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一共幾隻雕
“這一味藥,需要以人肉為藥引。”葉雨瀟說著,狀似不經意地看向榮王,給了他一個眼色。
榮王直到此時,才終於明白了葉雨瀟為什麽問他怕不怕疼,又塞給了他一把手術刀。他自然是怕疼的,更何況是剜肉之痛,但事情走到這個地步,葉雨瀟又把話說到了這個份上,他再怕痛,也隻能走出人群,上前跪倒:“父皇,兒臣願意割肉為引,惟願父皇早日痊愈。”
他說完,不等皇上回答,便卷起自己的褲腿,咬牙一刀,割下了血淋淋的一塊肉。
皇上沒想到他如此幹脆果斷,說個肉就割肉,著實吃了一驚。
周遭的宮妃們看見榮王瞬間鮮血淋漓的腿,嚇得花容失色。
大臣們則是紛紛誇讚榮王有孝心,就連淑妃一派的朝臣,此刻都講不出擠兌的話來。
魏公公用個托盤,上前托了那肉,遞給了葉雨瀟:“王妃,您看著肉可能入藥?”
葉雨瀟點了點頭,對皇上道:“榮王如此有孝心,相信這藥熬成後,一定會更有效。”
皇上微微頷首,側首看向榮王,一疊聲地叫太醫們趕緊給他把傷口包紮上。
皇上從未如此關心過榮王,榮王一時間竟有了受寵若驚之感,忽然就覺得,這塊肉割值了。
葉雨瀟馬上安排人手去熬藥,又從懷仁醫館調了大夫來幫忙,給皇上洗胃,再給皇上服下了遲思鄉送來的氫氧化亞鐵解毒劑。
一切治療結束,皇上覺得自己好轉了不少,不由得信了葉雨瀟先前的話,疑心起了長生丹:“莫非朕真的是服用長生丹中了毒?”
同一個道理,同一個人反複地說,信服力就不大了,葉雨瀟站在榻尾,抬起頭,看了榻尾的董毅一眼。
董毅會意,對皇上道:“皇上,您想必就是長生丹中毒了,不然潁川王妃用解長生丹之毒的法子給您醫治,如何會有效呢?”
說得對,他必然是中了長生丹的毒,葉雨瀟的解毒方法才對了症。所以,他不但沒能長生,反而遭了一場罪??
長生不老的願望落了空,人還中了毒,這是雙重打擊哪!皇上怒氣翻倍,但卻又疑惑:“倘若長生丹有毒,朱仙人和小朱仙人,是如何保持容顏不老的?此事有朱家村全村人作證,可不像是謊言。”
董毅道:“想必是朱仙人許給了村裏人好處,哄得他們集體作偽證了。”
魏公公亦道:“這事兒想要弄清楚不難,派人去朱家村,嚴刑逼問就是了。”
葉雨瀟笑了笑:“不必那麽麻煩,我早已把朱家村的村民帶到了京城,且請京兆尹審訊過了,他們就是一群騙子,靠著朱仙人的銀子過活,所以替他保守著秘密。”朱家村在金郯府,而孔明月的分館也在金郯府,她們那邊兒有人,辦起事來方便得很。
皇上當即把京兆尹傳進宮一問,果然如此。朱仙人今年哪有一百零八歲,他才四十五!他兒子也不是八十八,而是二十六!
他們這是拿他當傻子耍呢?!皇上登時覺得自己不但上當受騙中了毒,而且還丟盡了臉,氣得差點再次毒發。
朱仙人已是嚇得渾身如篩糠,跪在皇上的病榻前,磕頭求饒不止。
但他現在說什麽都不好使了,皇上怒不可遏地喝令禦前侍衛:“給朕把他們父子拖下去斬了!朱家村所有幫他們欺騙朕的人,男人充軍,女人發賣!”
“皇上饒命,皇上饒命哪!”朱仙人哭喊了幾句,發現毫無效果,轉而望向了葉雨瀟,“潁川王妃,原來你先前不發難,是為了等今天,將我一擊致命,你好惡毒的心思!”
惡毒?頂多心思比以前深沉了點吧。葉雨瀟摸了摸鼻子,懶得反駁。他已經是必死無疑的人了,何必費這個力氣。
歐陽晟走到她旁邊,扯了扯她的袖子,悄聲地道:“第一隻雕?”
對頭!葉雨瀟衝他眨了眨眼。
皇上處置完朱仙人,關心起了他自己的身體,把葉雨瀟叫過去問道:“潁川王妃,朕這次中毒,對壽元可有影響?”
問到關鍵了,她正想著該怎麽提呢,他就自個兒問出來了。葉雨瀟歎了口氣,道:“皇上,任何毒,都會損傷身體,長生丹是慢性毒,對身體的損害更大。本來臣妾給您醫治後,您至少還能活十年的,但……”
“但什麽?”皇上心頭一緊。
“唉。”葉雨瀟又歎了口氣,“淑妃娘娘給您服用的那種藥,雖然能讓您暫時恢複精神體力,但其實對身體損傷極大,更要命的是,這種藥,促進血液循環,間接地加速了您的身體對長生丹毒素的吸收……”
“你是說,起死回生含片?”皇上心一沉,“那朕還能活多久?”
葉雨瀟伸出兩根手指頭:“至多兩年。”
十年變兩年,這誰受得了?!皇上氣得大喊:“傳朕旨意,褫奪淑妃封號,投入天牢,江陵曹家,滿門抄斬!”江陵曹家,便是淑妃的娘家了。
賜死淑妃也就罷了,竟還要牽連到她娘家?馬上有淑妃一派的臣子上前相勸。
然而皇上咬牙切齒:“淑妃讓朕的壽元由十年變成了兩年,這跟謀害朕有何不同?朕沒有株連九族,已是看在她撫育小皇子有功的份上了。”
謀害皇上,可不就是株連九族的大罪,朝臣們再無人敢勸了。
歐陽晟站在葉雨瀟旁邊,再次扯了扯她的袖子,悄聲問道:“這是第二隻雕?那第三隻雕是什麽?”
“你猜?”葉雨瀟翹起了唇角。
跟他賣關子?歐陽晟捏了捏她的鼻子:“我猜是——”
他話還沒說完,就聽見皇上的聲音響了起來:“古有江伯兒割肉喂母,今有榮王割肉救父,榮王純孝至深,朕決定立他為儲,不知眾愛卿有何異議?”
榮王方才舉刀割肉的景象,仿佛還在眼前。百善孝為先,縱使榮王能力欠缺,此時又有誰敢有異議?畢竟若不是榮王,此時皇上也不會轉危為安。病榻前群臣紛紛表態,支持皇上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