽找到有錢老男人,像什麽半夜偷陳家的錢,各種腦洞大開。
人心是一種很奇怪的東西,見到窮的吃不上飯的人會有一種奇妙的優越感,也會同情窮人。但是,當窮人漸漸富裕起來,人心反而感到嫉妒,繼而不滿,乃至於仇恨:
憑什麽你這麽窮也能富起來?
我原先比你有錢,我竟然不能更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