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有機農場> 第一百七十一章 製作新刀

第一百七十一章 製作新刀

  有機農場 作者農民在飛


  第一百七十一章 製作新刀

  賣花瓶的錢,剛好夠田川還了齊剛那裏的債務,這下田川無債一身輕,手裏的錢可以放心的花了。


  第二天,李鋒那裏的木雕清理好了,他當即鑒定出了木雕的材料,用的竟然真是紫檀木,而且不是一般的紫檀木,是極為少見的紫檀樹瘤,也就是紫檀癭木,其價值比一般的紫檀木還要貴重不少。


  另外,經過張老和李鋒的共同鑒定,確認這件鍾馗的年代應該是在明朝早期到中期,這是根據木雕的雕刻風格確定的。同時,田川還委托他們對木雕進行了碳14測定,得出的年代也是310年,與兩位專家鑒定的年代相仿。後來拍賣行的應其琛給這件紫檀癭木雕作了個估價,確認其價值大概在20到25萬元之間。


  對於田川的那件清朝的粉彩小碗,應其琛也給出了一個估價,2萬元左右。田川對這個小碗非常喜歡,他也不缺這幾個錢,就把小碗留在了手裏,代替那件鈞窯花瓶,擺在了書房的百寶架上。


  那一大摞有不少年代的碗碟,田川也沒有浪費,準備送給村裏的農村博物館,這些東西還是比較適合那個博物館的風格的。這些碗裏麵有兩件上麵有鋦補過的痕跡,其中一個大碗,曾經被打破成三瓣後再被鋦合在一起。這種古老的工藝早已經失傳了,放在農村博物館裏麵,也是舊日生活的一個印記。


  這樣一來,田川在潘家園連續多次成功撿漏,而且都是大漏,在京城古玩界被傳得神乎其神。他估計自己近期不能再去潘家園了,恐怕一到那裏就會被認出來,什麽也買不到。他的尋找做刀材料的工作不得不另僻奚徑了。


  田川最後還是想到了他鋒,通過他鋒,他買到了一些花紋漂亮的木料邊角,以及一些骨、角之類的東西,用來做刀柄或刀鞘。他又讓林文蘭出麵,幫自己買到了幾根白蠟杆,用來作平時的防身短棍。還買了一張厚實的生水牛皮,這東西做刀鞘非常好用。


  有了材料,田川又投身到自己的做刀大業之中去了。


  他先花了些時間,給自己的第一把小直刀配上了兩個刀鞘,一個用來放在褲子口供袋裏,把口供底部開了一個專用的口子,將刀鞘放進去,與口袋上特別裝好的帶子綁在一起,然後把刀『插』/進去,倒是並不顯眼。隻是走動或做其他活動的時候,刀子被甩來甩去,就很不方便了。


  他在刀鞘的上下兩端各加了一根彈/『性』的帶子,綁在大/腿上,把刀鞘固定住,這下,問題就解決了。裝好刀後,他試著活動了一下/身體,發現綁在腿上的帶子對活動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經過反複調節帶子的鬆緊,最後終於找到了一個平衡。使刀子既不顯眼,對腿部活動的影響也控製在最小。


  另一個刀鞘是放在腰間肋下的,可以用一條皮帶捆在肩膀上,有些像腋下槍套,把手伸進懷裏就能輕鬆的拔刀。


  原來準備做的加長刀柄的套子,他考慮過後還是放棄了。能夠用到這把刀的機會非常少,用到柄套的機會就更少了。他還要練習和適應這把刀的使用,隨意改變刀柄的形狀,反而不利於刀的使用。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那根刀棍了。圖紙已經畫好,隻要按圖加工就可以了。


  刀棍中的劍是純粹搏鬥用的武器,也許可以做砍刀用,但肯定說不上好用。這把劍他不想費太多的功夫,用合適的鋼材製作出相應的形狀,再磨得鋒利一些就可以了。這把劍的韌『性』要好一些,鋒利程度隻要一般就行了,反正搏鬥時以刺為主,劈砍在其次,切割功能可有可無。即使使用時崩出一些缺口,也不會影響其戰鬥力。


  他選用的是卡車上的承重彈簧鋼板,加工工序和第一把小直刀基本一致。隻是少了最後的淬火工藝。彈簧鋼板本來就是帶火的,硬度達到了洛氏62度以上,作為刀劍使用已經足夠了。就像最初說的,這麽高的硬度下,劍刃會比較脆,使用時容易發生崩刃的情況。因此,他把刃形設計得比較厚實,最後開刃時的刃角也做得比較大,達到了60度,使劍刃更加堅固。這麽做的缺點就是犧牲了劍刃的鋒利,如果用來切割什麽東西,就能明顯感覺到劍刃一點也不快了。


  這把劍在製作過程中,另一點不同之處是劍柄的設計。因為要製作成刀棍,劍柄不能像小直刀的刀柄一樣做成夾柄的,而是在柄部收窄,把柄材從尾部套上去。這麽做也是為了加工的方便,彈簧鋼板的硬度太高,如果打孔的話,難度會比給那把小直刀打孔高得多。直刀采用夾柄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強刀柄的強度,重劍的柄部即使收窄以後,也足夠結實,就沒有做成夾柄的必要了。


  所以,在劍刃粗加工完成後,田川把用來製作刀柄的不鏽鋼板、銅板、浸了桐油的皮革、切成片的鹿角等材料,一層層的疊起來,再一層層的用膠粘合在一起,直到其厚度達到刀柄長度的要求。在把刀柄疊起來之前,他已經在每片材料中間,按照柄部的形狀開好了孔,使柄材在套在刀柄上的時候不會有太大的晃動。


  柄材疊好後,等膠固化,把材料牢牢的粘合在一起以後,田川把刀柄從刀坯上卸下來,在中間刃孔的兩側各打了一個小孔,用鉚釘緊緊的鉚住,就不擔心刀柄在使用時散開了。對刀坯的柄部進行局部退火後,再把刀柄的坯子裝上去,敲擊刀坯的尾部,使其變形,將刀柄嚴絲合縫地卡住,刀柄就裝好了。


  接下來,對刀柄進行粗磨,先弄出來一個大概的樣子,把柄尾端的鉚接處也抽樣調查平整,這把重劍就算做得差不多了。劍的脊部兩側各有一條深深的血槽,兩側的劍刃寒光閃閃,威懾力十足。劍的重量達到了27公斤,以田川的力量單手揮動起來,剛好達到舒適的程度。


  刀棍的另一端是一把長獵刀。與作為武器的重劍不同,這把刀主要是作為工具刀使用的。由於作為棍體的刀鞘的限製,獵刀不可能像普通獵刀那樣做成彎曲的形狀,隻能以直刀的形式出現,設計好的形狀與現代的*更像一些,隻是比刺刀寬了一些。單側刀刃的前端做成弧形,這是獵刀的基本特征,是剝皮用的,切割肉類也好用。刀背設計了一些鋸齒,可以用來鋸一些東西。刀刃的前部背麵設計了一段副刃,以加強其刺擊時的效果。


  這把刀的製作工藝與前兩把刀劍不同,不是純冷加工製作的,而是使用中碳工具鋼煆製的。最後對刀刃進行了滲碳處理,以增加刃口的局部硬度,提高刀的鋒利程度。


  在刀坯煆製成形後,先粗磨出刀形和刃形,然後再進行高溫滲碳,最後是對刃部的局部淬火。這樣加工出來的刀,其最大的好處是刀身具有良好的柔韌『性』,不易折斷,而刀刃卻十分鋒利。


  獵刀的刀柄設計也很新穎,是與刀刃一同煆製出來的一體化結構。刀柄中空,頭上設有一個堵頭,中空的刀柄內部可以裝下一些應急用的小東西。由於刀柄是鋼製的整體結構,就不需要專門做刀柄了,隻需要在表麵包覆一層皮革,把金屬的質感掩蓋起來就行了。這層皮革他采用的是與刀鞘一樣的蛇皮,以便使整條刀棍看上去是一個整體。


  雙端使用的複合刀鞘主體是用木材製作的,表麵先包了一層生牛皮,最後再用蛇皮包一層作為裝飾。刀鞘的兩端吞口處,各加了一圈銅箍,既可以給刀鞘增加強度,也可以作為裝飾。這兩圈銅箍,同時還是拔刀時用的卡簧,把銅箍向刀鞘的中間部分推過一段距離,就可以把被卡住的刀解鎖,拔刀出鞘。


  兩側刀柄的尾部都做出了一段比較細的部分,長度約有2厘米,看上去有些奇怪。這個細段有一個大作用,就是可以把出鞘的刀劍反向『插』入刀鞘內,變成一把長柄刀劍,極大的提高戰鬥力。


  經過幾天的努力,刀棍終於做好了。這根刀棍的總重量是46公斤,一般人使用起來會相當困難,而田川這個大力士拿在手裏的時候卻剛剛好,單手使用也可以做到得心應手,讓人很難懷疑到其巨大的重量。


  製作完成了,田川想為這根刀棍創製一些招式。一般短棍類兵器的招數都可以用在這根刀棍上,分離出來的重劍和獵刀的招式也有現成的可以參考。隻是在把刀劍反『插』在刀鞘上時,就成為了一件非常少見的奇門兵器,需要自己的獨特招數了。


  古代有一種兩端有刃,中間為柄的兵器,被人們取名為“雙手帶”,其使用時的握法是雙手握持在中段,兩手的虎口相對,分別握到接近刀刃的位置。中間的刀柄用來格擋對方的兵器,兩端的刀刃進攻的招式以撩和刺為主。這種兵器的用法不以力量見長,招數比較陰柔,讓人防不勝防。田川考慮後,決定以這種用法為主進行練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