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以牙還牙(二)
第八十六章以牙還牙(二)
汽研中心那邊的工作雖然有所進展,但成效不大。
吳大雄找來汽研中心的工人師傅們日常繪製的汽車結構圖與後世對比參詳。
一看之下,果然如此。
還是我們的底子太薄了啊!缺乏人才呀!
這一天,
吳大雄聽聞汽研中心的一些工作人員因待遇問題
發生了爭吵,鬧得很不愉快。一時人心浮動。
不是新請到一位張德慶先生么?阿義,走。我們去看看。
於是,吳大雄帶著陳義等人來到汽研中心視察,
正趕上新任命的汽研中心主任張德慶先生給底下人講授汽車相關知識。
"喬師傅、任師傅、李師傅。你們要牢牢記住,
汽車生產的第一道叫衝壓工藝。非常之重要!
目標:生產出各種車身衝壓零部件。
汽車專用鋼板,厚度在1.0mm至1.2mm不等。
首先要把整卷鋼板裁剪成大小不等的幾塊,
接下來便是分類整理,以便有各自不同的用處。
大小鋼材,首先要經過一道切邊工序。
然後分配到各個衝壓機上,進行下一步工序。
經過衝壓機重新塑形后,
壓製成車身上所需的的各種衝壓部件。
形狀結構複雜的車身零部件還必須經過焊接工藝處理。
然後才能進入下一道工序。
汽車的第二道是焊接工藝……"
如此清晰透徹詳盡的講解,即便是如陳義一般的外行人也聽得津津有味。
張德慶,民國時期著名機械工程專家。
在國內工程機械領域是數一數二的能人。
在原歷史時空。1937年2月,
中國汽車製造公司確定在株洲設立中國汽車製造總廠時,
張德慶先生任中國汽車製造公司總工程師兼株州總廠副廠長。
你說這個人厲害不厲害。
可惜的是,1941年國統區淪陷后,總公司機器設備被日軍拆運到了日本。
中國汽車製造業也隨之陷入了低谷。
而現在,在吳大雄手下任一個汽研中心主任。嘿嘿,還真有些曲才呀!
當然,將來事業發展了,吳大雄肯定是要重用張德慶的。
"張主任好!大家好!沒什麼事。今天就是過來看看大家。
諸位都辛苦了。來,阿義,快把兩箱科研糠和幾條香煙給大家散一下。
"好咧!"陳義答應一聲出去搬貨。
"謝謝吳總!"
"謝謝吳總!"
張德慶迎上前握住吳大雄的手道:
"吳總,多謝您的關心啊!這麼忙,您還抽身來看望我們。
目前,汽研中心的工作進展緩慢,實在是有負您的厚望呀!"
"哪裡哪裡!磨刀不誤砍柴功。先紮實的學習理論知識很重要。
只有地基打得牢靠,才能起更更高的樓么!
我看師傅們的學習熱情就很高么!
張先生剛才的講解也非常精彩,我都聽到了。
汽研中心剛剛成立不久,條件方面還有些艱苦。請大家先克服一下。"
不過大家放心,用不了多久,研究資金一到位。馬上會發生大變化的。"
"謝謝,謝謝吳總的理解。我們一定會加倍努力的。"
原來,張德慶在看了吳大雄提供的汽車資料后十分震驚。
那是建國后1956年我們生產出自己的第一款汽車——解放牌CA10。
這種解放車現在來看非常笨重,在重量上達到了4噸多。
搭載5.6L6缸發動機。極限速度只能達到75km/h。
而百公里油耗卻達到了恐怖的29L,放到後世來說肯定是如法讓人接受的。
可是放到民國就不一樣了。
簡直妥妥的高科技產品。張德慶如獲至寶。日夜研究。
其實,民國時期中國的汽車製造業並非一張白紙。
1931年6月,遼寧民生工廠在瀋陽研製出第一輛國產載重汽車,命名為"民生牌"。
它開闢了中國人試製汽車的先河。
1935年,上海的湯仲明創辦仲明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改造生產木炭汽車。
但這些廠子都是地方**或者個人集資創辦的,資源有限、規模小,對後世影響不大。
遺憾的是以上兩款汽車由於各種原因先後夭折了。
上午視察完汽研中心后,下午吳大雄又馬不停蹄地趕到無人機培訓基地。
聽取了底下基層人員反饋的不同意見,並布置了新的工作任務給他們。
吳大雄和陳義開車回來的路上,偶然看到路邊擺一卦攤,豎起一條旗符。
上寫著"川南徐半仙"。呵呵,有點意思。吳大雄心血來潮,
便喊陳義停車下去,準備卜上一卦。
陳義道:"姐夫,跑江湖賣藝的把式,不過混口飯吃。這東西你信不得?"
吳大雄笑笑,也不回他。徑直走到那卦攤老人面前說道:
"老先生,你給我佔一卦唄!問件事,看成與不成。吉凶如何?"
那老者應聲好,又對吳大雄打量了一番。
隨即打開一雕花木盒,觀那陳舊顏色象是祖上傳下來的。
老者從裡面摸出三枚乾隆銅錢。雙手合扣,左下右上。
然後閉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詞,開始搖動。
吳大雄在後世經常光顧這些街邊的卦攤。也曾對中國易經有過一些研究。
干這行當兒的往往魚龍混雜,江湖混飯者居多。騙人錢財者也是有的。
偶爾才能遇到一兩位民間高手。
那老者搖一次,便記在紙上,
又搖一次,又記在紙上。
搖到第四次時,吳大雄和陳義身後忽然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
吳大雄眉宇間一挑,說道:
"成了。阿義,給錢。"轉身就走。
一塊袁大頭讓算卦的老者慌忙站起來,連聲稱謝。
二人正欲上車離開。
不想那叫"徐半仙"的老者追了上來,說道:
"先生請留步。"
"這……"
"老朽有一事相詢。敢問先生是否此道中人?"
"不敢當,略知一二。"吳大雄言道。
"先生因何卦未成而急走?"
"塵埃落定。夫復何求?"
"那又斷於何處?"
"一笑解千愁。"
"徐半仙"沉吟片刻,頷首道:
"果然如此,那老朽明白了。
愧收了先生這麼厚重的卜金,唉!
老朽心中倒有幾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全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