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 椿貽恩深含飴難再
林霖濤他們沒有回K市的時候,就托林家族人將他們的老宅打掃幹淨,將族譜和遺像掛上去的。就連堂屋裏的紅木棺材,都是林霖濤拜托林家族人買來的。
坐北朝南的堂屋,是農家人的客廳。堂屋裏隻有一張條幾、一個八仙桌,幾把油漆斑駁的椅子和兩把太師椅分列在八仙桌兩側。堂屋正對門的北牆上掛著族譜,雙龍戲珠的圖案下,是牌坊高門,然後是一排排白底黑線的格子,格子裏用黑筆填有爺爺奶奶和曾祖一輩的名諱。
八仙桌上,並排放著爺爺奶奶的遺像,他們依舊微笑著,卻再也看不見了。
林穩穩再度紅了眼眶,抬手抹淚。
林霖濤也哭了,抱著林玉成的遺像走進來,將他的遺像放在爺爺奶奶的下首,然後跪下,重重地叩了四個頭。
林穩穩也跟著跪下,叩首。
天賜稚嫩的腦門上,大寫著懵逼,不知道該怎麽辦!
林穩穩拉拉他的手:“天賜,跪下給外公磕頭。”
天賜乖乖跪下,學著林穩穩的樣子以額觸地。
林霖濤啞聲問:“怎麽天賜也來了?”
林穩穩說:“天賜本該給爸爸哭靈,讓他跟著你吧。”
天賜看著林霖濤,有些膽怯地叫了一聲:“爸爸。”
這聲爸爸將林霖濤拒絕的話堵了回去,輕輕點頭:“好,那我帶著他吧。”
林霖濤、顧林天賜都穿上了重孝,成為孝子。孝子中的孝,既有孝順之意,又有披麻戴孝之意。
接下來,是成殮。死者本該停屍三天再成殮,從林玉成去世到火化再到歸家,也過去三天了,就直接成殮。
林家如今年紀最大,最德高望重的族老將林玉成的骨灰放在棺材裏,唱諾了一些悼詞,表達親人們對死者的哀思,以及祝願死者死後升天行大道。
當地有“頭頂金,腳踩銀”的風俗,就是在死者的頭頂放金元寶——金箔紙做的元寶,腳底放銀元寶——銀箔紙疊成的元寶。林玉成的屍身已經化成灰,眾人還是按照習俗,在棺材頭放了金元寶,尾放了銀元寶。
又盛入六十六枚一元的硬幣,六大寫為“陸”,鄉人從中引申出“路通”的含意。
還要在棺材裏灑上五穀:高粱,取“高”字寓意步步高升;豆子,寓意多子。一定不能放麥子,因為“麥”在當地方言中讀音同“沒”,聽起來是“沒子”,這寓意太差了。其餘三穀隨眾人做出便宜之策。
棺材前供奉了香火,香爐和棺材之間,有一個盛了食物的陶罐供在那裏,就是下食罐。筷子斜插在裏麵,表示請老人來吃。所以在當地,將筷子斜插在碗裏是很不吉利的事情。
成殮之後,林霖濤和林家族老一起製定了喪期,由林家族人上門報信。這個也本該早製定的,隻是林玉成死在他鄉情況特殊,才拖到成殮之後。這也是有些老人寧願不治病,也要死在自己家裏的原因。二十年前家族出了白事,都是由年輕人上門報信的,即便有電話等通訊設施也不用,現在情況倒是變通了,可以打電話通報。
入夜,族人們紛紛離去,隻有幾個老人還在這裏操心。棺材前點起了引魂燈,炭火盆裏燃著紙錢,林霖濤和林穩穩守在棺材前哭,也要保證引魂燈不滅,這一夜就這樣過去。
次日是眾人來祭奠的日子,不過一般是同村或者同族血緣較遠的人來祭奠,因此叫家祭。
族人們早在院子裏臨時搭起了哭靈棚,林霖濤穿上白色的孝服,頭戴孝帽,鞋也用白色孝布包起來,拿著哀棍子跪在最前頭的蒲草上哭喪。小天賜帶著小小的孝帽,小號的孝衣,糊了白鞋,跪在林霖濤身邊小小的一團,哀哀地哭著。一些年輕的,輩分比林玉成低的年輕族人也穿著孝服,帶著孝帽,拿著哀棍子陪著林霖濤哭,叫陪靈。
哀棍子,也叫哭喪棒,是拿新鮮的楊柳樹枝做的,約莫有三四歲小孩的前臂那麽粗,半米長,上麵用白色鋸牙紙包裹著。哀棍子抓著很合手,當然,打架也很方便。穩穩小時候曾經見過有不孝子苛待老人,他們舅舅就拿哀棍子胖揍了他們一頓。
林穩穩和李丹也換上了孝服,頭上係上孝帶,鞋子用白布包起來,胳膊上、腰上都係著四指寬的白孝布,在靈堂裏守著棺材哭。李丹身懷六甲不能跪,就讓她磕頭之後去內間陪著杜桂蘭,林穩穩自己跪在靈堂門口,就在棺材頭處,不時地在火盆裏燒紙錢。
前來吊喪的男人來了,就是哭靈棚裏祭拜。祭拜者三叩九拜,陪靈的人抑揚頓挫地哭著,至於林霖濤,他是唯一一個真傷心的人,卻也不得不被祭司擺布著,按照喪儀程序走。而已經懵逼的小天賜,則傻兮兮地模仿著爸爸的舉動,好在他還小,沒有人來挑他的錯處。
等祭司喊:“孝子回禮——,謝客——。”
林霖濤和陪靈的眾人作為孝子,朝祭拜者叩首表示謝意就好,等新的祭拜者排隊上前祭拜,林霖濤等人則重複剛才的過程。
中原男尊女卑的習俗,在喪禮上表現得尤為明顯。來吊喪的多數是男人,關係遠點也沒關係,隻要認識就該來吊喪;女客則必須是非常親近的人,她們也不吊喪,在靈堂幫著杜桂蘭、林穩穩和李丹娘仨燒紙錢,然後幫著做一些簡單的活計——比如縫孝衣,剪紙錢,勸勸孝子孝媳。
家祭次日是正祭,也叫客祭,顧名思義,就是客人們來祭拜。林穩穩的外公、舅舅等人來祭拜,李丹的娘家父兄來祭拜,按說顧向仁的爸爸也該來祭拜,但是杜桂蘭不允許,所以就隻有顧向仁自己上。之後還有一些拐彎抹角的親戚也來祭拜,場麵令人眼花繚亂。
在林家小院裏,除了作為執事忙忙碌碌的林家族人、哭靈者、祭拜者,還有一群人,閑來無事的七大姑八大姨,糾紛都從他們那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