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崇禎皇帝> 論臣道品茗汰劣相 量刑法翻案現妖書

論臣道品茗汰劣相 量刑法翻案現妖書

  不多時,施鳳來、張瑞圖、李國普、來宗道、楊景辰一齊進來伏地叩拜,施鳳來感激道:“皇上駕臨,不能遠迎,也該到門外候著,怎麽能沒事人兒一般,還等著皇上召見?恕臣等失儀之罪。”


  張瑞圖也道:“皇上召臣等奏對,極是便當,怎麽輕易勞動萬乘之尊。哎呀!這、這怎麽好?”


  崇禎擺手道:“春色如許,萬木萌發,朕身子乏了,想起你們整日地看奏章商量票擬,便過來探看。有人入了閣好似坐了監,其實坐監還有放風的時刻,你們卻忙得兩頭隻見星光,不見日頭,朕便來攪擾你們一番,也算放放風。都坐吧!”轉頭命金忠道:“上茶來!”


  眼見金忠要退,施鳳來忙起身道:“皇上,老臣有個不情之請,望恩準。老臣值房內有自備的新茶,想請皇上品嚐。”


  “可是虎丘的池茶?”


  “聖斷燭照。”崇禎一語中的,施鳳來頗有幾分悵然。


  “臣有武夷山的岩茶,皇上可飲得來?”張瑞圖稟道。


  崇禎道:“武夷山岩茶自太祖爺年間便為貢品,宮裏也有。不論什麽茶,要在解渴,都取了來,今兒朕就做回客人,不要拘君臣之禮,就到院中慢慢品飲。”


  桌椅擺設整齊,金忠早命太監回文華殿取了茶盞、白泥風爐、銀銚等一應用具,燒炭煎水,閣臣各自拿著大的茶葉罐過來,崇禎微笑道:“都坐麽,坐下慢品才得其樂,豈有站著吃茶的道理?”閣臣們紛紛施禮謝座。


  仲春剛過,風和日麗,日光曬到身上暖洋洋的,幾團柳絮乘風飛過高大的宮牆,飄搖著落下來。崇禎道:“如此佳日,隨幾個伴當,提酒攜漿,尋芳踏青,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若去江南更妙,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景致與京師大不相同。正德皇爺下江南數次,江南山水得睹顏,也是江南臣民的福緣。皇上此時若是在江南品茶,用惠山、中冷、虎跑三大名泉的水泡虎丘池新茶,別有一番趣味。”提起茶事,施鳳來極為稔熟。


  崇禎點頭道:“吃茶之風,盛自唐代,凡茶、水、器等莫不講究。起水品,唐人陸鴻漸以山水為最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而世俗之人則講究荷露、梅雪,煎茶必要什麽泉無根水的,以為水愈輕而色味愈佳,未免有些虛妄了。其實泡茶之水要在一個活字,綿綿不絕,生機無限,最宜激發茶性,正所謂水十分茶亦十分。”看一眼新近拜相的兩位閣臣道:“你們平日喝什麽茶?”


  來宗道挺身欲起,想及皇上不拘君臣之禮的話,順勢改為恭身道:“臣與施相同好,性喜青茶,常吃獅子峰的龍井。”


  楊景辰道:“臣自幼年便喝慣了烏龍茶。”


  崇禎道:“如此看來,李先生必是喝花茶了。”


  李國普愕然道:“以所見知所不見,皇上聖明。”


  崇禎笑道:“那朕也算是有道之士了。”


  張瑞圖稱頌道:“皇上是有道明君,豈是一般儒士可比?”


  金忠過來稟道:“萬歲爺,水響了。”


  崇禎傾耳一聽,微微有聲,道:“剛剛魚目散布,正宜泡青茶。若等到四邊泉湧,累累連珠,便有些過了。提過來吧!先嚐龍井,茶中的新貴麽!”


  崇禎平日極喜淨潔,飲食一絲不苟,金忠幾個耳濡目染,泡茶也略通了一二,隻是心裏沒底,一時又難傳到專司茶事的太監,擺好了宣窯的青花瓷盅,用一柄瓷勺次序在瓷盅裏各放了一撮茶葉,提壺高衝,恰恰將茶葉淹沒,便停手等著兌水。


  崇禎點頭道:“忠子知道冷熱,也算略窺門徑了。泡茶春秋宜中投。方才朕到水,言未盡意。若生發來論,水十分茶亦十分此語大有深意,水似君茶似臣,有什麽樣的君主便會有什麽樣的臣子,桀紂有奸佞,湯武有賢良,朕若成中興之主,你們便是中興之臣。做臣子的入閣拜相,便是有了機緣,品行才學卓異,不難成為一代賢相,流芳千古。治國一如茶道,君臣相宜自然會有太平盛世,一樣不協,也泡不出好茶來。”眾人凝神細聽,不住點頭。


  金忠逐個添了水,一陣茶香彌散蕩漾開來,與四周的花香混合起來,沁人心脾。崇禎看看嫩黃微綠的茶水,葉片漸漸停止了翻滾,攢起了根根旗槍,輕輕一嗅道:“畢竟是新茶。”見閣臣們個個斂容,直著身子蹙眉沉思,笑道:“幾位先生都如演傀儡戲一般,哪裏像品茗閑話?”眾人見泡茶已畢,皇上招呼取飲,忙取了杯子微呷,果覺清爽甘冽,唇齒留香,心知衝泡火候恰到好處。


  施鳳來道:“金忠到乾清宮當差不過月餘,便有如此不凡的手藝,名師高徒也是自然之理。方才皇上所諭,語重心長,期許殷殷,臣等蒙皇上知遇**,感激莫名。”


  崇禎放了茶盞,掃視眾人一眼道:“古人治大國如烹鮮,其實煎茶之道也是如此。譬如綠茶,水沸熱滾燙,再耐衝泡的茶葉怕是也要爛熟了,水味必然焦苦不堪解渴提神,遑論聞香?水若溫吞不開,則激不出茶味,再好的茶葉也白白糟蹋了。治下猶如泡茶,要在火候,水冷近乎廢刑,水熱則是酷政,必要寬猛相濟,才能揚善罰惡,使大臣工平頭百姓知所遵循。朕禦極未久,一直在想如何矯枉振頹,再開太平,當今諸事紛紜,太祖爺言亂世用重典,朕也應如此麽?”


  李國普道:“飲茶本道,皇上卻以此為端,點鐵成金,振聾發聵。聖人之道要在致中和,中也者,下之大本也;和也者,下之達道也。日前也曾想過如何光明新政,預備上個條陳,今日品茗論道,皇上諄諄諭教,臣眼界大開,有些想法豁然貫通,皇上勵精圖治,想望太平,臣等莫不感奮,便將一孔私見麵奏。”


  “好麽!你們若隻顧悶頭吃茶,朕還以為是怕少用了茶吃虧呢!施相該不是心疼茶葉吧!”崇禎幾句戲言惹得眾人發笑,施鳳來急要分辯,無奈嘴裏含著一口熱茶,吞也不是吐也不是,神情極是尷尬,眾人相顧掩口而笑,崇禎也忍俊不禁:“施相本不是個急性子,不必忙於解,且聽聽元治有什麽高論。”


  李國普聽崇禎喊自己的表字,心頭一陣酸熱,眼裏登時含了淚道:“每日的奏章不下三百餘個,皇上都要一一周覽,常至深夜,臣不敢妄斷日久必會厭煩,隻是以為皇上太過辛勞,可否仿效宋人貼黃之例,由臣等簽出節要,提綱挈領,加以票擬,再呈皇上禦覽。”


  崇禎笑道:“朕還撐得住。你接著奏吧!”


  “下財力虛竭,當極力節儉,懲貪黷以安撫百姓,大官吏借名加派銀稅,濫施刑罰,當依律追贓定罪,不可擔心督察在苛,懲罰過嚴。”


  崇禎點頭道:“元治所言多切中我朝積弊,下去細細上個條陳,等朕批了紅,用邸報發了,教州府縣衙也都知道。”


  此時,茶已泡乏,金忠忙另取一套巧的紫砂壺,換了烏龍茶,滌壺溫盞,投茶衝泡,一陣濃鬱的香氣登時彌漫開來。崇禎道:“閣臣綜核政事,譬如朕的左右手,朕遵祖製以先生相稱,多有倚重。施相、張相都上了手本,朕已批紅。張相所言朋黨一事,稱近日士大夫各是所是,各非其非,恩怨相尋,冰炭互角,朕尤為究心,折子反複看了三遍,的都是實情,見識確乎不凡。隻是關乎前朝,不敢直言。其實此事根子在神宗爺一朝,東林、宣、昆、齊、浙、楚各黨恩怨相尋,挾私相爭,有幾個想著君王社稷黎民百姓?各黨多以地望而分別,竟有些似茶葉,各地水土不同,稟賦習性自異,閔地為烏龍,江浙為青茶,江北則多為花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可是茶不管什麽南北什麽青紅,都是香的,不似朋黨交惡攻訐,良莠不分。如今九位閣臣,散在浙江、福建、江蘇、河北、山東,不少都是朋黨極盛的地方,殷鑒不遠,先生們為百僚之長,備加心才是。”一席話將方才和樂的氣氛一掃而空,眾人心頭不由顫栗難已。


  崇禎見大夥兒變顏失色,一笑道:“快午時了,朕叨擾得久了,你們不好端茶送客,朕也該知趣回去了。若是誤了你們回府的時辰,打不成馬吊,背後不知如何埋怨朕呢!”罷起身出了院子。


  張瑞圖不知皇上有意無意,但想到昨夜正在家裏鬥馬吊,忽地感到脊背發涼,惶恐不安,午飯沒有吃出個滋味。施鳳來也是難以下咽,老是品味著崇禎言內言外之意,極想知道如何批的紅,心頭惴惴不安。崇禎這頓午膳卻是進得極好,飯後合衣睡了一會兒,取了施鳳來、張瑞圖的本章又看了,丟在一邊,暗自冷笑:“屍位已久,以為主動乞休朕會一再溫旨慰留麽?威豈可妄測!”


  李實在北鎮撫司獄已關了三個多月,三法司奉旨與九卿科道會審已畢,刑部尚書蘇茂相、都察院左都禦史曹思誠、大理寺署事少卿姚士慎本來忙著審理五虎、五彪等一幹閹黨要犯,隻得抽身會審,好在風聞了崇禎在驢市胡同如何申飭李實,心裏都有了底,略一提審,草草結案,決不待時,上了奏本。崇禎細細看了,又取了山西道禦史劉重慶、江西道禦史葉成章諸人彈劾的折子,與李實的口供相互勘驗,不由蹙起眉頭,次日恰逢大朝,崇禎問刑部侍郎丁啟睿道:“蘇茂相去職回籍,由你署理部務,李實一案你可曾參與審理?”


  “臣參與始終。”


  “此案可有疑惑之處?”


  丁啟睿道:“三法司奉旨與九卿科道會問過,蘇大人已據實回奏。”


  “奏疏朕已看過,其中尚有暗昧不清,李實何以決不待時?”


  丁啟睿道:“李實與李永貞羅織罪名,害命七條,周起元、高攀龍、繆昌期、周順昌、周宗建、李應升、黃尊素都因他而死,人神共怒,迫於威,未及用刑便已招供。”


  崇禎哼道:“不刑自招,大違情理,除非他是不想活了。朕在驢市胡同曾見李實一麵,十分驕橫,言語囂張,威風得緊呢!有人彈劾他初任蘇杭織造,便責令地方有司行屬見禮,似這等的人嚐到了為官之樂,豈可輕易言死?王永光,你身為六部之長,也參與其間,果真是不刑自招?一板子也沒打麽?”


  吏部尚書王永光恭身道:“聖上明察,確曾動刑。”


  “用的什麽刑?”崇禎冷冷地看著丁啟睿。


  丁啟睿慌忙答道:“隻吩咐堂上皂隸抬上夾棍,吆喝一聲,把夾棍向堂口一摜,李實已嚇得變顏變色的,才夾了片刻便招了。”


  “還要強辯?夾棍乃是大刑,血肉之軀如何承受?朕曾親見逆閹魏忠賢命人做的立枷,重達百餘斤,犯人常被活活壓死,極是殘酷。重刑之下,誰能消受?如此審案,何求不得?”


  “李實劣跡斑斑,昭昭而在,臣等並未冤枉他。”丁啟睿並不氣餒,直言而諫。


  崇禎不覺生出一絲惱怒,肅聲道:“有無冤枉,你仔細看看李實的奏疏原本自然明白。那李實將鈐了印的空白奏本上與魏忠賢,由李永貞填寫,其實迫於威勢,本非得已,如何置大明律例於不顧,含糊定罪,草草結案?”將李實奏疏丟與丁啟睿,“你再看看是朱印在墨跡之上,還是墨跡在朱印之上?”


  丁啟睿聞言,驚得心頭狂跳,彎腰拾起,細心驗看,果見朱印數處為墨色所掩,跪地叩頭道:“臣如瞽盲,有眼無珠,疏忽失察,罪在不赦。皇上剖析極是,臣口服心折,五體投地。威福出於朝廷,一憑聖裁。”


  崇禎並未命他起來,輕輕歎口氣道:“若事事都要朕裁斷,則將大臣工置於何地?審推斷案有大明律例在,便是無數朕的化身,何需事必躬親?孔子曰:過猶不及,旨在適中,實在是千古不滅的至理,意味深長,令人咀嚼不盡。太祖爺欽定大明律例,其意不在寬嚴,而在於持法宜公宜平,違法必究是究其所犯,不是隨意濫用。用法適中,平頭民才知威嚴,才會懂得有所遵循,不然執法犯法,下豈會心服?你們做了多少年的官,豈不聞吏不畏我嚴,而畏我廉,民不畏我能,而畏我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不錯,朕是瞧不上李實,也答應過還屈死的冤魂一個公道,卻不想壞了祖宗的規矩,更不許你們望風揣摩,曲意媚上,邀功取寵。”大殿內一片寂靜,眾人垂手鵠立,豎耳傾聽。


  崇禎取茶吃了一口,問道:“丁啟睿,朕問你李實與五虎五彪相比,罪責哪個大?”


  “自然是五虎五彪。”


  崇禎語調一揚,嗬斥道:“既知五虎五彪罪大惡極,如何卻隻將吳淳夫、倪文煥削秩奪誥命,田吉、李夔龍革職,田爾耕、許顯純下獄,楊寰、孫雲鶴、崔應元削籍,不問他們決不待時?朕一再嚴旨催問,你們尚曲加庇護,將吳淳夫、倪文煥、田吉、李夔龍遣發衛所充軍,田爾耕、許顯純處斬監候,楊寰、孫雲鶴、崔應元杖一百,流三千裏,遣發邊衛充軍。原籍撫按追比贓銀,吳淳夫三千兩,倪文煥五千兩,田吉、李夔龍各一千兩,較之當年左光鬥追贓兩萬兩,周起元十萬兩,周宗建一萬三千五百兩,相差何其懸殊,權大贓卻少,官贓反多,持法公麽?其中是有情麵在,還是有朋黨在?”


  丁啟睿兩腿顫抖,叩頭碰地,砰砰作響,急聲道:“臣並未主持此事,不知內情。會審衙門眾多,刑部也無力把持。”


  “無力把持?問案斷刑本是刑部份內職責,執法不力,敗壞王綱,罪無可恕。朕不想株連過眾,將蘇茂相免職回籍,便是警戒你們。半年多來,朕枚卜閣臣便有難免僥幸的非議,豈知朕用才必核,並非一經選用,終生不棄,而是隨用隨核,隨核隨汰,容不得素餐屍位的人。蘇茂相失職忘恩,朕將他落職回籍。”崇禎重重看了一眼站在列中的施鳳來、張瑞圖,厲聲道:“閣臣施鳳來、張瑞圖主持閣務未久,遇事敷衍,暮氣沉沉,言官交章彈劾,引罪致仕,朕薄示優容,準其所請。”


  “威莫測!等著謝恩吧!”張瑞圖將身形搖晃的施鳳來在背後偷扶一把,欠身貼近他的耳邊輕歎道。


  施鳳來並不回頭,淒然一笑,低聲:“也好,不必每日打熬了,老夫也學著打打馬吊。”


  丁啟睿請旨道:“李實為李永貞脅迫,雖屬從犯,卻甘願諂媚魏逆,居心險惡,若無李實的空白本章,周起元等七人未必盡死,李實之罪不可赦,隻是不當與主犯李永貞雷同,似可略減一等,改為斬監候,待秋後鉤決。”


  崇禎道:“罪有主從,依律例當有分別,斬監候仍覺重了。此案自然是李永貞主謀,狐假虎威,盜用權柄,中書房掌房劉若愚受命主筆,如何構陷周起元七人,李實並不知曉,依此而論,李永貞決不待時,劉若愚次一等,斬監候,李實再次一等,邊衛充軍,追比贓銀。”


  散了朝會,崇禎極為倦乏,隻喝了一碗銀耳羹,田禮妃便差貼身長隨王瑞芬過來,請他去看蕩秋千。


  崇禎乘肩輿來到永寧宮,才進永寧門,便見院裏紮起了一丈多高的十字秋千架,四周拉起掛滿七彩綢花彩帶的繩子,頂上懸著兩隻碩大的火紅燈籠,秋千架前又豎起一個高高的橫梁,上頭係著半圓型竹簍,裏麵插滿大朵的牡丹,若能蕩到簍前,用嘴隨意銜起一枝牡丹花來,便算能手。一個穿海霞羅衣、頭帶草裹金鬧蛾的宮女剛剛下去,又一個淡紫色衣裙的宮女輕盈地飛上秋千,好似一隻輕巧的乳燕穿過花叢,蕩起在輕軟的春風裏,四下響起一片喝彩聲。田禮妃汗涔涔地坐在青紗傘下看著,兩個宮女輕輕掌扇,緋紅宮裝竟似尋芳的彩蝶張開翅膀,見那紫衫宮女漸漸慢了下來,急道:“還未叼到鮮花,怎麽就落下來了。”


  那宮女卻恍若未聞,急降下來,田禮妃情知有異,回頭一看,忙伏身便拜,口中嬌嗔道:“萬歲爺悄沒聲兒地來了,臣妾都不知道。都是這些貪玩兒的奴才,越來越不會侍候差使了,隻顧自家高興,都不曉得稟一聲!”


  崇禎含笑道:“不怪他們,是朕不教他們通稟,怕你們見了朕拘束,玩的都成了假把戲。”


  “萬歲爺,娘娘的秋千打得極好,奴婢們都是娘娘**的,那個穿紫衫的春萍剛剛學了十幾,是不錯了,可比起娘娘來,還有雲泥之別呢!”王瑞芬無限欽佩地看了田禮妃一眼,聲音脆脆地稟道。


  “朕倒要看看愛妃到底怎麽個好法,前幾日朕忙於國事,不曾來看,今兒也算償了宿願。”


  田禮妃幽幽地:“未到清明先禁火,還依桑下係秋千。皇上前幾日可是不止呢!如今過了清明,若不是臣妾命人去請,不得皇上還在批閱奏章呢!”


  “依舊例,宮裏的秋千要到立夏前一才拆卸,還有日子呢!怕朕觀賞不到麽?今兒好生陪你。”


  “謝皇上。皇上若不嫌臣妾放浪,臣妾就打個立秋千與皇上看。”著摘了珠冠,將銀紅褲腳紮緊了,露出一雙尖尖的玉筍也似的腳,穿著一雙大紅的軟底宮鞋,跳上畫板,兩手挽定彩繩,扭身道:“皇上,且來替臣妾送一送。”


  崇禎看著她纖細白嫩的腳踝道:“纖自憐行步怯,秋千架上更風流。不足三寸的金蓮站在畫板上,也真難為你了。”雙手一推,那秋千蕩起,隻幾下便飛在半空中,起落之間,一襲柔軟輕薄的春衫飄起,漫起片片淡紅的煙霞,那是春夕中最惹人心動的一抹,璀璨、明豔、飄忽,有如曇花瞬間的開放。突然,田禮妃用力一蕩,幾乎飛到與橫杆齊平,雙唇堪堪觸到竹簍裏的牡丹,不料腳下一滑,幾乎從畫板上滑脫,崇禎失聲驚呼,霎時一口氣憋在胸間出不來,兩眼直直地看著,急聲呼道:“仔細些!切不可笑得腿軟,滑倒了不是耍的。”田禮妃卻不理會,輕聲嬌笑,竟將雙腿彎了,鉤在畫板上,雙手一鬆,頭臉朝下蕩個不住,忽地將身子一擰,雙手攬住彩繩,兩腳穩穩站住,又向那花簍悠悠蕩去,崇禎隻覺眼前一花,定睛再看,一枝紅豔的牡丹已銜在田禮妃口中。崇禎連聲讚喝道:“好,好!”田禮妃微微嬌喘著跳下畫板,將牡丹遞與崇禎道:“臣妾教皇上受驚了。”


  “朕著實害怕了,不該準你胡鬧的。若一失手,追悔莫及,朕豈非抱憾終生?”崇禎將牡丹在鼻邊一嗅道:“可是從觀花殿折來的?”


  “觀花殿的牡丹要到四月才開,臣妾等不得了,教人到豐台草橋置辦的,一枝竟要三錢銀子呢!”


  崇禎讚歎道:“三月剛過,竟有了上市的牡丹,可真稀奇,怪不得貴出許多呢!”


  “不算什麽,還有更稀奇的呢!”著一挽崇禎坐到傘下,崇禎正覺納罕,韓翠娥捧著一個巴掌大的竹籃,款款走過來放在矮幾上。崇禎細看,見那竹籃青竹製成,散作蓮花狀,編織極為精細,田禮妃淺淺一笑,伸手將覆在籃上的白緞揭去,崇禎不由怔住,籃內赫然是壘做尖塔形的大紅櫻桃,顆粒飽滿,色澤晶瑩,竟似閃著光芒的粒粒寶石,驚問道:“這是哪裏來的?五月才當有櫻桃,如何早了兩個月?”


  田禮妃笑道:“稀罕不稀罕?這倒是沒花銀子,是自家樹上摘的。”


  “宮後苑與西苑並未栽種,怎會摘得到?”崇禎心下狐疑。


  田禮妃道:“不是在宮裏,是在臣妾老家揚州的庭院裏栽植的。揚州地處南國,陽氣回生得早,又搭了暖棚,自然要早許多了。嚐嚐比北果園的櫻桃如何?”纖纖細指拈起一個紫紅的櫻桃送入崇禎口中。


  “甜,真甜!其味不在北果園櫻桃之下。”


  “那便多嚐幾個,就算巡幸揚州了。”


  “朕想南巡,隻是老脫不開身。”


  田禮妃怕他提及政事,忍不住著惱壞了心情,忙岔開道:“已近酉時了,皇上就在永寧宮進晚膳吧!要在這兒歇息,臣妾便命人照著江南的樣式,安排下器玩清供,皇上不必千裏迢迢地舟車勞頓的,才能一飽眼福。”


  她俯首低耳,臉上隱隱飛起紅霞,緩緩向崇禎身邊偎了偎,一陣蘅蕪香氣幽幽地襲來,崇禎心神為之一蕩,點頭道:“也好,摘了門外的燈籠吧!再命王承恩到文華殿將未曾批紅的奏本取來。”


  “皇上還要批紅麽?”田禮妃嚶嚀一聲,扭偏身子,笑靨淺生,閉著眼,臉上微微泛起潮紅。


  崇禎嘴裏笑道:“還早呢!”卻一把將她攬在懷裏,另一手摟了她腰肢。


  色漸晚,幾片陰雲將落日掩住,僅餘幾處殘霞。暮色更重了,空變得莽莽蒼蒼,霎時閃出無數的星鬥,各處的銅壁宮燈都有宮人在灌油燃火。崇禎、田禮妃二人晚膳尚未用完,王承恩抱著本章進來,望著田禮妃,在崇禎的耳邊低聲道:“萬歲爺,李閣老請萬歲爺移駕,他已在文華殿內候著呢!”


  “此時入宮到底有什麽急事?”崇禎看看含顰帶嗔的田禮妃,心裏不禁有些既急且怒。


  “五鳳樓前發現了一卷妖書。”


  崇禎手中的象牙箸一抖,微紫的嫩筍掉回盤龍碗內,他穩了心神問道:“書上寫了什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