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十八路諸侯伐董
繼袁紹之後,曹操終於也是逃離洛陽。
雖然當初袁紹要曹操留在洛陽。
但是曹操又怎肯甘心成為董卓的走狗,毀掉自己一生的名譽。
雖然傳出來,曹操刺殺董卓失敗,潛逃出洛陽。
但是曹操到底有沒有刺殺董卓,隻有曹操自己知道。
趙徽的情報人員,還沒能打入董卓的相府。
當天在相府內發生的事情,所知者僅曹操與董卓二人。
雖然曹操刺殺董卓失敗,但是卻洗淨了曹操身上董卓走狗的罵名。
一轉身,曹操就成了想要為國除害,但是失利潛逃的英雄。
讓曹操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又上升了一層。
一路逃到陳留,此時的曹操,在世人眼中,就是大英雄的形象。
到達陳留後,曹操很輕鬆的就獲得了大商人衛弘的資助,開始招兵買馬。
陳留太守張邈,是曹操好友,並沒有阻止曹操在自己的地盤招兵。反而還給了曹操很多幫助。
這個時候,曹操的名望的好處就完全體現出來了。
即使他現在出逃洛陽,地位遠不如太守張邈。
兩人同樣在陳留招募兵馬,但是來投奔曹操的人才,卻遠遠高於張邈。
而且曹操自家,也是英才輩出。這個時候有本事的都被曹操叫來了。
不到一個月時間,曹操就招募了一支五千人的軍隊,而這五千人中,能夠獨擋一麵的將才,就有樂進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
這六人都是將才。
曹操現在雖然名聲在外,但是他現在並無根基,來投奔他的人,還是少了點。
那些名士謀臣,這個時候或許已經注意到曹操,但還沒有決心跟隨曹操,畢竟現在袁紹名氣更盛。
雖然在洛陽與董卓博弈的時候,袁紹失敗了。
但是卻這些名士,還沒有對袁紹失望。他們現在更傾向於投奔袁紹,而不是曹操。
有大商人衛弘的資助,曹操現在完全可以大展拳腳了。
招募到五千士兵後,曹操就發出了檄文,聯係各路人馬,開始準備討伐董卓。
雖然號稱天下群雄討伐董卓,但是相應曹操不過十多人。
整個大漢有一百五十都個郡城,一個太守算一路諸侯,願意出兵討伐董卓的,連五分之一都沒有。
董卓雖然在洛陽做的事情,天怒人怨。
但是各地太守遠在天邊,而且有很多都是董卓任命的,他們並沒有想過要去討伐董卓。
幽州牧劉虞、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焉,都沒有響應曹操。
作為漢室宗親,在見董卓踐踏皇家威嚴,這皇家三大巨頭,他們全都選擇視而不見。
雖然董卓該死,但是各路人馬聯合,隻是一盤散沙,難以成功。
董卓幾十年的戎馬生涯,憑借功勳走到這一步。也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而且就算扳倒了董卓,皇帝年幼,還會有另外的人繼承董卓的權利。
他們隻需要等皇帝長大,那個時候董卓也已經老了,甚至可能早已經死了,一切自然又回到了正軌上。
而他們繼續做他們的土皇帝,沒有什麽不好的。
真正願意響應曹操的,主要還是當初聚集在袁紹身邊的這一群人。
因為不管能不能成功,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有好處的,而沒有壞處。
這十多人中,除掉之前跟隨袁紹的,現在暗懷心思的不在少數。
袁紹當初落腳渤海之後,馬上就開始招兵買馬,本就在等著這一天。
當初征討黃巾軍的時候,整個大漢才多少兵馬?
而現在,袁紹身為渤海太守,他已經有兵馬五萬。
張邈、鮑信、趙超、劉岱等人,手底下也都有數萬兵馬。
討伐董卓,在袁紹離開洛陽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了。
袁紹不甘心他努力的多年的果實,就這樣被董卓摘掉。
隻是不像曹操等人,曹操他們的家眷都早已經離開洛陽。
而袁紹的幾位長輩袁隗、袁基等人,還在洛陽擔任高官。
不過袁紹的妻兒之前都是跟著袁紹一起離開洛陽的。
袁家在洛陽,還有嫡係五十多人。
他們的生死,已經不再袁紹的考慮中。
所有人都知道,隻要袁紹真的起兵討伐董卓,留在洛陽的袁家的人,絕對不會有好果子吃。
即使當初袁隗和董卓達成了協議,在這種情況下,董卓也可以認定是袁家先撕毀協議,董卓絕對不會對袁隗袁基留情。
陳琳許攸荀彧等人都在勸袁紹,可以暫緩出兵。
但是袁紹沒有同意。
袁紹本就是庶出,能有今日的成就,全是靠袁紹自己博出來的。雖然有借助袁家的名聲,但是袁家中,並沒有多少人是支持他的。
袁紹比之袁家的其他子弟,太過優秀,即使是庶出的,也將其他嫡出的子弟的光芒給掩蓋了。
袁隗等人是被迫承認袁紹在袁家的地位。
而在袁紹和董卓明爭暗鬥的時候,袁隗等袁家長輩,並沒有給予袁紹幫助。
他們都很清楚,袁紹一旦成功,他們這些袁紹的長輩,都要給袁紹讓路了,讓自己家的小輩,爬在自己的頭上,沒有幾個人心裏會舒服。
在袁紹失敗後,袁隗馬上就像董卓妥協了。而不想低頭的袁紹,隻能逃離洛陽。
袁紹已經將妻兒帶到了渤海,至於留在洛陽中的袁家的其他族人,他們的生死,早就被袁紹放棄了。
如果他們真的都死在董卓手中,袁紹不會有一點心痛。
沒有聽從荀彧等人勸說,袁紹親自率領三萬大軍,逼近洛陽。
袁紹一動,張邈鮑信等人也都跟著行動。
袁紹王匡公孫瓚的大軍,駐紮在黃河之北的河內郡。
曹操張邈劉岱等十路諸侯,則是在黃河以南洛陽東麵的酸棗會和。
而袁術孫堅則是在洛陽南麵,從揚州起兵的孫堅,駐紮在魯陽。
十八路諸侯,分成三路大軍,以北東南三麵夾擊董卓所在的洛陽。
西麵的馬騰,雖然還沒有開始行動,但也是蠢蠢欲動。
董卓正在陷入四麵包圍的境地。
但是有三十年戎馬生涯的董卓,憤怒之下的他,並沒有出現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