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北朝求生實錄> 第911章 發揚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1)

第911章 發揚光大就是最好的祭奠(1)

  北齊天保九年,北周建德二年(宇文邕登基後改年號為建德)秋,北周兵分兩路出塞。一路由柱國大將軍竇毅掛帥,出玉門關“迎親”,實則與突厥主力對峙。


  而另一路則是由皇帝宇文邕親自掛帥,迂回出擊草原,從草原東進到晉陽以北,卻並未進攻晉陽,而是朝著北麵而去,襲擊了木杆可汗之弟阿史那庫頭的部落!


  這一路燒殺搶掠毫不留情,除了必要的軍需補給外,他們將突厥人的牛羊殺死,並燒掉了絕大部分糧草,隻留下一點口糧給那些可憐的牧民。


  至於為什麽不將那些牧民殺死,是因為宇文邕聽從了韋孝寬的意見,決心從根子上破壞突厥人的根基。


  殺一個突厥人,隻會留下一份仇恨,卻也讓剩下的人鬆口氣,因為搶糧食吃的人又少了一個。


  留下活口,卻將他們所有的生活物資,包括衣服都燒掉,那麽,則可以拖累數量幾倍的突厥人動彈不得。


  這很好理解,因為這些活著的人,為了生存,必須去搶其他部落。而他們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這些人就會成為其他部落的奴隸。


  然後這些部落壯大以後,就會有取代阿史那燕都的心思,等於是給突厥可汗培養了敵人。


  一石三鳥,可謂是毒辣到了極點!

  然而大軍隨著木杆可汗集結在玉門關外的突厥人毫無辦法,隻能眼睜睜看著一切發生在眼前,毫無反抗之力。


  宇文邕率領的周國精銳,血洗了晉陽以北的突厥部落,倒是給晉陽的唐邕出了個大難題,因為唐邕派出的使者,正在這裏找突厥人商量借糧的事情。


  結果糧草沒借著,突厥部落沒了!

  這位倒黴的使者隻好兩手空空的回了晉陽,把難題丟給唐邕。宇文邕大概永遠也不會知道,他無心的一擊,成為壓死晉陽六鎮鮮卑的最後一根稻草。


  ……


  高洋死得靜悄悄的,並沒有在朝堂內外形成什麽風波。整個喪禮按照普通皇族成員的儀式進行,低調得不能再低調。


  當然,這些都是高伯逸一手主導的,至於目的嘛,也不用說得那麽透徹,不明白的人始終不明白,而明白的人,也不能拿他怎麽樣。


  畢竟,高洋已經退位了,可不算是“皇帝駕崩”,享受不到這個待遇的。


  鄴城西北磁縣的一處新築的高台上,高伯逸將“三牲”擺到墓碑前,然後恭恭敬敬的給墓碑行了一個五體投地的大禮。


  所有的隨從都被他屏退,隻有竹竿一人守在高台下麵的階梯上,阻擋任何人靠近這裏。


  “其實呢,是想給你來個風光大葬的,隻可惜現在是敏感時期,不允許啊!你是當過皇帝的人,應該也知道有句話叫身不由己,對吧?”


  高伯逸輕輕撫摸著墓碑,有些感慨的說道:“先不說這個了,我自罰三杯給你賠罪。”


  他將酒壺裏的酒倒了一杯出來,撒在地上,隨即又自飲自酌了三杯,隨後將酒壺放到一旁。


  “告訴你一個秘密,其實齊國本來隻有幾十年的命,你死了就是高演,高演死了就是高湛,高湛有個不成器的兒子叫高瑋,他把齊國玩熄火了,你沒想到吧?”


  對於這些,高洋當然不可能想到,不過很多事情,這位帝王應該都是早有預見的,否則他就不會到後來破罐子破摔了。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來,我再敬你一杯。”


  高伯逸再次將杯中酒倒在地上。


  “按照你的遺願,我將段妃葬在你身邊了。說真的,她也是個可憐的人,你們兩人互相傷害,也是夠了。如果有下輩子,你跟她相敬如賓也好啊。”


  高伯逸深深歎息了一聲,抬頭看著遠方的雲彩,似乎感覺到高洋正在看著自己,嘴角掛著放蕩不羈的笑容。


  “你放心吧,齊國交到我手裏,我會將它發揚光大的。此外,你那幾個庶子,我也不會趕盡殺絕,會讓他們富貴一生,好好的當太平王爺,無論他們將來是不是要造反,我都會留他們一命。”


  古人信奉的是“舉頭三尺有神明”,誓言不能輕易說出口。高伯逸雖然不信這個,但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高洋怎麽對高德政,這雖然是仇恨,然而高伯逸也不是“原裝”的“高伯逸”啊!如果沒有高洋,他現在會混成怎樣,難說得很。


  但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今日的成就。無論高洋這個人是多麽有爭議,在世人眼中多麽瘋癲殘暴,人人都可以唾罵高洋,唯獨高伯逸不可以。


  飲水思源,若是連有知遇之恩的人都可以唾棄,與禽獸何異。


  “我走了,將來會經常來看你的,如果有時間的話。我會讓你看看,齊國在我手裏,絕不會比你要差。


  你能做的事情,我可以做到。你做不到的事情,我高伯逸一樣會做給你看看。


  我要讓世人都知道齊國的威名,甚至將來一統天下,再造天朝上國,威震海內,讓國內每個人,無論漢人與鮮卑,都可以揚眉吐氣,你就好好看著吧。”


  高伯逸輕輕一拳打在墓碑上,隨後轉身便走了。


  來到高台腳下,高伯逸發現竹竿用奇異的眼光看著自己,好似看怪物一樣,有些不悅的皺了皺眉頭。


  “主公,你跟一個死人有什麽好說的?”


  竹竿好奇的問道,說實話,剛才他確實認為高伯逸有些不正常的傾向,比如說:喜歡跟死人說話。


  “有些情懷,你不懂的。高洋是生不逢時,如果我和他生在一個家庭,不見得能有他昔日的成就。”


  高伯逸感慨說道。


  有個死得早的爹,留下一堆大坑,又遇上個頑固的老母,給六鎮鮮卑當後台,你讓他怎麽辦?

  接手高洋的攤子之後,高伯逸才深感這位帝王多麽不容易。你看吧,北方漢人世家是自己的支持者,結果這些支持者是什麽德行?

  隻有那種YY到極點的N流小說,才會把這些世家寫得跟白蓮花一樣,會毫無保留的支持你!

  連自己這樣的人,漢人世家都是如此,試問高洋一個帶著鮮卑血脈的鮮卑化漢人集團,又怎麽能贏得北方漢人世家的真心支持呢?如果他們還有“心”的話。


  前麵是晉陽六鎮鮮卑蠢蠢欲動,背後是漢人世家麵和心不和的出力支持,高伯逸感覺高洋的處境並沒有比自己今日好多少。


  應該說是更糟,畢竟自己沒婁昭君那種老母。


  “走啦,這些事情太複雜了,你不懂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