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端午
人間四五正是春意盎然。
江南之地水多,到處都是綠意匆匆的碧波蕩漾。微風起,柳絮紛紛如雪片飄飛。水麵上,花草間,都是一地的飛絮蓬鬆,踩上去便又驚動一地雪白。
杜秋受了風寒足有十餘日才痊愈,出來院中已見桃花迎春爭相開放至快要凋零。香氣浮動鼻息之間,隻是這兩樹花朵都是灼灼粉色,不細看,還真看不出來哪個是哪個。
端午快到了,蘊兒正忙著繡要在節下給小姐的荷包上的花色。杜秋站在樹下盈盈望著兩樹粉花,又各摘下一枝細細比對著。迎春花朵相間密集,花瓣精致和軟,又是層層疊疊的卷在一起,比之桃花自然是花盤更大了一些。而桃花星點不似迎春繁盛,花瓣隻單瓣接連,卻是妖嬈魅惑,讓人沒由來的想要插入發間佩戴增色。
杜秋看著看著忽的輕輕一笑。原是各花入各眼,她自己本就喜愛桃花,自然是覺得桃花更美豔一些。迎春也美,不過自己著實無感。她總覺著迎春花美的太過本分,有些小家子氣。
蘊兒也知道她家小姐喜愛桃花,給她的繡件衣裳上,多半都會繡上桃花裝點。而此刻她手中正做著的這個淺綠色荷包上,卻是繡了兩隻半成的交頸比翼鳥。她隻希望小姐能夠如夫人生前所願,嫁得一位有情郎,便如那比翼鳥一般日日黏在一起才好。
端午節是個大日子,大戶人家都是要祭拜祖先,又要去臨水處祭拜屈原,再與一家人合宴聚會。可眼下這個家裏,也隻有這兩人一起過節了。
蘊兒在端午前兩日便去了城郊采集了些粽葉,回到家清洗幹淨,又怕天氣太熱變質了,便早早的泡在清水裏。杜秋有些思念母親,母親生前不太喜愛過這些年節。蘊兒自己張羅著包粽子滾湯圓,母親也都是淡淡的嚐一嚐即可。
到了五月初五那日,蘊兒包好了粽子放上籠屜蒸著,又將前幾日采摘的艾草掛在大門上。她總是願意守著每一份傳統,隻是覺得,祖上傳下來的,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杜秋今早起便覺左眼突突跳的難受,心中隱隱有幾絲緊張感,老是不自主的便會發呆。捧了書卷在手,隨手翻了幾頁卻也靜不下心來細細品讀。莫名其妙的心煩意亂,於是喊了蘊兒拿出箏來彈奏。
也有些日子沒有彈過了,似乎是自母親病倒起。母親才是彈箏的好手,隻是任何曲子經由母親的手,都會染上濃濃的哀切之意。年少時杜秋並不大懂得,為何母親彈箏總讓她莫名的想哭。後來漸漸長大,才知道母親是將一腔隱忍都訴與手指下的絲弦。
隨手撥了幾下絲弦,清淩之音一如往昔。卻見灰塵撲撲飛起,嗆的她忍不住的咳了兩聲。往事過去多久,看那琴弦上的塵土便知。
執了一塊棉布輕輕擦拭著箏上每一處,像是緩緩揭開記憶中的每一幕。母親總是愁雲不開的樣子,笑起來的時候都很少很少。杜秋的印象中,母親的慈愛付出都不及那些陰鬱來的多。所以她一想起來母親的樣子,便都是那樣眉頭輕蹙,眉眼鬱憂,言語甚少,不苟言笑。她也不知自己為何就在今日會頻頻想到母親,且有些微痛的愧疚感充斥著她整個人。
擦好了箏,杜秋先起身去用清水涼涼的洗了洗手。手尚觸到清涼舒暢的水中,心思就突然清明起來。大好辰光,端午佳節,何不彈幾首歡愉的曲子助助興致?逝者已逝,白白的想那些過去之事又有何意?
長長舒緩一口氣息,定了定心神。重又坐在箏前,信手便彈起了曲子。開彈便是悠揚輕緩,漸漸便如那時候明豔爽朗的笑聲清脆。一聲又一聲,愁思已盡數散去,杜秋心思一動便輕唱出聲,隨著音調轉動,歌聲漸漸高昂……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唱罷三回,收音時調子漸次轉低,一曲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