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陳慶之升遷記> 第439章 進駐紡織廠調研(五)

第439章 進駐紡織廠調研(五)

  陳慶之聽了這話後,覺得這個王文山似乎也不是那麽的討厭,如果能夠因為工廠的問題著急的睡不好,說明他的本性還是好的嘛。但是,就不知道他是否說的屬實了。不過,他倒是寧願王文山說的是實情。


  眼看就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了,王奎安客氣了幾句,說還是回家裏吃飯的好,反正這裏離縣城也不遠。


  但是王文山說都已經準備了,無論如何都要在廠裏吃午飯。


  王奎安笑著打趣道:“王大廠長,現在廠裏這麽困難,我們要是在這裏吃飯的話,工人會不會有意見,說我們這是腐敗?”


  王文山趕緊解釋道:“哎呀,一頓飯而已,再說了,就是在廠裏的食堂吃個便飯,又不是去外麵的大飯店大吃大喝。你們是來推動解決問題的,總不能到了這裏飯都沒的吃吧,要不然我這個廠長就太落魄了。”


  王奎安問了陳慶之兩人:“你們兩位的意見呢?”


  陳慶之笑道:“我聽王局長的。不過,既然是王廠長的一片心意,而且又做了準備,我看咱們要不就在這裏吃飯?”


  黃文春道:“我無所謂,怎麽著都行。”


  王奎安勉為其難地說道:“那行吧,但是我可是事先申明了,你不能搞特殊啊,隻能是上家常菜,並且中午不喝酒,就喝白開水。”


  早上得到了陳慶之的電話後,王文山就提前準備好了中午的夥食,特別是考慮到宋縣長帶隊過來,也不能太寒磣了不是,所以準備的可謂是挺豐盛的。現在宋縣長拍拍屁股就走人了,要是王奎安幾個不留下來吃飯的話,那就太浪費了。


  王文山笑道:“王局,中午的夥食我可是按照招待宋縣長的標準來準備的。現在宋縣長有事走了,你們可得留下來吃光這些菜才行,不留下來吃飯才是最大的浪費。而且調研組來了我這裏,酒肯定要喝吧?!”


  王奎安擺了擺手,說道:“老王同誌,酒就不喝了,喝的滿臉通紅的,影響不好,再說了我們下午還要接著工作。”


  王文山道:“好吧,既然王局長一定要替我們省點酒錢,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紡織廠食堂的包間很豪華,但是能夠看得出有些年頭了,如果是換做五年或者十年前,這樣的包間肯定是漁陽數一數二的,但是現在隨著紡織廠的沒落,這個包間的豪華內飾也跟著破舊了。


  中午的飯菜很簡單。本來是有幾個很名貴的菜,但是陳慶之在來食堂的路上,悄悄地告訴王文山,撤掉幾個名貴菜,一來是人不多,少兩個菜也沒關係,二來是宋縣長不在,標準低一點也沒事,三是以免影響不好。王文山一一照辦。


  中午沒有上酒,就喝了一點飲料。王奎安其實也很擔心上的是山珍海味,還有就是茅台之類的名貴酒,那樣影響可不好,要是讓工廠的姐妹同胞們知道了,肯定要指著三人的脊梁骨罵了。


  而且,如果是山珍海味和名煙名酒擺在桌上的話,他肯定會有沉重的心理負擔,覺得那是在吃工人的肉,喝工人的血,想想都覺得喘不過氣來。


  王文山自己也知道,這個廠長不好當,既要維持運轉,又不敢隨便亂花錢,還得盡量別丟了紡織廠這個嵐州曾經大廠的臉麵。在座的三人能夠體諒廠裏的困難,他是有一點感動的,不管對方是出於什麽目的在替他節約,反正能夠給他減輕經濟負擔就是好事情。


  原本王文山還想叫幾個年輕漂亮的女工陪吃飯的,但是被王奎安義正辭嚴地給拒絕了。


  接下來的幾天,陳慶之等人就是在紡織廠進行專題調研,查閱有關資料台賬,走訪了部分工人,特別是一些有正義感的老工人,從他們的口中得到了不少有價值的消息。


  嵐州第一紡織廠目前的債務大概在四百多萬元左右,如果算上拖欠的工人工資、退休金等,至少需要一千二百多萬元才能徹底解決目前的困境。


  對於改製問題,紡織廠的工人基本上是分成三派,一派是積極要求改製,並強烈要求由行業內的大公司兼並紡織廠,大家繼續從事這個紡織行業,追尋往日的輝煌;一派是反對改製,但是同意由福安集團收購,至於工人們的出路就是由福安集團進行安置,或者買斷工齡辦理退休,或者給一筆數目可觀的遣散費後自謀出路;還有一派則是無所謂的態度,隻要政府能保證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就行,管他是改製還是不改呢。


  其中,有一個老工人提到,廣東的一家紡織廠曾經來過廠裏考察,在經過兩天的周密考察了解後,對於收購紡織廠的興趣很大。


  這個老板是嵐州人,隻不過不是漁陽縣人氏,也是廠裏的一位中層幹部跟他是遠房親戚,所以特意邀請過來考察的。


  但是到了第三天臨走的時候,廣東客商卻突然說由於資金周轉困難,暫時沒有實力來收購紡織廠。


  這個事情透露著蹊蹺,背後肯定有不為人知的原因,隻不過知道的人太少了而已。


  老工人隻是無意中聽這位中層幹部提起過這件事情,至於背後的原因他就不清楚了。


  陳慶之聯想到王文山這幾天話語中透露的意思,看來他也是屬意這家廣東企業的,隻是限於某種不方便透露的因素,這個收購的事情被夭折了。


  陳慶之經過幾天的調研,覺得嵐州紡織廠如果能被一家有實力的紡織類企業收購或者兼並的話,有資金的注入,技術和設備的更新,再借助對方的營銷渠道,還是有望走出困境煥發新生的。


  但是為什麽這樣的路子卻行不通呢?估計答案就在這個福安集團身上吧。


  在陳慶之的印象中,這個福安集團是本地土生土長的企業,以建築及其相關產業為主,據說老板早年是混黑道的,現在轉型成了一名具有人大代表光環的民營企業家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