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奮鬥在五代末> 第十二章 酷吏是怎樣煉成的

第十二章 酷吏是怎樣煉成的

  一般來說,所謂酷吏就是皇帝的一頭惡犬,皇帝要他去咬誰,酷吏就得去咬誰。


  因此酷吏經常為皇帝做一些皇帝不願意親手做,但需要做的事情;整一些皇帝不願明著整,但又需要去整的人。總而言之就是皇帝的黑手套。


  比如東漢初期的“強項令”董宣,替光武帝打壓皇族豪門;比如三國時期的滿寵,替曹操敲打功臣權貴;又比如武周時期的來俊臣,替武則天陷害朝臣,誅殺李氏皇族。


  當然事後皇帝肯定是不承認這是他或者她幹的,所以酷吏往往幹著最肮髒危險的活,而且不少人還會事後遭到皇帝的清算。


  不過皇帝肯定也會在酷吏還有用的時候,十分優待酷吏。


  酷吏往往出身較低,但是升官很快;很多酷吏生活奢侈,但皇帝一般不會過問;酷吏往往會徇私枉法,但皇帝很少會追究。


  因此古今中外,從來是不缺身份低微想要博出位,投靠皇帝當酷吏的人。畢竟當得好了,總是能享受一把富貴的。


  陶文舉便是此時皇帝手下的一位酷吏,他並不是科舉出身,本隻是禦史台的一個刀筆小吏,後來因巴結上司,業務熟練,轉正成了官身。


  成了小官之後,陶文舉鑽研史書,自覺找到了一條升官的終南捷徑,那就是當一位酷吏了,天下再沒有比皇帝大的上司了,巴結好皇帝,何愁仕途不順呢?


  他閱讀古今酷吏的事跡,總結了要當好酷吏的三條行事準則:

  一、除了陛下,誰的麵子都不給;

  二、隻要陛下下令,甚至隻是暗示,自己就要當這個惡人;

  三、隻要自己能確定陛下的想法,就算陛下不讓我這麽做,我也要把這個惡人當到底。


  靠著如此的酷吏行事準則,陶文舉三十歲時轉正有了官身,後來替皇帝輾轉各地催稅。到今年不過三十九,已經成了正七品的起居舍人,位列朝臣之一。


  在整個周朝的文官之中,以非進士出身,做到朝臣級別的,已是屈指可數了。但陶文舉覺得還不夠,自己還年輕,還有無限可能。


  前些天,樞密使魏仁浦找到他,轉達陛下的旨意,要他去河南征稅,陶文舉立刻就覺得自己的機會到了。


  河南是什麽地方啊?圍繞著東京開封一圈,都是周朝的軍界大佬。宋州李重進,陛下的堂兄,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滑州張永德,陛下的妹夫,殿前軍都指揮使。


  這兩個人就是統帥全國禁軍的最高指揮官了,更別提其他各州的節度使,幾乎都是戰功赫赫之輩。


  陛下終於是要對他們下手了麽?從開封來宋州的路上,陶文舉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讀懂皇帝的真正用意,也是一名酷吏的必修課,陶文舉顯然也是個中好手。


  最終他認為,陛下如今還不會真正動這些高級武官,自己此行最要緊的是要收上河南的夏稅,為陛下建設新禁軍添磚加瓦,同時也要稍微替陛下敲打敲打這些武官。


  當初先帝郭威彌留之際,特意將當時負責宮廷禁衛的殿前司都指揮使李重進,叫到了自己的病榻前,並且命令李重進像郭榮行跪拜之禮,以定君臣之分。


  畢竟從血緣上來說,李重進比起郭榮要離郭威近得多,前幾年還一度盛傳郭威要立李重進來當接班人。


  這件事在京城的官吏中已經是人人皆知了,至於這等宮闈密事是如何傳遍京城的,自是不得而知。


  因此陶文舉也從中明白,雖然如今李重進因為當初那一跪,一舉奠定其如今的高位,但郭榮畢竟還是對李重進懷有深深的忌憚之心的。


  現在機會難得,定然要好好替陛下敲打敲打這些武官,就先從這宋州下手吧,陶文舉坐在院中的樹蔭下,乘涼休憩之時,下定了決心。


  他喚來侄子陶爽,囑咐道:“你去柴指揮使那,請他調撥給你一都人馬,先去把府衙存放賬簿的庫房都封鎖起來,再帶上你那幾個同學,好好地查查這幾年的賬簿。”


  一指揮五百人,每指揮下轄五都,每都有四個隊,各二十五人。


  “叔父,我們不和竇判官他們打個招呼就動手麽,是不是不太好啊?”陶爽第一次涉足官場,還是菜鳥,有些東西還是不太懂的。


  “你懂什麽?柴指揮使可是陛下的族弟,我特意找魏樞相要來的,你隻管去做就是了,盡量囂張些,氣勢要足,狠狠地打掉他們的脾氣,很快就任由我們拿捏了。”陶文舉對著侄子怒斥道。


  “是,是,小侄這就去,叔父您就等小侄的消息吧。”陶爽聞言微顫,轉身欲走。


  陶文舉起身拉住陶爽,喝到:“急什麽,你一會先把今年的賬簿給我搬來,立刻就拿來。”


  “一定一定,叔父您就放心吧。”陶爽是一刻都不敢停留,出了院喊上他幾個同學一並去了。


  陶爽此次投靠他叔父,還帶來了和他同門的幾個同學,都是些難以通過科舉,但於文書、算術還算精通的學子,算術畢竟是君子六藝之一,他們自然是在行的。


  陶文舉望著侄子逃一般離去的背影,想著要不是因為自己哥哥的原因,這次怎麽會帶上他呢?

  當初陶文舉隻身一人來京城闖蕩,好不容易靠著自己寫字漂亮,為人機敏,當上了小吏,但是自古居京城,大不易。


  以區區刀筆小吏的收入並不能很好的在京城過活,陶文舉隻能租住著低矮漏水的木棚,每天靠吃些菜葉子粥,偶爾加餐肉度日。


  還好陶文舉的大哥在山東老家照看祖業,每年辛苦耕種。全靠他的接濟,陶文舉才能在開封站穩腳跟,成家立業,到如今總算是混出了頭。


  上個月,大哥來信半是懇求的期望陶文舉能提攜下侄子,陶文舉如何能夠拒絕呢?


  自己現在隻是安排侄子去查個賬而已,要是這都辦不好,隻能寫信向大哥請罪,並將他送回老家了。


  很快,陶文舉派軍隊查封庫房的消息就到了吳觀和李延慶這,兩人還在吳觀房中討論具體細節。


  吳觀臉色聽到來報信的小吏傳來的消息,臉色微變。


  李延慶先是打發走了小吏,回到屋中,看著老師的模樣,忍不住問道:

  “老師,陶文舉如此迫不及待,我們要不要有所行動?”


  吳觀想了想,臉色難看地說道:“我之前忘了和你說了,護送陶文舉過來的騎兵,看旗子的樣子,是殿前軍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