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有人不滿
陳家身為羅安鎮的第一大戶,田多地多糧食多,如今卻被區區一個喬玉妍蓋過了風頭,請問陳家如何能高興?
現在大家都——
“陳家啊?陳家那麽氣,請戲班子唱戲都要藏著掖著,不許我們跟著看看戲,陳家真吝嗇。還是三娘子大方,咱們剛忙完秋收,三娘子就請人來唱戲了。”
“三娘子雖然不好惹,但三娘子是好人,別人不惹三娘子,三娘子不會惹別人。你陳家?陳家哪能跟三娘子比,我上回看見陳家的牛把別人的稻子糟蹋了,陳家連一句道歉都沒有!”
“可別,陳家是有錢有勢,可陳家沒給過咱們好處。三娘子是給過我們糖吃的,那糖用漂亮的紙包著,一看就知道很貴,但人家三娘子一抓就是一大把,全都給了我。我這輩子還是頭一次吃到那麽甜那麽香的糖哩……”
三娘子,大家的除了三娘子還是三娘子。
似乎整個羅安鎮都變成三娘子的,人們不討論三娘子就會被三娘子詛咒,要麽不出話,要麽夜裏做可怕的噩夢,要麽肚子疼。
“哼!”陳新遠冷笑出聲,叫來大兒子陳曉至,“去見一見你的表舅周虎成,告訴他,不要賣喬玉妍青磚,也不要賣朱萬福青磚。”
周虎成是磚窯老板,喬玉妍蓋房子就是去隔壁鎮找周虎成買的青磚。
朱萬福是鎮長,陳新遠跟鎮長不對付。
陳曉至是陳新遠和正妻的兒子,陳曉至已經成親,孩子都兩歲了。他不是傻子,腦筋一轉就知道陳新遠在阻止新橋修建,納悶道:“阿爹,幹嘛不賣他們青磚?新橋建成了,我們也有好處的。”
陳新遠乜斜著眼:“咱們能有什麽好處?咱們是鎮上的大戶,鎮上正在湊錢修橋,咱們不出錢像話嗎?咱們出的錢比喬三丫出的少,像話嗎?反正我看不到一丁點修橋的好處,修橋就是要我們花錢出去!”
他心疼錢,陳曉至不當家,倒是不怎麽心疼,可陳曉至是陳家的嫡長子,將來會繼承陳家的家產,所以陳曉至認真想了想,也有些心疼。他是二十來歲的青年,不喜歡事事都被爹管著,爹修橋沒有好處,他便:“哪裏沒有好處了?咱們家的田地分布在河流兩岸,河對岸的糧食收獲了,總得運過橋吧?”
被兒子反駁的陳新遠瞪了兒子一眼,:“又不用你來運!”
陳家可是有長工和短工的,陳新遠不幹活,陳曉至也不用幹活,但不用幹活不代表陳曉至什麽都不知道,陳曉至:“有一座結實的新橋,糧食能更快更安全地運回我們家的糧倉。我們家想去河對岸玩,直接乘車過去就行了,不用自己走。還有,和這邊的人娶河對岸的新娘子,花轎過不了橋總不能讓新娘子出了花轎下地走過橋吧?”
新娘子一旦上了花轎,必須要到了夫家門口才能下地,不然不吉利。陳曉至當年娶媳婦,媳婦就是河對岸的,為了吉利,花轎繞了遠路,從河流的下遊的一座石橋過來,去接花轎的陳曉至著實討厭鎮上的臨時橋。
但陳新遠不管這些,陳新遠覺得喬玉妍上躥下跳,覺得鎮長朱萬福礙著自己眼,他必須阻撓這兩個人做事,必須給這兩個人找麻煩找晦氣。
陳新遠可沒有忘記他兒子陳先被喬玉妍禁言,他帶著人去找喬玉妍,要求喬玉妍讓陳先話,結果遭到喬玉妍拒絕的事。
他討厭喬玉妍比討厭朱萬福更甚。
在陳家,做老爺的陳新遠話算話,即便陳曉至不願意,也被陳新遠派去隔壁鎮找磚窯老板周虎成。
周虎成是陳曉至的表舅,陳曉至的母親叫周虎成表哥,陳曉至和周虎成的關係不錯,半是抱怨半是正經事地將陳新遠的要求跟周虎成講了出來,詢問周虎成:“表舅,你答應賣青磚給三娘子和朱萬福了嗎?我阿爹腦子發熱,你可不要一味聽他的。”
“哈哈哈。”周虎成笑了起來,“剛秋收那會,朱萬福就來找我了,我也答應賣他們修橋的青磚和石頭。”
“那我阿爹的話?”陳曉至想到陳新遠的交待。
“有錢不賺是王八蛋,你阿爹沒給我錢,我若不賣朱萬福青磚,青磚賣給誰?”周虎成才不會傻到跟錢過不去,“你回去告訴你爹,實話實,我做生意的,哪能做出毀諾之事?我毀了諾,我這磚窯還怎麽辦下去?”
而且,喬玉妍參與到修橋這件事裏,周虎成不敢得罪喬玉妍。
他可是親眼看著喬玉妍把堆成高牆的青磚變不見的,萬一惹惱了喬玉妍,喬玉妍把他變不見了,他怎麽辦?
周虎成把陳曉至留下來吃飯,又留陳曉至住了幾才放他回羅安鎮。
也是這一,喬玉妍來了。
喬玉妍是來搬運青磚的和石頭的,問周虎成:“磚石呢?”
周虎成已經準備好一批磚石,喬玉妍拂袖,把一批磚石裝進係統背包,施施然走了。
羅安鎮上已經開始修橋,喬玉妍低調,趁著夜色將背包裏的磚石堆放在河兩岸。人們見到一夜之間出現的磚石,曉得是喬玉妍施展法術,幹活更勤懇了。
神仙的弟子再怎麽著也是個半仙吧?
半仙不好糊弄,幹活敷衍,糊弄了半仙,被半仙懲罰可是要命的。
做鎮長的朱萬福很講究,在修橋之前,他特地請教喬玉妍:“三娘子,哪一動工比較妥當?”
不會看日子的喬玉妍選了個晴,前來修橋的人放了一串鞭炮,吃過一頓好飯菜,呼哧呼哧地幹起活來。
幹活有錢拿,幹活能吃飽,每有肉,這是一份好工作。
除了朱萬福請來修橋的那一夥人,鎮上的壯實漢子擠進修橋隊伍,或是為了錢,或是為了每吃肉。村裏的漢子想修橋,一般情況下是擠不進去的,除了喬氏宗族的、和喬玉妍有血緣關係的堂伯、堂叔、堂哥們。
修橋的錢來自大眾,受戲班子號召,住在鎮上的人或多或少地湊了一些錢。喬玉妍建議把每個人湊的錢寫在一塊木板上給大家看,等到橋修建完成後,再請人把湊錢者的姓名和湊錢數目刻在石碑上。
這個建議使得修橋湊的錢多了,大家都想芳名永流傳。
陳家所在的陳氏宗族向來吝嗇,也拿了錢出來,隻是陳氏宗族和陳新遠私底下接觸朱萬福,要求朱萬福把他們湊的三十兩改成一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