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大明之錦衣為王> 第895章 二龍不相見

第895章 二龍不相見

  徐階看好的也是裕王,因此找這麽一個借口跟裕王拉近關係的確是讓人無話可說。


  聽冠軍侯講述福建剿倭大勝的經過,這個借口就是皇帝也挑不出理來。


  嘉靖朝的重臣們其實都很想結交藩王,為自己的將來鋪墊好基礎,但事實上是嘉靖皇帝對自己的兒子十分冷淡,甚至厭惡大臣將事情牽扯到自己兒子身上,

  表麵上看,嘉靖皇帝對自己的兒子都是極為冷漠,但實際上他對自己的子嗣再關心不過了,他甚至不許自己僅存的兩個兒子裕王和景王參被扯到朝爭中。


  嘉靖皇帝在立儲上的態度可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當然,也不能全怪嘉靖皇帝。


  對於嘉靖皇帝來說,他除了是一個皇帝外,他更是一個父親,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江山相傳有人,有點父親的拳拳之情也在所難免。


  嘉靖皇帝一生生有十三個子女,女兒咱們且不說,兒子倒是有八個,可到長大成人的僅不過二子載壑,三子既裕王和四子景王。


  嘉靖十五年十月六日,世宗第二個兒子降生,為了慶祝皇子降生,嘉靖皇帝祭告郊廟,為皇子取名“載壑”。


  嘉靖十六年正月,康妃杜氏生皇三子,取名“載垕”;

  二月,靖嬪盧氏生皇四子,取名“載圳”。


  隨後兩年內,江肅妃生皇五子,趙懿妃生皇六子,陳雍妃生皇七子,趙榮妃生皇八子,但第五、六、七、八皇子都是夭折。


  也就是說,嘉靖皇帝雖生八子,但隻有次子、第三子、第四子活了下來。


  當時嘉靖最心心念念的事是,如何保住自己這三個兒子的命。


  所以他將“二龍不相見”之道一以貫之,每天在自己的西苑為天下蒼生也為自己父子修道祈福。父親的拳拳之情盡地一絲不苟。


  何為“二龍不相見”?

  嘉靖皇帝繼位後,遲遲沒有生出皇子,這自小讓崇信道教的他十分不安,所以求教於平日裏尊奉的道士陶仲文。


  陶仲文也不知是真有本事,或者是誤打誤撞,在給嘉靖皇帝修煉丹藥、齋醮求仙中為皇帝舉行求子法事,並配製“生子靈藥”獻於嘉靖皇帝。


  就這樣,或是天意、或是人為,嘉靖十二年,二十八歲的嘉靖皇帝終於喜得皇長子。


  對於古人來說,二十八歲才得子,已經是屬於較晚了,尤其對於皇帝,更加如此。


  所以喜不自禁的嘉靖皇帝對於這個長子那是相當重視,自其出生起,天天探視繈褓中的幼兒,並親自為其取名“朱載基”,世序傳承的含義十分明顯。


  但是讓嘉靖皇帝沒有想到的是,不過兩個月後,這個承載著自己巨大希望的長子,居然夭折了。


  嘉靖皇帝悲痛不已,追贈長子為哀衝太子,按禮製治喪。


  然後就此事詢問深得信任的陶仲文,希望知道是怎麽一回事。


  陶仲文煞有介事地回複:“皇帝為真龍、太子為潛龍;身上都帶有天命之氣,兩者相遇,即會產生相克,而潛龍才臨人間,真氣較弱,一旦遇見真龍,相克之氣抵擋不過,就會有重歸天庭之禍”,也就是“二龍不相見”理論。


  嘉靖十五年,皇次子朱載壡出生,嘉靖十六年,三子朱載垕、四子朱載圳出生。


  對於連續有皇子出生,嘉靖皇帝自然是很高興,自己後繼有人。


  但是之前長子去世的事情,還記在心裏,“二龍不相見”的論斷,嘉靖皇帝時一時也不敢忘。


  為了兒子們的安全,嘉靖皇帝一反常態,從不去看望皇子,也漠不關心他們的成長,平時盡量避免提到或者看見諸皇子。而立太子這樣的大事,也選擇遺忘。


  嘉靖皇帝不是不關心兒子,而是太關心了,他生怕自己的熱心、關愛,又會帶動“真龍之氣”,傷害到兒子們,從而導致長子的悲劇再次上演。


  所以故意不聞不問,使得相互之間減少接觸,已保平安。


  而諸臣們怎麽會知道皇帝的內心,所以在皇次子朱載壡稍稍大些後,就上書建議嘉靖皇帝盡快立儲,以穩定國本。


  皇帝有苦說不出,又不能明說(那樣就會驅動龍氣,克害兒子),以免兒子出意外。


  但是架不住諸臣的上疏,自己多少也有僥幸心理,於是勉強在嘉靖十八年,嘉靖皇帝立四歲的次子朱載壡為太子,以安撫天下,但平時還是盡量避免與太子見麵。


  之後十年,太子倒是平平安安、無病無災地長大,嘉靖皇帝似乎也覺得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個讖言是不是終於失效了。


  嘉靖二十八年,太子年滿十四,按照大明祖製,到了出閣讀書的時候了。


  而太子出閣儀式,作為皇帝的嘉靖皇帝是必須要到場,並作為主角,舉行一係列繁瑣的流程,與太子要有非常近距離的接觸及交談。


  按本意來說,嘉靖皇帝非常不願意出席,以免“龍氣相克”,但是作為祖製,又不能不遵守。


  兩難之下的嘉靖皇帝,在僥幸心理下,及遵祖製的自我安慰下,最後還是出席了太子的出閣儀式,並幾乎第一次與自己的兒子近距離接觸,交談。


  詭異的是,就在出閣儀式結束的第二天,太子朱載壡突發急病,第三天,不治而亡,追諡莊敬太子。


  這下嘉靖皇帝是悲傷萬分,並悔恨不已,恨自己萬萬不該有僥幸之心,去和太子見麵,從而導致違反“二龍不相見”的忌諱,最終使得太子早夭。


  在付出兩個兒子的性命代價下,嘉靖皇帝再也不敢掉以輕心,輕易與兒子們見麵了。


  之後,對於其他諸子,嘉靖皇帝嚴格遵守規矩,絕不接見,也不操心他們的成長和學習,即使出閣、冊封、大婚這樣的大事,也是能躲就躲,躲不掉也絕不接近,遠遠地看一看就算了。


  外人都以為皇帝脾氣怪異、冷漠,不關心兒子,誰知道嘉靖皇帝其實是為了保護兒子不再受“龍氣克害”呢。


  雖然這是個迷信,但是當時的嘉靖皇帝,也無法辨識,隻得就這麽應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