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末代駙馬> 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戰4

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戰4

  張有才挑出了近百人,有些是他手下的士卒,有些是和親近的將士。


  對此,林慶業心中知道,卻沒有過多幹涉,或者說他根本不在意對方的那點小心思。


  統領漢卒的本是一個千總,緊隨烏都阿顏逃跑過程中死在了路上,餘下一個副千總。他和一個朝鮮人把總一起被林慶業下令當眾斬了首,以震懾其他清軍俘虜。


  做完這一切,林慶業才下令饒恕其他所有俘虜。


  同時讓張有才從中又挑出十多人,湊夠了一個百人隊,歸入軍中。


  而剩下的三百多俘虜,除去受傷的被留在堡內。其他的則給他們提供了一些食物,讓他們今後專門負責運送糧草。


  這次出征,在東路有六千騎卒,兩營(周顯改製暫時隻在遼南施行,這裏的營一營還是三千二百四十人)步卒,總共一萬兩千餘人,所耗頗重。


  而為了不暴露行蹤和行軍的迅速,所有的輜重都由馬匹馱運,隨大軍而行。在這種情況下,僅能供全軍一月所用的糧草,竟然要調出一千匹馬專心此事。


  遼東的情況比遼南稍好,但總共也就隻有不到八千騎卒。一個騎卒訓練所耗基本上是步卒的十倍左右,每一個都是寶貝疙瘩。


  而這樣珍貴的馬匹卻用來馱運輜重,無論如何說都是一種巨大的浪費。


  大軍首戰取勝,奪下了富察,從小路潛入的韓勇也奪取了牛毛、馬營兩座營地。


  但林慶業心中知道,這些都是小打小鬧,真正能決定這次出征勝負與否的關鍵在三百裏之外的阿布達裏岡。


  薩爾滸之戰,老將劉綎正是在那裏遭遇了埋伏。在努爾哈赤優勢兵力的圍攻下,四萬東征大軍死傷殆盡,大明在遼東也開始由進攻為主轉為防守為主。


  當時東路軍有數千朝鮮軍從征,林慶業便是其中的一員。隻不過那時的他隻有二十出頭,對上層的決策並不清楚。


  逃脫之後,林慶業無數次回想起那場戰事,想要弄清事情的經過。後來到山東,他接觸到更多的資料,才對那場戰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在林慶業看來,劉綎戰敗的原因有很多。


  除去主力被殲,北路潰敗等外在原因外,劉綎本身也犯了很多錯。例如不明敵情、貿然分兵、拋棄輜重選擇輕裝急進等。


  有了之前的教訓,林慶業這次出兵變的十分謹慎。


  他提前派出多支斥候,摸清了從寬甸堡通往阿布達裏岡的所有道路。周圍清軍營寨的駐兵的眾寡,當地主要的女真部落,把守各營寨清軍將領的情況,以及周邊的地形地理。他不能說盡數了解,但至少也知道個七七八八。


  到目前為止,戰事一切順利,都要歸功於此。但接下來會怎麽樣,林慶業心中也無確定之把握。


  在昨日成功到達富察後,他已經派人趕回寬甸。等在那裏的一萬民夫會運送足夠的糧草前來這裏,然後再運往前線。


  在此之前,糧草轉運依舊還得由現有的人馬負責,但不能是那一千匹馬了。全軍總共六千騎兵,除去留下的兩千騎,隨韓括出征的隻有四千騎。


  阿布達裏岡雖然隻有兩千清軍,但周圍有不少女真部落。


  他們本就是漁獵民族,特別是建州這些老族,依舊保持著足夠的原始和野性,基本上人人都可射箭和騎馬。若是讓當時守將有足夠的時間召集這些女真人參戰,韓勇要應付的就不止那兩千士卒了。


  所以,他第一時間便讓吳雄率領所有騎兵緊急增援韓勇。


  林慶業準備將富察建成一個後方基地,為了確保其安全。他必須將原有的所有清軍都派出去,無論是讓他們隨軍出征還是運送糧草。


  對比自己,韓勇那邊的處置就簡單多了。


  他在中途設伏,擊破清軍主力,順勢攻下牛毛和馬營兩座營地。這之後,他把營內沒有逃脫的清軍盡數屠了。


  他手中總共隻有四千騎,雖然死傷不多,但人數畢竟太少。而在破營時,他也沒能做到全殲敵軍。


  有不少清軍向北而逃,他們定會把自軍的消息告知阿布達裏岡的清軍,讓其有所準備。另外,營寨周圍的群山之中也有一些清軍的殘兵。


  韓勇必須用最快的時間趕到阿布達裏岡,且盡可能保有足夠的兵力。留兵太多,他手中就沒有足夠的兵力了。留兵太少,恐怕難以壓製那眾多的俘虜。


  而若是留著他們置之不理,很有可能會生出其他的事端,畢竟兩營也是向北的必經之道。


  屠了,簡單省事,永絕後患。


  從林慶業角度看,韓勇做的並沒有錯。實際上若是他領兵,同樣也會那麽做。


  韓勇上報,他在兩營各留了一百騎,讓林慶業立即派兵前去接管。而一千步卒已經在吳雄之後出發,等天黑時分應該就可到達。


  得到韓勇回報的時候,他不禁想起一事。


  周顯為了更順利的拿下遼東,定了一套規矩。什麽入城不搶,降者不殺。隻懲首惡,餘者不罪等等。


  但他在給李定國和自己信中卻特別點明,建州不在此考慮之列,全憑戰事的具體情況而具體實行。


  建州是努爾哈赤的老巢,留有大量女真老族,是滿清最忠誠的支持者。


  若不把他們逼到山窮水盡,他們豈會投降?而誰又知道他們不會前刻投降,後刻又起兵反叛?

  對於建州,另外處置。完全合理,也完全符合自軍的利益。


  在這點上,林慶業不得不佩服周顯的遠見。心中有所堅持,而又不迂腐,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斷變通。


  林慶業不喜歡李定國,覺得他反賊出身。大明因他們這些反賊而衰落,至今隻能占據南方的半壁江山。


  朝鮮是大明的屬國,而他林慶業是朝鮮之臣,這是他內心一貫的堅持。


  在周顯叛明之後,朝鮮國內也同樣掀起了軒然大波,是否仍舊認大明為藩屬國成了爭論的焦點。


  其中,林慶業和金尚憲一樣,是堅定的擁明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