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世子很皮> 第775章 後院失火!

第775章 後院失火!

  隨著平安命令的下達,五千名原本作為預備隊的民夫,也就是這幾天裏臨時招募武裝起來的永平青壯,很快就被趕上城頭,被迫投入戰鬥。


  隨著這股生力軍的到來,城頭上的守軍一下子顯得人多勢眾起來,也個個煥發出了每個人心中的那股凶性。


  一槍槍捅過去,槍槍見血;一刀刀砍過去,刀刀見骨。


  這些民兵雖然多是些臨時組建起來烏合之眾,其中卻也不乏百戰餘生的真正精銳,平安特意挑選了五百老兵,混編了進去。這些老兵幾乎都是從死人堆裏殺出來的,不但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還擁有過人的殺人技術,這一輪反擊就顯示出他們的殺傷力來了,帶頭一個衝鋒,攀上城頭的燕軍將士應聲倒下了三百人!


  攻上城頭的燕軍總共才五百人左右,可永平守軍的一輪反衝鋒下來卻殺死了三百餘人,遠處指揮的張武看得真切,嘴角不由得眼露凶光,拿起大盾便帶領親兵加入了攻城隊伍當中。


  有了大將張武的加入,城外燕軍的鼓聲和喊殺聲很快壓住了城頭的鼓聲、喊聲,城頭的平安軍團在平安的親自指揮下卻是毫不慌亂,繼續穩住了陣腳,平安出其不意地命令手下八千騎兵出城反奔襲了一波,暫時頂住了張武的攻勢,而在燕王、薛祿的兩部兵馬卻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開始攻打永平的北門。


  平安雖然奮勇,分別指揮著手下的士卒和民軍做最後的抵抗,但隨著衝上來的燕軍越來越多,那些被逼迫著在城頭抵抗的民兵,終於抵擋不住心中的空軍,開始逃下城牆,一股股人流亡命奔逃,往南門逃去。


  平安身邊漸漸隻剩下千餘親兵,然而麵對越來越多湧上城頭的燕軍,平安顯出了他的凶狠本性。


  到了這個時候,平安仍然想著給燕王來個大的,他指揮著手下的士卒,將還能用的盞口將軍,調轉了炮口,裝填上散彈火藥,衝著城頭上不斷湧來的燕軍士卒“咣!咣!咣……”連著打響了十幾炮。


  盞口將軍雖然比較落後,但在如此近距離的平射之下,威力當然是絕對不容低估的。


  連著十幾聲震耳欲聾的炮響過後,城頭硝煙彌漫,硝煙後麵的數百聚集在城牆之上,正準備衝過來的燕軍士卒,則是血肉橫飛,成片倒地。


  在這個距離上,不管有沒有穿戴甲胄,都是中者立穿,在這個時代,也基本沒有治愈的可能,要麽當場死亡,要麽哀嚎上幾日以後,炎症發作而死。


  趁著城頭燕軍攻勢為之一滯的機會,渾身浴血的平安帶著城頭尚守在自己身邊的親兵,也趕緊從另一邊奔下城頭,往南門逃去。


  片刻之後,衝上城頭的燕軍士卒從城內打開了永平城門,幾經易手的永平城再度陷落,落入燕王之手。


  ……


  永平城在鬆亭關的東南,山海關的西南,三地同為長城防線。永平城再往西北幾十裏,就是鬆亭關,而鬆亭關此時已經落到了蒙鑒的控製之中。


  正如竇嶽所說,當蒙鑒從後方率領大軍來到鬆亭關時,將關上的楊文與徐凱他們嚇得不輕。鬆亭關內的想到遼東方向突然出現數萬南軍,其中還夾雜著遼王三護衛的旗號,他們哪裏還不知道遼王已經投靠了南邊的朝廷……


  接下來便沒什麽好打的了,竇嶽引馬上前,對楊文他們陳述利害、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在數萬大軍的虎視之下,在家眷的牽掛之下,在徐輝祖的親筆信勸導之下,本就是迫於形勢而降燕軍的楊文,果斷下令開關投降。


  如此,蒙鑒再得幾萬遼東兵馬,稍事整編,近十萬大軍在蒙鑒的帶領下,直奔永平而來。


  且說永平城內的平安,領著敗兵,一路逃出南城,本來千餘人的隊伍,因為一路奔殺、失蹤離散的緣故,如今隻剩下兩百來人。


  平安領著敗兵出了南城不久,驚喜地碰到了北返的盛庸。盛庸見到城內戰火四起,敗兵四處逃散,第一時間利用威望收攏了部下,匯集著數千人來到平安麵前說道:“將軍,末將收攏敗兵的時候,發現燕王執行的是圍三缺一戰術,他就是想要我們往南邊逃跑。末將猜測南麵的路上必然會有燕軍騎兵的埋伏。我們不如掉頭往東北,一路跑到山海關。太子殿下(朱久炎)在南軍大營對末將說,北邊有他早先布置的一支兵馬,我們若是運氣好的話,便可以碰到他們,如此,別說是逃出生天,或許還能引兵反殺燕軍一波,以報心中憤恨,將軍意下如何?”


  北平城下的損失與燕軍剛才的強攻,讓平安麾下的兵馬死傷無數,可以說,平安與燕王之間已經有了不共戴天的死仇,盛庸的話給了平安報仇的希望,平安毫不猶豫地同意道:“既然是我派你去與南邊聯絡的,自然是毫無保留地信任你。聽你的,反其道而行,向北走!”


  盛庸聽完這話,朝後方兵馬振臂一呼,喊道:“全軍聽令,往北行進!”


  匯集到一起的兩千多人,聽了盛庸的招呼,當即跟著盛庸和平安,一路召集敗軍,掉頭往北邊的山海關方向奔去。


  ……


  燕山和渤海之間有一段長約十五裏的平緩地帶,自此從華北平原前往遼東的古道被稱為碣石道。由於周邊地勢險峻,此處就成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交通要道。洪武十四年(1381年),徐達組織人力在遷民鎮的基礎上此處修建了明長城關口。因該關口周邊有山有海,遂命名為山海關。因山海關為明長城最東側的關隘,遂又被稱為“天下第一關。城牆和周邊的長城均用條石作為基礎,內部用土夯築,外表包磚。建成之後,山海關以東的區域被通稱為關外,以西的長城以內的區域被稱為關內。


  守衛山海關的燕軍主要的防禦重心自然是關外,燕王南下之前的交代是防備大寧的寧軍,關內的兵馬對於關內的防備自是偏弱。


  可事情偏偏就是如此,攻擊往往來自人們意想不到的地方,頃刻關內便出現了一條黑線,隱隱有悶雷聲傳來,這不是天空打雷,而是萬馬奔騰的蹄聲,山海關上的燕軍嚇得驚惶失措,還沒有來得及轉變防守重心,片刻,黑線越來越近,由淺便粗,竟然是一支數萬人多騎兵軍團,他們風馳電掣而來,如海浪呼嘯,看他們的裝備,明顯都是遼東騎兵,每人配雙馬,戰刀、長槍、弓箭、盾牌;後麵還有大隊步兵披掛整齊,最後則是專門馱著軍毯和睡袋的輜重隊伍,這些都是鬆亭關的儲備!


  鬆亭關出事了!?

  這支軍隊正前從遼東過來的蒙鑒軍團,逼迫楊文、徐凱投降之後,拿下鬆亭關後,蒙鑒下令日夜兼程,直奔山海關而來!此時,燕軍主力皆在跟朱久炎、朱權率領的聯軍大戰,後方空虛,他們這支奇兵將決定整個戰局走向。


  這時,一隊先行斥候軍從前方奔至,奔至蒙鑒麵前稟報道:“稟報將軍,山海關南邊防禦空虛,駐兵不足上千,關隘上見得我軍,正處於驚慌失措當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