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瓦爾納變奏曲(三)
“亞諾什?匈雅提將軍,您的麵色看起來不太好。這會讓軍隊中的士兵增加平白無故的猜疑。”
“是嗎……”
“既然已經做出了決定,就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左右戰局。您現在是十字軍的領導者,要對軍隊抱有最基本的信心。”
身為波蘭的兩朝老臣,茲皮希科是如今十字軍中波蘭的指揮官。他的波蘭重騎兵團,是十字軍中的重要主力之一,也是未來在歐洲聲名赫赫的翼騎兵的雛形。
茲皮希科如今年過半百,但依然神情矍鑠,在波蘭經曆過太多起伏的他,絕對可以稱得上是這支十字軍中最有實力的將領之一。
“我當然更樂意相信,奧斯曼人的求和,真的是他們已經完全實力不濟了。”匈雅提緩和了一下情緒,恢複到那個讓奧斯曼人聞風喪膽的白衣騎士的形象中,“準備開拔吧,防備奧斯曼人的伏擊。”
瓦迪斯瓦夫既然已經向奧斯曼人宣布全麵進軍,奧斯曼人就一定會有所防備。匈雅提並不希望,如今士氣高昂的十字軍因為一時腦熱衝進敵人的包圍圈中。
但是就在全軍開拔的第二天,瓦迪斯瓦夫三世就收到了第二封來自教皇陛下的信件。兩封信發出不到一天,內容也大同小異,不過,這封信中還提到由教宗國與威尼斯,加上勃艮第停駐在威尼斯港的戰艦組成的聯合艦隊,即將跨過愛琴海,從奧斯曼的後方發起進攻,甚至還打算趁奧斯曼在東巴爾幹後防空虛的時間內,強行奪取埃迪爾內城。
這讓十字軍的士氣上升到了一個無以複加的程度,加上克羅地亞,保加利亞,魯塞尼亞等地又有源源不斷的誌願騎士前來加入十字軍,仿佛勝利的天平,此刻已經完全傾斜。
從塞爾維亞境內北上塞格德堡做了最後修整的十字軍,向戰爭的最前線進軍。
四天的行軍之後,十字軍停駐在了瓦拉幾亞境內的尼科堡中。
瓦迪斯瓦夫三世在這幾天,取得了絕大部分主戰派騎士們的支持,聲望與日俱增,但眼下大戰已經一觸即發,他心裏清楚,在戰術造詣上,自己仍然應該向匈雅提請教。
尼科堡中集結了來自不同國家的軍隊統帥,等待著指揮官匈雅提作出接下來的布局。
“匈雅提將軍!我們收到了來自東羅馬帝國的情報!奧斯曼人已經在埃迪爾內集結了近四萬人的大軍,與西北邊境線上的守軍整合的話,奧斯曼人可能會組建出超過六萬人的大型軍團!”
匈雅提還沒有將第一句話說出口,整個會議大廳裏熱烈的氣氛就已經被這條緊急情報所凝固。
六萬大軍……
“奧斯曼人,是從哪裏調集這麽多人的……”
“羅馬人的情報可靠嗎……”
要知道,整個十字軍,在受到了各國如此巨大的援助之後,陸地軍隊的總和,也僅僅隻有近三萬人。
僅僅經過了短暫的思考,匈雅提就給出了最精確的判斷:“奧斯曼現在在東線戰場壓力全無,埃迪爾內有幾千蘇丹親衛鎮守,如果奧斯曼人調集全國一切可以調集的力量,的確有可能組建出這個規模的軍隊。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確,瓦迪斯瓦夫陛下的判斷同樣是正確的,我們的十字軍,裝備精良,絕大多數是訓練有素的重騎兵和重步兵,而奧斯曼人,除了騎兵質量良莠不齊之外,步兵中很有可能還摻雜了一些農奴士兵,幾乎沒有戰鬥力,如果兩軍對壘,奧斯曼人的勝算仍然不是很大。”
對於匈雅提支持自己的判斷,瓦迪斯瓦夫對他的態度就有了些許緩和,不過,身為主戰派的代表,這一刻,瓦迪斯瓦夫三世清楚,自己必須要站出來,鼓舞整支軍團的士氣。
“瓦迪斯瓦夫將軍,我們畢竟承擔著近一倍的人數劣勢。我還是建議撤軍以暫避鋒芒。”
瓦迪斯瓦夫尚未開口,來自教廷的軍事顧問塞薩利尼卻首先提出了反對意見。
作為軍中目前少防守派的主要成員以及教皇陛下的使者,塞薩利尼在軍中也算有點聲望,加上十字軍人數目前的確處於劣勢,規避掉奧斯曼人主力的第一波進攻,等待威尼斯海軍聯合進攻或等奧斯曼人內亂爆發在做打算,是更加合理的選擇。
“絕不可能!塞薩利尼先生,十字軍騎士的實力,根本不能用數量去衡量,我們的這隻軍隊,足以摧毀任何國家,任何數量的敵人組成的陣列。而且,我們的身後就是匈牙利,就是天主世界,我們已經退無可退!”瓦迪斯瓦夫從自己的座位上忽然站起,看向在座的每一位騎士,“我們身懷榮耀而來,我們肩負著主的意誌,異教徒已經近在咫尺,難道我們這時候應該做的,是示弱和服軟嗎!我們應該去砍下他們的頭顱,刺穿他們的身軀!這是上帝的旨意,我們,隻有奮戰。”
這一席話,足以讓年輕的騎士熱血沸騰,大廳之中也叫好連連。匈雅提卻沉默不語。他的看法和塞薩利尼相同,但是他深知,與奧斯曼的決戰已經避無可避。他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作出任何有損軍心的發言。
隻要勝利……勝利,足以解決一切隱藏在十字軍中的問題。
“上帝的勇士們,我們在尼科堡已經等待很久了,接下來,讓我們繼續前進,直麵異教徒!”
瓦迪斯瓦夫拔出自己的佩劍,狠狠插入了擺在桌子上的地圖中。
瓦爾納……
……
索菲雅拿著一封信,麵色複雜地走進了房間。
“怎麽了索菲雅?你早上出門的時候不是還挺開心的嗎?”
“哥哥,十字軍的決策出來了。”
“哦?”
約翰接過書信,打開瀏覽了一遍後,表情也逐漸凝固。
“我已經派人去提醒十字軍了,奧斯曼人集結了數量龐大的軍隊。”索菲雅歎了口氣,“他們仍然選擇在瓦爾納與奧斯曼人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