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華為周顯提供了四個人,英國公張世澤,武定侯郭培民,臨淮侯李祖述,嘉定伯周奎。除了周奎是崇禎帝的老丈人外,其他人的先組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可惜兩百年過去,他們的子孫皆成紈絝,和廢物無疑。
周顯檢查了崇禎帝交給他的錦衣衛,有二百人。周顯從中抽出一百人給錦衣衛都指揮使王國興,又從自己帶來的兵卒中拉出三百人給他。“王指揮使,我說的你可聽明白了。隻要現銀和糧食,除了留給他們必要的口糧外,剩下的全部給我帶來。若是你為難,就讓我手下的士卒破門搬運,你們錦衣衛站在一旁就好。出了什麽事,我一概負責。但天亮時分,一切都要結束,不得拖延,以將影響降到最小。”
王國興拱手道:“屬下明白。”
周顯點了點頭,轉頭向方靜道:“方大人,到現在為止,你召集了多少五城兵馬司的衙役?”
方靜回道:“有三百多人。”
周顯眉頭蹙了一下,人有點少。他轉頭向李若珪,“李同知,你帶五十個錦衣衛配合方大人趁夜將京師內最大的十五個糧店,包括他們儲存糧食的倉庫都給我封了。從今日起,施行糧食管製。每日按人頭賣糧,一次每人所買不得超過半鬥。若是有人膽敢生事,不要跟他廢話,直接給我關到錦衣衛的昭獄裏麵去。”
李若珪臉色微變,但最後仍舊拱手道:“屬下聽令。”
李國楨帶了一批將領進來,有三十多位,還不到京營將領的三成。李國楨臉色不好看,“有些將領生病了,有些不在家,還有些……”
周顯擺了擺手,“不理他們,一群廢物,來了又能有什麽用?”周顯招待他們坐下,問了他們現有的官職和手下士卒的情況。
不一會,李邦華也帶了一批六部的官員到達。
詢問了他們的意見,又綜合了眾人的想法,周顯決議由副將葉童舟、左都督文耀、新樂侯劉文炳分守最易遭受攻擊的西直門、德勝門、安定門。其他六門也分別指派了將領,大部分地位崇高,非侯即伯。但也有一些直接提拔上去的,例如正陽、朝陽兩門,周顯直接指派了周乾和另一個名叫申允誠的底層將領,後者是李邦華舉薦的。
限於兵力不足的問題,周顯沒有再追究士卒的戰力和素質,隻求上去守城的都是真實的人數。在得到眾將的保證後,他估算了大概的兵力。最後決定在主要三門各布防六千士卒,其他六門各兩千。
一聽這個數字,眾將臉色頓時變的難看了起來。兩千士卒,分在幾公裏長的城牆的,能起什麽用。
周顯隻得安慰他們道:“這隻是暫時的兵力,等到明日天亮,我會再從其他地方調兵。爭取讓主要三門的兵力達到一萬,其他各門達到三千。”周顯說到這裏突然慘淡一笑,好像這樣依舊還是少。
看著下麵臉色蒼白的眾將,周顯隻得繼續道:“闖軍還未攻到城下,諸位不要太過擔心。你們回去之後告訴所有兵卒,從今日起,所有守城將士,每人一天一兩銀子,吃喝我都會給他們供應周全。若是沒有其他問題,就先這樣吧!你們各自按照將令調兵上城吧!在天亮之前,所有將士都要到位,我和李伯爺會親自前去視察。”
眾將散去,隻剩下各部的官員。
周顯長舒了一口氣,提起精神,滿臉陪笑道:“倪大人,沒想到你會親自來,無禮之處還望您能夠恕罪。”
倪元璐是戶部尚書,是唯一到場的六部尚書。“周督帥哪裏話,你肩負守城重任,老夫自應當全力配合。你有什麽需要老夫做的,請盡管言說。”
周顯點了點頭,說道:“戶部之前的所有事我都不想管,我現在隻想知道戶部的倉庫中有多少副甲,多少杆槍,多少把刀,多少尊炮,多少杆火銃,多少斤火藥,多少石糧食,多少斤馬料?我要一個實數,因為隻有知道了這些,我才能清楚我可以招募多少壯丁協助守城。天亮之前,大人能給我一個準數嗎?”
倪元璐皺了皺眉頭,他擔任戶部尚書隻有不到三月,但也清楚戶部貪墨嚴重,很多軍資恐怕連紙麵記錄的三成都沒有。他猶豫了片刻,最終道:“老夫盡力。”
周顯點了點頭,“那我派人送大人回去。”周顯站起來,送倪元璐到門外,“倪大人,我知道你擔心受到牽連,但此時形勢危急,不得不如此做。我不想翻戶部的爛賬,也不想懲戒任何人,隻想要一個真實的數字。我會派人保護大人,絕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您。”
倪元璐歎了一口氣,“國破如此,都是吾輩無能。忘筌這麽說,是有點看輕老夫了。老夫這就去戶部,爭取在天亮前給你一個準確的數字。”
周顯看著他遠去的背影,轉身回去,正看到高文采和王維棟立在不遠處。他想了想,走了過去。笑了笑,算是打過招呼。“高千戶、王千戶,王指揮使把你們兩個留下了?”
王維棟笑道:“王指揮使說人認識,好辦事。”
周顯點了點頭,“還真是如此。那你們就替我去辦一件事吧!你們知道京師哪些酒樓的飯菜比較好吃嗎?”
兩人明顯愣了一下,王維棟問道:“督帥,您是想請客嗎?”
周顯點頭笑道:“也算是請客。京師有酒樓上百家,按照區域可以分成四大塊。你們一個去聯係那些酒樓,就說他們自今日起不再開張,全部負責為守城將士做飯。另一個去找些大桶和大車,等他們把飯做好了,就運到最近的城門去。他們做什麽吃的我不管,但不能讓守城將士餓著肚子。否則,我軍法辦了他們。”
看兩人眉頭一皺,周顯奇道:“怎麽,這事難辦?”
高文采道:“督帥,您不知道。京師開辦酒樓的背後都有人,他們恐怕不會那麽容易聽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