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朝求生實錄> 第711章 鄴城的夜晚靜悄悄

第711章 鄴城的夜晚靜悄悄

  負責監察鄴城各級官僚,給高洋打小報告的單位叫“內務司”,雖然是獨立的行政單位,但卻是“掛靠”在兵部的,明麵上的職務非常小,隻是一個正五品的散騎常侍。


  理論上,中樞朝堂上的大官,誰都能來欺負一下張晏之。隻不過,政權的運作,有時候不光是看明麵上、理論上的場麵,還要看台下不能說、不方便說的局麵。


  內務司有越過楊愔給高洋通報消息的權力,這也意味著,它的獨立性,不容朝堂中樞染指,這也無形中讓內務司的腰杆硬了起來。


  畢竟,隻要不是被逼快死的人,沒有誰會想跟內務司打官司打到高洋那邊。


  經過幾年的布局,如今內務司對鄴城內外的情報掌控,已經非常驚人,並多次發揮極為重要的耳目作用!


  這天夜裏,內務司的頭頭張晏之,正在查看魚讚送來的絕密情報。


  “這些,可靠嗎?你怎麽得到的消息?”


  張晏之沉聲問站在麵前吊兒郎當的魚讚道。


  孤證不舉,魚讚送來的消息,跟自己之前得到的消息頗有一些出入,所以張晏之也非常小心,要反複確認情報來源。


  “長廣王高湛的人,非常活躍,在四處打聽皇帝的生死,他想做什麽,我想張大人應該是心知肚明的。”


  魚讚說的這句,是正確的廢話,如果僅僅隻有這些,張晏之又怎麽會問他呢?


  “但是你送來的東西,並不是要說這個。”


  張晏之拍了拍手邊厚厚的一疊紙說道。


  “張大人,你別急嘛,聽我慢慢的說。”


  魚讚身上散發著一股邪氣,還有那種別樣的自信,一時間竟然也有幾分令人信服的錯覺。


  雖然張晏之很看不起他的出身就是了。


  魚讚和魚俱羅雖然是親兄弟,但兩人的性格非常不一樣。


  一個做什麽都是“別出心裁”,另一個則是循規蹈矩非常踏實。所以張晏之很懷疑魚讚是他們老家“隔壁老王”的產物。


  “判斷情報呢,不能光看一個人做什麽,那樣隻會被人牽著鼻子走。而破局的關鍵,就要思考這個人到底想要什麽?這樣就能提前預判他的行為,張大人以為是不是這樣?”


  張晏之點點頭,魚讚文不成武不就,看上去像是個渣渣,然而在揣摩人心方麵,卻是很有天賦。


  “那麽問題來了,長山王高演,長廣王高湛,他們的處境都差不多,都對立太子的聖旨不滿和懷疑。為什麽長廣王高湛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長山王高演卻是穩坐釣魚台呢?”


  魚讚侃侃而談的問道。


  “那你說說看嘛。”


  張晏之抱起雙臂,洗耳恭聽。


  “二王乃是嫡親兄弟,又遭遇類似,他們抱團取暖是必然的。那麽,按道理說,高演現在也應該派人到處打聽消息。


  隻不過,我們派了很多人監視高演,發現他隻跟自家長史王晞形影不離,卻並未跟其他人有過什麽密切接觸。


  他真的不慌麽?”


  魚讚像是在自言自語,然而張晏之卻沒有打斷他。


  “高演繼位的可能性極大,因為當今皇帝的兒子都很小,嫡出的兒子更是隻有高潛一人而已,主少國疑之下,人們更願意相信素有賢名的高演,而不是荒唐透頂的高湛。


  也就是說,如果他們都被抓,有一個人必須被殺的話,那個人絕對是高演,而不是高湛。


  所以,高湛到底在著急什麽呢?”


  張晏之收起輕視的心思,因為魚讚的分析雖然還沒說完,但已經有那麽幾分味道,不像是在瞎掰。


  “所以我猜測,第一個,高演有退路,他或許已經想跑路了,現在的安靜,都是做給我們看的。第二個,高演跟高湛抱團取暖不假,隻是當皇帝的人隻有一個,很多話不說清楚,內訌是必然。


  我大膽猜測,高演應該是跟高湛達成了約定,立捧高湛上位當皇帝,然後自己躲在背後,看高湛怎麽跟主公鬥,怎麽跟高洋鬥。


  如果贏了,暗中積蓄力量的高演,可以很輕鬆的廢掉高湛。


  如果輸了,跳得不高,不引人注目的高演,會在關鍵時刻跑路去晉陽,然後讓向來就寵愛他的婁太後為其站台,取得晉陽六鎮鮮卑的支持!


  那樣,他就可以帶著晉陽的兵馬,南下鄴城逼宮,逼迫高潛退位讓賢!

  張大人覺得,我分析的結果有沒有合理的地方?現在你手邊所有的情報,都能證明我的推測是正確的。


  跟高歸彥聯係的人是高湛的狗腿,跟斛律光聯係的人是高湛的狗腿,跟高睿聯係的人還是高湛的狗腿!


  所以我認為,暫時可以撤去對長山王的監視,然後把注意力放在長廣王高湛身上!畢竟,我們的人手也是有限的。”


  精彩!


  抓住主要矛盾,其他的次要矛盾,常常也會迎刃而解。所以呢,在現在這個敏感時刻,隻要抓住了關鍵人物和關鍵線索,那麽對手無論做什麽,也會在自己的全力掌控之中。


  不得不說,魚讚的話說到了點子上。


  “啪!”“啪!”“啪!”“啪!”“啪!”


  張晏之笑著給魚讚鼓掌,隨即微笑點頭道:“你說得很有道理,那麽,從現在開始,改變監視的策略,把監控重點放在長廣王高湛身上。


  正好,你來負責這個,如何?


  這次若是能把高湛收拾了,我給你記首功。”


  張晏之興奮的說道。


  沒想到魚讚隻是淡淡的拱手行了一禮說道:“那屬下就去辦事了,告辭。”


  氣焰非常囂張,完全沒把張晏之放在眼裏。魚讚天不怕地不怕,眼高於頂。隻有他大哥的話,他才會心甘情願的聽一下。


  嗯,或許崔泌的話,他有時候也會聽,高伯逸的話他是不得不聽。至於其他人說的事情,聽不聽全看他那時候的心情。


  那麽拿著刀跟高洋對砍,逼急了魚讚也是敢的。


  魚讚走後,內務司的簽押房裏又隻有張晏之一人了。


  “神策軍已經到了定陶,再往西就是濮陽,從濮陽過黃河到枋頭入白溝,往西北就是鄴城了。風暴就要來臨,到時候少不得一番腥風血雨啊。”


  張晏之幽幽一歎說道。


  長久以來的矛盾,就像是不斷被激活的火山,早已按耐不住,快要爆發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