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閑話綽號文化
根據王道然所說,老肥飯店的老板名叫楊老肥,也不知道這是真名還是外號,但招牌是這個,而且大家也都這樣稱呼。不過,是外號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在農村,包括一些偏遠縣城,很多人都是這樣稱呼“某老肥”,一般被這樣稱呼的人,都是身材體型比較胖的人。
綽號又叫外號,據說最早始於漢代。綽號文化也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綽號要麽是本人起的,要麽是他人所起,各有特色,或寫實傳神,或嬉笑怒罵,或詼諧幽默,或戲謔調侃,或牢騷抱怨,或犀利刻薄,或雅或俗。
綽號的出現,使得一個個各具不同特性的人,有了更鮮活、直觀、個性的代表詞語。魯迅先生就曾經說過,一個簡括的諢號,比用頭號字印成的一篇文章的題目,還要不容易忘記。
一般以外號稱呼的人,都有著鮮明的特點,要麽是身體上的特點,要麽是性格方麵很獨特,等等。熟人之間互稱呼外號,更顯親昵、熱情。
綽號的產生有多種原因,大致有下麵這幾類。
一是根據外形相貌所取。比如長的瘦的叫“竹竿”,胖子叫“老肥”、“?肥豬”等。晚唐代著名詩詞大家溫庭筠,就因為相貌醜陋,被呼作“溫鍾馗”。
二是根據言談舉止所取。比如宋朝有“三旨宰相”、“三覺侍郎”之人。宋神宗年間,王圭擔任宰相長達16年,每次把相關的奏章呈送給皇帝時跪請:“取聖旨。”神宗皇帝閱批後則跪接道:“領聖旨。”出宮時向有關衙門答複說:“已得聖旨矣。”總之,王圭事事依旨而行,離開聖旨辦不了任何事情,時人稱之為“三旨宰相”,無所建樹。另外還有一個趙叔問,身為為天官侍郎,肥而喜睡,又厭賓客,經常在家門口高掛歇息牌,人稱“三覺侍郎”,謂朝回、飯後、歸第故也。
三是根據愛好喜好所取。宋代權奸賈似道、明末奸相馬士英都是喜好聲色貨利的人,尤其好養蟋蟀,人送綽號“蟋蟀相公”。?明熹宗朱由校不務正業,不勤於朝政,而是對木匠活有著濃厚的興趣,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隻知道製作各類家具,蓋小宮殿,將國家大事拋在腦後不管不顧,成了名副其實的“木匠皇帝”。再如之前介紹過的,漁陽縣計生委副主任梅小芸偏好五糧液,因此人送外號“五娘子”,這是由於用漁陽地方方言說“五娘”二字,發音就跟用普通話說“五糧”很相近。
四是根據個人特長所取。還是唐朝那位溫庭筠,由於天賦異稟,人稱“溫八叉”,據說這是因為“八叉手成八韻”,即做八次拱手的時間就能寫好16句詩,說的就是他作詩的厲害。
五是根據個性風格所取。比如唐朝是我國詩歌史上最輝煌的時代,湧現了眾多詩人,也有著不一樣的外號,有人總結了一下,陳子昂稱為“詩骨”,因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王勃稱為“詩傑”,因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賀知章稱為“詩狂”,因其詩豪放曠放;李白稱為“詩仙”,因其詩想象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杜甫稱為“詩聖”,因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孟郊稱為“詩囚”,因其作詩苦心孤詣,慘淡經營,無好問;賈島稱為“詩奴”,因其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劉禹錫稱為“詩豪”,因其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王維稱為“詩佛”,除了有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代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白居易稱為“詩魔”,因其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份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李賀稱為“詩鬼”,因其詩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象,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有人說,《水滸傳》是綽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因為這裏邊的108將,人人皆有一個外號,再加上書中各式其他人物的外號,總共不下二百個外號。堪稱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中綽號文化的佳作。
言歸正傳。老肥飯店的味道非常地道,是真正的農家菜,具有濃濃的鄉土味,價格也公道,因而深受漁陽縣城中下階層的喜愛。趕上人多的時候,一般都要等上一個多小時才有位置,或者隻能另選地方就餐了。這就跟很多人迷戀母親或者外婆炒菜的味道一樣,實質上也是一種內心情懷的體現吧。
雖然味道不錯,但是政府裏邊的公職人員卻不大來這裏吃飯。黨史辦跟檔案局是個例外,一是因為都是小單位,本身財力有限,二是因為實在是挨的近,也就是走幾步路的事情,所以兩家都一般都選擇在老肥飯店作為招待客人的定點飯店。
當然了,如果是招待重要的客人,就不會選擇這樣簡陋的場所。但是,像黨史辦跟檔案局這樣冷冷清清、門可羅雀的單位,一年招待重要客人的機會都沒有幾次。
不過,要是說到冷清,黨史辦是真的冷清,一年都沒有幾個客人上門。而檔案局因為有個檔案館,每天都會有群眾過來查閱檔案用來辦理相關事情用,勉強還有點人氣。
雷東紅接過王道然的話匣子說道:“今天就我們四個人,在楊老肥這裏吃飯也算可以了。其實,我倒是願意在楊老肥這裏吃飯,飯菜更合我胃口。要是去了那些所謂的大飯店,真吃不習慣,尤其是我的腸胃不太好,有時候吃了還會拉肚子。總的來說,還是我這個人在吃的方麵缺少點福氣,吃不了大魚大肉,反倒是家常菜更適合我胃口,因而我一般都很少在外麵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