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三份洛鐵般的軍報
“三份軍報!?這麽說我們馬上就能離京了?兄長高明!”朱久炎眼睛一亮,他豎起大拇指道:“今天小弟確實要與兄長好好痛飲一場!”
“不醉不歸!”
“不醉不歸!”
……
曹國公府。
朱允炆等人正在看望李增枝。
見到弟弟那副淒慘兮兮的哀嚎模樣,李景隆沒好氣地喝斥道:“你也是堂堂一品大都督,怎麽如此沒規矩,在陛下麵前,也如此死命哀嚎,像什麽樣子!”
李增枝十分懼怕自己的哥哥,聞言立馬禁聲,不過那抽搐的身體,還是表明,骨折的疼痛實讓他難以忍受。
朱允炆倒是沒有介意,好言安慰李增枝道:“增枝表哥,好好休息,快點養好身體,朕還需要你的幫助呢。”
李景隆聽了朱允炆這話,卻是皺起了眉頭,他看了一眼臉帶欣喜的李增枝,哼了一聲道:“你那好色的毛病就是改不了,我早說過你早晚在那上麵倒黴,看看你現在的樣子。”
這番正義凜然地訓斥,讓梅殷的臉色略微有些好看,在他看來李增枝強搶民女被打是純屬活該,打成這樣還算輕的,難得李景隆這個當哥哥的,還知道是非。
平安的嘲弄都已經寫到了臉上。
李增枝唯唯諾諾地應了下來,滿臉尷尬地轉過了頭去。
這時外麵的王中高聲稟道:“陛下,黃大人、齊大人、方大人、卓大人他們已經到了公爺的書房,他們要求見您。”
“出事了?”
朱允炆搖了搖頭,吩咐了旁邊的兩個太醫幾句後,也就順勢去了李景隆的書房,那些心腹文臣們都找到李景隆家裏來了,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梅殷與平安也是如此想,連忙跟了上去。
李景隆不動聲色地落後了一些,望著朱允炆他們走遠了之後,才對旁邊的管家吩咐道:“去把那個叫宋忠的安置好了,給他把傷治好。還有,告訴他,他的辦事能力讓本公很失望,但看在他為本公辦差,斷了一隻手的份上,本公勉強收了他。”
管家用心地將李景隆說的每一個字都記下,正待離去,李景隆又招了招手,麵無表情地道:“讓他以後繼續跟老二混。可是,究竟是誰救治了他;誰在曹國公府說了算,也要他心裏有個譜。”
“明白,明白!公爺放心。”
李景隆“嗯”了一聲之後,才邁著一步三搖的八字步朝著書房走去。
……
“什麽!韃靼南下寇邊了!?快逼近北平了!?”
朱允炆一聽完齊泰他們的奏報,頓時就慌了手腳,“諸位愛卿,阿魯台率韃靼部大舉南下,北平危機萬分,如之奈何?”
朕才剛當上皇帝沒多久啊,怎麽就出現了這麽大的軍情!
他一改以往詢問黃子澄與方孝孺的慣性,連忙朝著梅殷、李景隆、平安、齊泰他們四個人看去。朱允炆的神情說不出的憂慮,期盼著他們能快點商量個對策出來。
現在他倒是知道,兵事應該問誰了。
地位最高的梅殷首先說話了,他神色凝重地說道:“臣並沒有去過北疆,對於北邊的形勢不太了解,隻能說點意見。北平乃燕王封地,被他經營多年,對於北元各部落燕王一直采取的是主動進攻的姿態,按說他們應該不敢主動進攻北平才是,難道是燕王真的因為先帝過世而傷心病重?所以北元才趁燕王不能理事、陛下新登帝位,想來占點便宜?”
梅殷這番穩重之言令眾人皆點頭讚同。不過,這並不是解決目前問題的辦法,朱允炆的臉上反而更焦急了。
北元寇邊?梅殷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不正是我曹國公掌軍豎立威望的機會嗎!?我若能為帥,率領大軍北上增援,這不就更加大權在握了?恢複我軍方第一家族的目標不遠了!
李景隆眼中閃過一抹驚喜的光芒,然後飛快消逝,他急忙出班用一種憤慨激昂的語調說道:“我們自然是要學習先帝,給他們一個狠狠地教訓!韃靼部居然還敢犯我大明疆境!這是對我大明的挑釁,對陛下的輕視,更是對我等武臣莫大的侮辱!陛下,我們斷斷不可輕饒了他們,臣請命出戰,率軍增援北平,擊潰一切來犯之敵!”
李景隆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擲地有聲,書房內眾人不由微微動容。朱允炆聽了李景隆的慷慨陳詞,臉色漸漸緩和了起來,最後麵上更是帶起了微笑,點頭讚許不已,暗道自己沒有信錯表哥,即便是領兵出征這樣冒險的差事,表哥都敢搶著上。
黃子澄、方孝孺對於李景隆的好感也是大增,不論曹國公對權力的**有多大,但在麵對外敵入侵的大是大非問題上,還是頗具乃父風骨的,不愧是世受國恩多年的勳貴之家。
朱允炆正要下令讓李景隆全權處理此事。
“陛下!緊急軍情!”書房外,突然響起了徐輝祖的聲音,接著便是一串匆忙小跑的腳步聲,一會兒之後,徐輝祖就衝進了書房!
眾人齊齊地望著徐輝祖手中舉起的兩份紅翎軍報,有些發蒙。
朱允炆也死死盯著徐輝祖手上的兩份紅翎軍報,仿佛那是兩塊烙鐵一般,燙得他眼睛生疼。
徐輝祖都來不及見禮了,焦急萬分地稟告道:“陛下,這一份是大寧急報,韃靼王子本雅失裏率領一萬人馬在大寧附近徘徊;這一份是大同府急報,瓦剌首領猛可帖木兒的旗幟也在附近出現!”
“韃靼與瓦剌同時南下!?自捕魚兒海戰後,北元偽帝脫古思帖木兒被也速迭兒弑殺之後,韃靼與瓦剌不是一直尖銳對立嗎?他們這次南下是相互串聯的,還是純粹偶然?”朱允炆倒抽了口涼氣。
剛才他聽到阿魯他南下,雖驚慌,卻也沒有火燒眉毛的危機感,畢竟經過先帝的八次北伐,都已經將北元打得分裂了,加上李景隆的表現,他本來都已經鎮定了下來。
阿魯台雖強,但也隻是一部而已,不說朝廷的增援,單說久曆戰爭的九邊邊軍就有很大的可能自己守住。
而現在北元太師阿魯台、韃靼王子、瓦剌大汗都出來了,聽著就是大規模南下啊,這些可是會要命的!
朱允炆連忙將目光投向了視為主心骨的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