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奮鬥在五代末> 第211章 青史留名者

第211章 青史留名者

  弩在中短距離內擁有極大的殺傷力,同時又簡單易學,一般人經過半個時辰的培訓,即可基本掌握。


  正因為弩兼具強殺傷與易學習兩大特性,朝廷將其列入了違禁兵器的行列,嚴禁民間持有。


  與弩同屬違禁品的,還有鎧甲,鎧甲的效果更加簡單粗暴,即便是軍中防禦力最低的鐵甲,也能輕鬆防禦住一般刀劍的劈砍。


  而此時生產力水平較高,開封禁軍更是全員著甲,哪怕是行裝相對輕便的弓弩手,也都有鐵甲護住關鍵部位。


  一般人但凡持有弩或者鐵甲者,都視同謀反,一經官府發現,一律以謀反罪論處。


  但這兩種違禁物品,在李府的倉庫中都存放著不少,是李重進在離京之前為李延慶準備好的。


  此時軍中流行的鎧甲大多為山紋甲,由甲片拚接而成,穿戴者在行走時會發出“嘩嘩嘩”的鐵片碰撞聲,過於招搖,隱蔽性太差,所以李延慶並未將鐵甲調撥給烏衣台使用。


  弩則不同,此時最短的單人弩僅有小臂長,隨身攜帶,極為便利,隱蔽性極強,相當適合烏衣台這樣的秘密組織使用。


  所以李延慶從自家庫房中調撥了一百具短弩,以及萬餘支弩箭供烏衣台使用。


  無論是在之前董三牙的事件中,還是在這次對苗三的阻截行動中,這批弩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不過,若是按照劉一你的說法,那就不應該有任何人受傷,可為何還有兩名弟兄受輕傷呢?”李延慶提出了他的疑惑。


  劉從義連忙解釋道:“是這樣的,我們雖然沒有與苗三一夥正麵交鋒,但在善後處理時,有幾個俘虜暴起用牙齒傷人,導致兩名弟兄受了些輕傷。”


  “哦,是這樣啊。”李延慶輕輕點了點頭,這樣子就說得通了,人在將死之時,總會做些垂死反抗的。


  “好了。”張正笑著對劉從義說道:“劉一你剛回來,先去休息吧。”


  劉從義起身拱手:“在下先行告退。”


  劉從義離開後,李延慶端起身旁桌上已經發涼的茶碗,輕輕抿了一口:“從明天開始,就正式成立督查部吧。”


  “是,辦公地點和人手都已經準備好了。”張正兩日前就得到了李延慶的命令,早就做好了準備。


  “嗯。”李延慶放下茶水:“其他部門也要開始逐步建立起來了,等到明年開春汴河冰消,烏衣台的六大部門必須盡數完備。”


  說罷,李延慶點了點桌麵:“京中形勢實在複雜,烏衣台必須要盡快成長起來,而且不出意外,明年必然會爆發對蜀國和南唐的戰事,時不我待啊。”


  “是,我會在年前將六大部門的架子都搭起來,各部長的人選也會盡快挑選出來。”張正在烏衣台中經過了幾個月的磨練與成長,已經是一位較為合格的管理者了,做起事來雷厲風行,絲毫不拖泥帶水。


  “很好。”對於張正的快速成長,李延慶感到很是滿意。


  起初,李延慶選擇張正來做烏衣台台主,是因為張正是自己的血親,又受了自家的大恩,幾乎不存在背叛的可能,是最為可靠的人選。


  對於張正的辦事能力,李延慶一開始是沒有太多期待的,畢竟忠誠可靠才是第一重要的,能力是可以培養和成長的。


  但張正在接手烏衣台後,成長十分迅速,如今已經可以遊刃有餘地管理好烏衣台的近八十名烏衣衛了。


  “不過,若是明年烏衣台的人數擴充至兩百人,辦事處從如今的五處增長為十多處,張叔還會像如今這般遊刃有餘嗎?”李延慶心中暗暗想到。


  不過,李延慶此時已經不再懷疑張正的能力,反而有些期待張正更進一步的成長。


  畢竟一個好漢三個幫,李延慶深知,要想成大事,光靠自己一個人,以及李家的幾十號人,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籠絡和培養眾多優秀的人才。


  優秀的人才,大多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後天培養而成的。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封侯者大半出自沛縣。


  光武帝劉秀重建漢朝,雲台二十八將中,籍貫在南陽和潁川者,足有十八人。


  朱元璋建立明朝,諸如徐達、常遇春、李善長等開國文武大多為江浙人士。


  這三位白手起家的皇帝,其開國元勳大多是來自他的家鄉。


  這並不是因為當時的人才都在這三位皇帝的家鄉,隻是因為這批開國元勳們擁有了鍛煉和施展的平台,所以他們才能青史留名。


  有了平台,樊噲這樣的屠狗輩能成為裂地封侯的舞陽侯,蕭何這樣的無名小吏也能成為一代明相。


  沒有平台,即便擁有經天緯地之大才,那也無處發揮,隻能籍籍無名,泯然眾人,消逝在漫漫曆史長河之中。


  李延慶堅信:在烏衣台這一平台上,隻要假以時日,多加磨練,即便是張正和劉從義這般出身農戶者,也能成為獨當一麵的大才。


  至於趙普和楚昭輔這樣在後世史書上的留名者,李延慶更是期待他們的歸來。


  畢竟他們兩人的能力已經得到了曆史的認可,隻要自己與父親李重進能夠提供給他們發揮的平台,他們自然能夠發光發熱。


  但趙普與楚昭輔幾日前聯名從長安捎來信件,說是家中事務繁雜,加之永興節度使劉詞病重,兩人恐怕要到開春之後才能帶著家屬來宋州投奔。


  想到這裏,李延慶不免有些小小的遺憾。


  “對了,財務部的部長,就先讓林德業來試試,他當過糧鋪掌櫃,下南唐的賬簿也做得很完美,我今日就寫信去宋城,讓林德業過來。”


  李延慶想起了自己招攬的糧鋪掌櫃林德業,林德業在下南唐的行動中表現得極好,將賬目算得清清楚楚,每一文錢的去向都有明確記載,給李延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是。”對於李延慶的吩咐,張正自是不敢有任何疑慮,再說他目前也還未找到合適的人選。


  “至於其他四個部門的部長則不急,張叔你先在烏衣台裏挑挑看。”


  李延慶先將兩個最要緊部門的部長定下來,其它四個部門他還暫時沒想到合適人選。


  要不,問問父親好了?李延慶突發奇想,父親李重進作為節度使,身邊必然會有不少可用的人才,而且李家的親戚也有不少,趁著過年集結於開封,興許能找到合適的人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