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尋親記
莊裏一切走入正軌。現在的花子莊真的是要財有財,要人有人。錢多,莊楚楚邊想著投資做點什麽,投資什麽呢?商業吧,現在鹽城裏貿易發達,想進去分一杯羹不容易,何況莊裏暫時也沒這樣的商業人才。
那就買房買地買田了,可鹽城裏的房價地價也不便宜,而且也沒有房可買,那就隻有再等等了。莊楚楚一直想買點房子買點地,有房有地,心裏不慌,如果兄弟們哪天不想當乞丐了,是不是還可以種種地?
莊裏又添了幾樁喜事。又有三對新婚夫婦住進小房間去了。半斤八兩兩家也添丁進口了,半斤得了一兒子,八兩得了一姑娘。兩人寶貝得不行。莊裏給辦了滿月酒。莊主給小孩子添了金鎖金圈。過完滿月酒的一天,莊裏來了一對老夫婦。
老夫婦五十多歲,雖慈眉善日,但麵容滄桑憔悴,看著就好像大了十幾歲似的。他們帶著七八個家丁,直奔花子莊而來。
一開始,花子莊的人還以為是外地慕名來許願的,結果這對夫婦一來老子莊就要求見莊主和半斤八兩,說有重大事情相商。莊主派人駕馬車把半斤八兩接回了家。
底下的人把老夫婦請到會客廳。老夫人還沒開口先淚流滿麵。他們說他們是半斤八兩的父母親。
這對老夫妻姓吳,梅山城人。家裏也是當地的富足人家。
十五年前,有一夥土匪盯上了他家,半夜翻牆而入,趁上上下下幾十口人熟睡之際,劫走了當時才四歲多的雙胞胎兒子。
土匪留下一份信,信中說,讓於一周後,帶白銀一千兩金元寶二十錠去梅山上交換,一手交錢一手交人,過時不候,直接撕票,把孩子扔河裏喂魚。
吳家夫婦三十多歲才得這麽一對雙胞胎兒子,自然愛如珍寶。當即就開始籌備贖金。贖金籌好後,就請了孩子舅舅帶著管家和兩個隨從雇了艘船裝上贖金就出發了。
去梅山坐船一天既到,可是吳家夫婦在家左等右等,等了四天,都沒回來,不光孩子沒回來,連交贖金的舅舅和管家隨從也都沒影了。
如果土匪反悔覺得贖金少也該重新帶個信來啊,哪怕賣房賣地砸鍋賣鐵兩夫婦也要再湊贖金把孩子贖回來。可始終杳無音訊,這下老夫婦慌了,又找了船親自上山去找,結果山上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了。
老夫人紅腫著眼說:“找完我就昏倒了,回來的船上,要不是那麽多人看著我守著我攔著我,我就跳河了。我想著我的孩子,我的兄弟肯定是被他們殺人滅口拋屍河中了,我就想跳下河去,和他們團聚去。”
這個事成了當年的秘密。誰也不知道怎麽回事。土匪們也再無音信。吳家夫婦也再沒生育,沒法想這些年他們是怎麽過來的。可能這些傷痛就像是始終愈合不了的傷疤,摸著痛,想起來更痛。
但他們也不敢輕生,總有一絲信念支撐著他們:萬一兒子們回來了呢?就這樣吳家夫婦煎熬著過了一年又一年。
十五年後,就在前幾個月,事情忽然出現了轉機。吳家夫婦說完,就請出一個老人,說你說吧,老人開了口,第一句,就把大家驚著了,他說:“我就是當年綁架的一個土匪。”
原來,這是當年土匪中的一個,家窮沒活路,就跟著別人當了土匪,他最後入的夥,平時就負責做飯兼看管肉票。
當年綁架完孩子後,結果一直沒見著吳家送贖金來,土匪們又等了兩天,還是沒人來,土匪們心想是不是吳家夫婦報了官就準備撕票離開,一夥人在船頭喝酒,就打發他把兩個孩子扔河裏。
兩孩子天真無邪,老土匪一直照顧孩子有了些感情,加上良心未泯,下不了手,就讓兩個孩子別出聲,悄悄把兩個孩子藏在籮筐裏,扔了兩個大冬瓜下河交了差。也是兩孩子乖巧,知道危險不出聲。
老藏著孩子也不是個事,遲早被其他土匪發現。被發現了兩孩子會被滅口,隻怕自己也難逃一劫。所以船行至漳州碼頭,老土匪擔著籮筐借口下船買糧油,悄悄把孩子送上了岸放了,臨走時給了兩孩子一點銀子,心裏祈禱孩子能福大命大自己活下來。
自己怕其他土匪懷疑,趕緊買完糧油,回到船上,一行人就去了其他地方了。至於兩個孩子最後怎麽來到鹽城,這就不知道了。
前兩年,土匪一夥遭到官府打擊,落網的落網,受傷的受傷,就解散了。老土匪運氣好,沒被抓進去,可老土匪也沒處可去。手上銀兩也漸漸花光。
老土匪想起十五年前的這件事,想著自己好歹也救了兩條命,一來給吳家夫婦送個信,二來也看看能不能有個收留自己的地方。
大家聽到這裏,不禁唏噓不已。都猜想孩子舅舅和管家隨從沒接到孩子,肯定是船在河上出事了,可能遇上旋渦,都遇難了。
吳家夫婦帶著老土匪找孩子。老夫婦跟老土匪說了,隻要找著我孩子,你就是我們家的功臣,以後你生老病死,我們一律負責。
漳州找了許久,沒找著。其實半斤八兩是雙胞胎,比較好找,一個臉上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他的眼尾後麵有顆紅痣,痣還有點凸起。一個屁股後麵有一塊黑色胎記。
一行人在漳州沒找見,就以漳州為中心,開始找周邊的城市。到處訪尋,終於有人說在鹽城喝喜酒的時候好像看見過這麽一對雙胞胎,在唱恭喜歌。好像是鹽城的紅丐。
所以一行人就浩浩蕩蕩地奔鹽城花子莊來了。
半斤八兩回來,特征一一對上。親人相認,淚流兩行。直引得花子莊的眾兄弟們,也跟著灑下淚花。
半斤八兩領著媳婦孩子拜見了爹娘。吳家夫婦這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丐幫裏成了家,生了娃,還當了領隊。找見雙胞胎兒子,多了兩兒媳婦,還得了一個寶貝孫子和一個寶貝孫女,吳家老夫婦心中的狂喜再多語言也無法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