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楚龍漢將> 第六十二章 建安城

第六十二章 建安城

  建安城!

  這裏是天漢南邊關。


  再往南就是南蠻諸多部落的領地。


  自從玉門關被樓蘭攻破,負責鎮守天漢南域的鎮南大將軍,或者說鎮南王何屠帶著南峪所有兵力,萬大軍入住洛陽之後,南蠻諸國趁機對建安城發動了攻擊。


  好在一直鎮守建安城的李家,本身也兵強馬壯,絲毫不畏懼南蠻諸國,不但不死守堅城,更是直接出城迎擊,將南蠻諸國數次進攻擊退。


  雖然目前戰事尚未穩定,南蠻諸國也沒有褪去,但是有著李家守護,建安城熱鬧依舊,絲毫不擔心被攻破。


  要說這李家入主建安城,其實也並沒有多少年頭,滿打滿算也就年左右。


  當初雖然也有建安城,但是卻並不大,再加上緊鄰南蠻諸國。


  不像玉門關那邊,穿過大漠可以到達西域諸國,雖然並不富饒,但是卻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產,所以總有來往的行商經過玉門關,玉門關也因此而繁華。


  然而建安城卻不一樣,南蠻的諸多國家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特產,甚至連民智都不是十分開化。


  整日裏與野獸打交道,甚至都從不自己次昂畜牧,波種莊稼,平日裏全靠打獵為生。


  而且南蠻人十分野蠻,曾有天漢的商人,想與其做交易,結果卻被其搶掉商品銀錢,小麵剛是丟在了那片蠻荒的土地上,自此以後天漢再未有商人前去南蠻做交易。


  李家就是曾經建安城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世家,雖然也有些本事,但遠遠達不到現在這種地步。


  但是在李家當代家主本事了得,先是搭上了朝廷的線,讓昭帝將這滿朝文武沒有一人看得上眼的建安城賜予了李家。


  天漢當然沒有封地,全天下的地盤都是劉家的,所以說雖說是賜予,實際上就是封了一個建安成總兵。


  當時還鬧出了好多笑話,雖說玉門關也有總兵,但是玉門關是多大的城?玉門關總兵有多少兵?建安城怎麽能和玉門關比?


  建安城連民兵都算上滿打滿算都不足五千。


  所以在天下人看來著,建安城總兵不過是一個笑話。


  可是就是這麽一個笑話最終卻讓天下所有人都笑不出來。


  當時建安城頗為混亂,李家上位後,第一件事就是將整個西安城掌控在自己手中,而後開始出兵掃蕩四周的山匪。


  由於緊鄰南蠻,南蠻忌吃不忌打,雖然天漢打了無數次,但是還是偶爾來襲擊一下建安城,因此建安城一代並不太平,所以有很多山匪。


  幾百年前朝廷也派人掃蕩過幾次,可是這地方亂套自然就有人落草為寇,不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這山肥就如同那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長一茬。


  再加上天漢日漸強大,南蠻也頂多偶爾來騷擾一番,病不敢做出什麽太過的舉動,久而久之朝廷也就開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因此幾十年前的建安城一代十分混亂。


  在李家派兵掃蕩山匪的時候,就連建安城的百姓都認為李家是好大喜功。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李家還真就清剿了所有山匪,隻不過這個方式和眾人想的有些出入,在朝中文武百官眼裏,這山匪除了殺了沒有什麽作用。


  能落草為寇,淪落到成為山匪這個地步的人,大多數都是沒什麽學問,說白了就是頑固不化。


  你跟他講道理,他根本就不聽,你跟他講紀律,他也改不過來,用來做勞動力,這群人好武勇鬥狠也不好管教,因此在眾人看來留起來就是浪費糧食。


  可是李家就偏偏把所有的山匪都留了下來,更是讓其組成了一隻軍隊。


  這件事當時鬧得沸沸揚揚,無論是滿朝文武還是昭帝,都覺得癢,這人是浪費糧食。


  但是李家家族以南蠻時常騷擾建安城,需要兵力為理由,最終昭帝還是同意了。


  畢竟在當時滿朝文武看來,這南蠻就屬於那茅坑裏的石頭,又臭又硬,處理起來雖不至於傷筋動骨,但是惡心人。


  要是派精兵去助手建安城,他們自然不樂意。所以就由著李家組建了這支軍隊。


  之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家並沒有按照軍隊的製度去訓練這群山匪,而是好吃好喝的供著,依舊讓其在山匪時期的訓練方式訓練。


  之後過了一年,南蠻來襲,令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這隻在眾人看來就是炮灰和烏合之眾的軍隊,竟然將南蠻前來打秋風的軍隊重新驅逐進入南蠻境內。


  當時朝中得知這件事情後,昭帝還十分高興的命人下發賞賜,在他看來,不用提供精兵,甚至不用提供糧食,幾乎所有開銷都是李佳自己獨立承擔的,就能得到一隻能夠解決南蠻騷亂的軍隊是十分劃算的。


  之後幾年,李家這隻軍隊一改先前天漢的風格,每到了南蠻快要缺糧食的季節。不等對方來建安城打秋風,先組織軍隊去南蠻打秋風。


  這波操作著實是秀到了當時整個天漢。


  但是效果卻出奇的明顯,隨著這支軍隊動不動就騷擾一次南蠻,南蠻再也沒有來騷擾過建安城。


  困擾了天漢近年的南蠻問題雖然沒有從根源上得到解決,但是卻也得到了抑製。


  建安常恢複了平靜,而後就是蓬勃發展,李家成了天漢南域的英雄。


  隻不過由於這支軍隊大部分都是由曾經落草為寇的山匪組成,再加上李家沒有與正規軍的訓練方式訓練他們,因此這群人的素質之高,也是快追上了他們實力。


  所以天下的人都笑稱其為李家草莽。


  說書茶館!


  這名是最近才改的,至於為什麽要改,還不是因為揚州出了一個有名的說書館,雖說原名叫故事館,但是大多數人都隻知道說書館。


  這說書茶館的掌櫃的是個妙人,當初開茶館的時候,不知道起什麽名字好,於是大筆一揮就叫一間茶館。


  剛開張的時候這奇怪的名字吸引了眾多客人,這名字乍一看不咋地,但是仔細一品,他就是不咋地。


  於是這一間茶館熱鬧了,沒兩天就開始變得冷清了。


  老板有些身家,於是大筆一揮一間茶館開始改革,先是找了一個會說書的先生,雖說說的就和名字一樣不咋地,但是好歹有一個濠頭,再加上整個建安城,也就他這一份有說書先生,因此這一間茶館又熱鬧起來了。


  還是熱鬧兩天就又沒人了,因為這說書先生實在是說的不咋地,再加上翻來覆去,一共就一個故事,成天說這一個故事,連掌櫃的養的那條狗在說書先生說書的時候都跑到隔壁去群消停了,哪還有人來?

  掌櫃的一尋思(想),這個說書先生也有了,長款名字也夠檔次,怎麽會沒人呢?


  喝了一口夥計新泡的茶,明白過味兒來了,這茶太破,不好喝。


  於是大筆一揮,又拿來好多銀子,讓夥計重新進了一批茶,可是這好茶價錢自然就提高了,這一提高本來還剩下幾個人,現在一個人都沒了。


  為此掌櫃的愁眉苦臉。


  一天李家草莽之一的程將軍一天偶爾來次茶館喝了一杯茶,覺得還不錯,就隨口誇了兩句。


  (實際上這姓程的草莽根本不懂品茶,但是又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不懂,於是故意裝懂誇了幾句。)

  夥計覺得這事有趣就跟外人說了,很快眾人就知道了,這李佳草莽曾經跨過這一間茶館裏麵的茶,人就又多了起來。


  掌櫃的大喜。


  可是沒喜幾天,就又有傳聞說,老程家的茶館得了李家公子的誇讚,於是客人們就跑到老程家茶館去了。


  之後又沒幾天,又傳出了李家家主誇讚老王家茶館的消息,這群茶客們就又跑到了老王家茶館。


  望著四處奔波的常客,一間茶館的掌櫃的悟了,是人都是從眾的,與其費盡心力把自己茶館變得更好,不如營造一種自己茶館很好的假象。


  於是他換掉了好茶,將茶館茶水的訂價變低。


  之後斥巨資買來二兩好茶葉,而後拖進關係,送給了李家老爺。


  這個消息不經意間透露給了建安城的百姓們。


  於是建安城百姓們就得知了一個消息連李老爺都托人管一間茶館要沏茶用的茶葉。


  於是一間茶館又火了。


  看著自己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


  一間茶館的老板很開心。


  他覺得自己懂得了經營的真理。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蹭就完事了!

  至於蹭啥?當然是啥熱度高,他蹭啥。


  於是最近營州出了一個沸沸揚揚的說書館的事,讓他知道了,裏麵還流傳出了一部火遍全天下的書,封神演義。


  不同於其他得知這個消息就去找能說的人聽封神演義,他第一個想法就是這熱度不蹭白不蹭。


  於是命人拆了自家招牌,大筆一揮,重新寫了一塊招牌說書茶館!

  而後又斥巨資搞來了封神演義殘缺版的故事,交給了他茶館裏那位隻會說一個故事的先生。


  於是說書茶館開始有說書先生說封神演義。


  再加上說書館那位先生在說完之後就離開了營州,說書茶館瞬間就爆炸了。


  這個熱度掌櫃的也沒有想到,它隻是想蹭蹭封神演義,以及說書館的熱度,怎麽會淪落到讓眾人誤以為自家那個就會說一個段子的先生是那位編寫了封神演義的大才呢?


  他十分愧疚,他覺得這個熱度他唱的不好意思,但是不蹭白不蹭,他又花錢收集了那位小先生,平時說書的行為舉止,交給了自家的先生。


  然後明令禁止如果有人問她是不是那位先生,不要否認,當然也不要同意,隻要笑而不語就對了。


  當有一天,那位小先生再次出現,眾多茶館的賓客可能會憤怒的認為他欺騙了他們,可是當他們仔細一想,他們茶館什麽也沒說呀。


  茶館的夥計以及說書先生都不得不佩服自家掌櫃的這招妙計。


  真是高啊!


  至於有多高?看看這座得滿滿的茶館,就知道多高了。


  要知道當人多了的時候,他們茶館可是有一個潛規則的。


  漲價。


  可是這破茶水已經漲了三回了,仍舊能坐這麽多人,這就不得不說掌櫃的有多高了。


  今天說書茶館依舊坐滿了人。


  不過相比其他時候,今天算少的了,因為隻做了八成。


  當然,這是有原因的。


  因為今天茶館又到了一批新茶。


  所以自然而然的,又漲價了。


  一些客人實在是舍不得花錢,隻能在來了之後又走了。


  望著沒有坐滿的茶館,掌櫃的陷入了沉思,一次性翻兩倍,是不是長的有點多?


  可是不翻倍就算坐滿也沒有翻兩倍能做八成人掙得多。


  要不明天再翻一倍試試?

  隻要做的人超過四成,那豈不是還賺?


  若是項小二知道掌櫃的想法,一定會將他當成馬小三的知己。


  兄弟,你數學也是自學的吧?


  掌櫃的,數學不好,所以請了一個先生算賬,如今就趴在這桌子上打量著他這一墊肥羊…賓客。


  突然他愣住了。


  他注意到了一個人。


  一個奇怪的人。


  那是一個相貌英俊的年輕人,可是他做的事一點都不年輕。


  為了關懷客人(多賺點錢),說書茶館也提供飯菜服務。


  隻見那名做事一點都不年輕的年輕人,看到一桌離開之後就馬上坐了下去,接著人家沒吃完的吃。


  掌櫃的大驚失色,這天底下咱們還能有比自己還不要臉的人?

  這可不行,他可是要找到曾經不要臉王埋下的寶藏,成為新一代天底下第一不要臉的男人。


  於是他招呼了夥計。


  “過去,看看那小子。”


  忙的半天連口水都沒喝,額頭上布滿汗的夥計擦了擦汗,而後徑直就走向了那名年輕人。


  “客官吃的怎麽樣?”


  那名年輕人長的很俊秀,懷中還抱著一隻雪白的狐狸,雖然穿的有些簡陋,但是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貴公子。


  此時被打攪,絲毫不惱火開口回複“說實話,不太滿意,有好多菜都沒熟。”


  夥計心想他能熟嗎?這麽多人等著吃飯,每一個人都催,掌櫃的,為了省錢就顧一櫥子,要是不做的快(生)一點,估計做完人都跑了。


  還有自己,這茶館都忙成這樣了,掌櫃的,為了省錢也不說多招一個夥計,就讓自己一個人忙裏忙外,收帳,點菜,還得伺候各位大爺。


  他容易嗎?


  上次算錯了,還有一桌沒要錢,掌櫃的還扣了他一個月工錢,如今算起來,他已經欠掌櫃的好幾個月工錢了,估計再幹半年,自己才能再拿到工錢。


  要不是這裏供吃供住,恐怕自己早就餓死了,這日子還太難過了。


  夥計在心裏抱怨了兩句,而後就又聽到有人喊自己沒在浪費時間就開口

  “那您吃完了嗎?”


  那人看了一眼比自己臉都幹淨的盤子,反問了一句


  “你覺得我牙口已經好到,可以吃盤子了嗎?”


  夥計有些尷尬而後諂媚的說

  “那您把飯錢結一下吧!”


  那年輕人明顯一愣。


  “飯錢?”


  夥計生出一種不好的預感,這人不是要吃霸王餐吧?


  “對啊,連吃飯的錢結一下。”


  那人瞪著眼睛滿臉不可思議

  “你不會看我是外地人,所以想欺負我吧?為什麽我要掏飯錢?”


  夥計也愣住了

  “吃飯不是要給飯錢的嗎?”


  男人點頭

  “自然是要給的。”


  夥計又問“那您剛剛是不是吃了?”


  “對啊。”


  夥計覺得自己捋通了關係“那您就要付錢呢!”


  “噗呲!”


  這時旁邊桌的客人笑了,夥計將臉轉過去看著對方。


  那名青衫客人十分含蓄的別過臉

  “不好意思,我想到了一件喜事。”


  夥計十分納悶的就問“是什麽喜事?”


  那您客人看了眼夥計,然後說“我媳婦今天結婚。”


  夥計沒多想,就說了一句“那恭喜您啦!”


  那客人拱了拱手“客氣客氣。”


  這時那名年輕的客人再次開口“可是我吃的都是人家付過錢的!”


  夥計沒搞懂


  “客官,您說笑了,咱家向來是吃完付錢的。”


  “噗呲!”


  夥計將腦袋轉向另一邊,這次下的是一白一客人,那客人看起來同樣很年輕。


  “客官,您家有喜事?”


  那人十分含蓄的開口“我媳婦兒今天嫁人!”


  “那還真是恭喜您嘞,您媳婦兒和剛剛那位客觀的媳婦兒是同一天結婚。”


  夥計總覺得這話有哪裏奇怪,但是一時間又想不明白。


  “兄弟,我建議你別做夥計了,還是去醫館先看看腦子吧,”


  這時那名抱著小白狐年輕的客人再次開口。


  夥計聞言覺得這人還挺善良,知道關心自己“您給了我錢,我就去了。”


  那人滿臉無奈“兄弟,不是我不想給,是這飯真不用給錢,這錢有人給過了。”


  夥計搖頭“不可能,我家向來都是吃完結賬的。”


  “他吃的是人家剩下的,當然不用給錢!”


  旁邊那位白衣的客人實在忍不住開口了,他怕再這樣下去,兩人把自己笑死。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