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這屆太子不及格> 第三十六章 淩盛曆史

第三十六章 淩盛曆史

  酉時的地宮裏也是燈火通明。


  地宮裏一年四季燃燒著鮫人油脂製成的長明燈,明亮且不刺眼。這些鮫人的屍油點著後的光並非一般的燭火,而是一種陰火,火苗是瓦藍的冷光。


  左相跨過了地上的屍骸,小心自己不要踩到,進前和夜王說話。地宮就像一個極大的古塚,每一次進去都會有屍骸。


  夜王上次讓左相查涉及謀逆紙上的蘭花有些眉目了,今日,宮中又出現了新內容的謀逆紙條,左相打算一並上報給夜王。


  此刻,算算時間太陽正在落下,而夜王正斜倚著枕褥。


  左相從未見過夜王睡覺,他最多隻在石座上靠著。


  左相進入地宮後,夜王雙眉一蹙,悶哼一聲半坐起身,眼睛未睜開,卻用修長的手指撚弄自己的鬢角。


  “左相又帶回什麽好消息?”夜王緩緩睜開眼睛,赤色的瞳孔閃出異樣的光。


  左相跪在夜王麵前,遞上今天宮裏和宮外同時出現的紙條。


  夜王雙眸一瞥,道:“寫紙條的人知道我的存在。”他對在宮裏出現的紙條並不意外,對上麵新的內容,揭示宮裏的妖物是食血者也不意外。這種事情有一就有二。


  畢竟這個王朝的開端就由他建立。


  人類的曆史就像是一條流淌數千年的長河,人的壽命不過百年,所經曆的一切都在重複。


  在湍急的河流中舀出一瓢水,會發現其實長河中的每一瓢水對於永生不死的吸血鬼來說都是一樣的。


  夜王依稀記得第一個反對自己的人,是太祖駕崩後繼位的太子——王的長子玄瓚。


  當年的夜王還好心的按照人類的習慣去恭賀新王登基,吊唁先王。


  誰成想,太祖的兒子玄瓚眼見四海安定,五洲大陸各國的格局已定,再無滅國戰爭的危險,並不想繼續按照血契,供奉夜王。


  幽暗的靈堂裏,夜王當著太祖的屍身輕易地折斷了玄瓚的脖子。既然不願意活著遵守約定,那便用生命來供養。


  由此,更識時務者太祖次子——瑜,繼位,後人稱之為太宗。


  夜王回到地下宮殿接受王室的供奉,每月十五享用王室上供的數位人菜,所謂人菜就是供給夜王吸血的活人。這些人菜一般都是活著做苦役的戰俘。


  王室的成功來自於吸血鬼是很不光彩的往事。玄瑜將所有有關王室供奉吸血鬼的傳聞全部抹去,修改了大部分記載的典籍。


  夜王的存在由整個王室都知曉,變成了隻有每代王和當朝丞相知道。直至前一任王駕崩,新王登基時,才會知道的真相。


  高宗時期,王上將丞相一職分權,由一人擔任的丞相分為左相和右相,左相為尊,與王共享王室的秘密。


  及至高宗,淩盛王朝曆時三代,以前戰時所俘虜的戰俘,不是老死就是被折磨至死,或者都變成了人菜。戰俘隻會少而不會再多。


  淩盛王朝本就小國寡民,如今天下安定,不像幾十年前紛亂,沒有戰俘補充。高宗又改向夜王由原先的上供戰俘人菜,改為上供奴隸人菜。


  蓄奴不利於王朝的發展。高宗的孫子睿宗少時曾遊曆各國,親見其他國家都廢除了奴隸製,也廢掉了本國的奴隸製。


  人菜的來源便絕跡了。


  不過經曆了一百多年的太平,王室的刻意隱瞞,普通百姓並不知曉淩盛開國的原委,以及吸血鬼的真實傳說。


  夜王的身份唯有寥寥幾人知道,市井隻把吸血鬼當成一個傳說。


  淩盛國的宮女大多出生官宦,而內侍都是賤民,所以睿宗由奴隸上供給夜王變成了內侍上供給夜王,同時廢掉人菜這一說法。


  睿宗的兒子厲宗尤喜折磨宮裏人,有段時間宮裏每月被厲宗虐待致死的人數,遠超過數倍奉獻給夜王的人數。闔宮以及百姓都以為是厲宗殘暴,又不知曉夜王存在,所以宮中死者都算在厲宗的頭上。


  同時,厲宗荒淫無道納了一百二十位妃子,對外統一稱為王後,按王後儀製。宮中的花銷無數,國庫空虛。他又在絳州、青州、蒼州、赭州等地大肆修建行宮,勞民傷財。時年,青,絳二州大旱,餓殍遍地,光景慘淡。


  民怨沸騰,當時的左相與右相聯合了另外一位王室宗親,厲宗的堂弟,也就是後來的明宗玄桀,現在王的曾祖父密謀策劃。


  玄桀借與厲宗榣山狩獵,引厲宗尋山中榣姬仙子,又提前命人鑿落山中巨石砸向厲宗,至使被擊中的厲宗重傷。


  玄桀又舉兵攜十萬大軍入京都,徹底推翻了厲宗的統治,玄桀為王以後驚而發覺夜王的存在。


  自他起,王對夜王多有忤逆之心。


  明宗玄桀先是將每月十五提供的六名內侍削減為一位,一年後又停止上供。明宗引五千羽林軍秘密埋伏於地宮外,乘著白日進入,想要殺死地宮裏的怪物。


  不料,五千羽林軍都被夜王所滅,地宮周圍的土壤皆被鮮血染得褐紅。


  夜晚來臨,夜王怒而出地宮,披發浴血如同煉獄中的業火紅蓮,誓要殺死明宗一脈。


  眼見淩盛王室將被滅絕,當時的左相——劉鴻力挽狂瀾隻身勸說夜王遵守與太祖約定。


  明宗玄椉沒想到夜王殺不死、燒不掉,他對於吸血鬼的認知很少,人類根本無法殺死吸血鬼,為保住妻兒,以及旁係子孫後代。明宗在地宮前自刎而死,向夜王謝罪,請求寬恕。


  明宗死後,夜王遂立明宗玄椉的幼子為王。


  明宗玄椉幼子——玄楉,自小生性軟弱,又眼見自己的父親身著投降的白裳,刎頸自戮血濺三尺,更為恐懼夜王,將自己幽閉深宮,大權旁落。


  左相劉鴻一人挑起重任,從那時起左相的地位遠高於右相。


  反對夜王的人都已被咬死化為灰燼,而簇擁夜王的人遲早也會死去化為腐骨,隻有夜王還佇立於地宮。


  無論是擁護和反對而言,對於夜王都是一個結果,夜王做的隻是謹守承諾。如果查證現在的王對自己有謀逆的心,那便殺掉這個,再立一個太祖的血脈為王即可。


  凡人的蠅營狗苟不過幾十年,幾十年在夜王的眼中不過一瞬,無非是王宮外的群山青了又黃,枯了又榮,反複幾十次而已。


  於左相看來,紙條上寫滿大逆不道的話,甚至不少侮辱夜王的話,誰看了都會憤怒,但夜王還是如上一次毫無波瀾。


  夜王的修長銀白的手指摸索過紙張角落的蘭花,問跪在地上的左相:“一模一樣的蘭花印記,可是同一夥人所謂?”


  “正是。”左相收了仰望夜王的眼神,垂下頭,“大人,微臣查明蘭花黨係謀逆罪人華蘭的餘黨。”


  蘭花,華蘭。


  “頤敏王後的人。”夜王知道華蘭。


  “不錯。微臣查證後,便即刻報告大人。大人,此時是否通知陛下嚴查。”


  “叫王上嚴查餘黨。”


  得了指令,左相兼中書令退下了。


  頤敏王後死了那麽多年,她的人居然還沒有消停。


  華蘭曾經是淩盛王朝論能力才幹數一、數二的人物,倘若不是一個女人受到禮教所迫,當有一番更大的作為。


  自古以來,男子晉升有很多的途徑,既可以為官也可以經商,而女子總是每每受到限製。女子唯一的上升途徑就是進宮成為妃嬪。


  除了成為妃嬪還可以成為女官,說是女官,實則隻是王的內宮侍女。女官之前尚要加兩個字,那便是宮中女官,意味著離了內宮根本不算官。過去的尚宮六局的最高尚宮地位不及內侍督領事。和男子的在朝為官根本不是一回事。


  華蘭當上王後,所著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製尚宮六局,將尚宮六局從內侍省中分離出來。將原來的內侍省改為尚宮局和內侍監,撤掉了內侍省,從而提高了尚宮六局的地位。尚宮局與內侍監等級相同。又將原內侍省中部分內侍的職權劃給尚宮六局。削弱了內侍在宮中的地位。


  換了名字,人還是那些人,但宮女的地位就高了許多。


  華蘭不滿足於隻局限在深宮中,想要讓女子真正的和男子一樣走上仕途,想要讓女官真正的掌握權力,而不是王的女人。


  女官是王的女人,有可能會成為嬪妃一類,女官大多出生官家。華蘭將寒門出生的宮女以才幹能力論,選拔了不少貧窮百姓家出生的宮女成為女官。


  她想將六局二十四司的司輿司和司簿司、司記司劃分出去並入禮部和戶部,結果遭到了所有朝臣的一致極為激烈的反對。


  大臣們無不咒罵她牝雞司晨,認為她是亡國的妖後。


  最後,華蘭隻得作罷計劃。


  但華蘭王後依舊為司簿司、司記司爭取到掌握王宮經籍圖書、筆劄幾案,王宮的所有秘典、書籍,閱讀、記錄的權力。


  但,半年以後,華蘭王後就因為謀逆被處以極刑。


  華蘭死後,尚宮六局的還是按照她生前改製後的格局,雖然女官是高級宮女,但尚宮局及下屬司的女官依舊有品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