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門銜恨誅降將 吳榜眼遵命劾奸人(二)
吳昌時用鄉音將事情經過大致講了,道:“楊鶴沒有追捕到張孟金、黃友才,就留在耀州調度應變,寧塞失陷,急命延綏巡撫洪承疇領兵征剿。誰知此時李應期回到了京城,入宮詳奏陝西民變情形。他陳奏招撫非治本之策,流寇人數不減,變亂自然難除,旋撫旋變,旋變旋撫,何日才可了結?若成不了之局,陝西便是填不滿的無底洞,多少銀子也辦不成事。皇上聽了,半晌無語,一時難以判定是非,隻好等新任巡按禦史吳甡的奏折。不料卻等來神一魁複叛、寧塞失陷的消息,陝西道禦史謝三賓等人紛紛上折子彈劾楊鶴主撫誤國,皇上忍著怒氣,將這些折子一律留中不發,過了一,吳甡送來六百裏加急折子,楊鶴苟圖結局,徇撫諱剿,並言楊鶴貪賞冒功,如報斬昏猴、曹操、獨行狼等。為今之計,隻有調兵措餉,南北會剿,殲滅賊首,招撫餘眾,秦地才可挽救。皇上震怒,將禦案上的奏折一摔,暴叫道:‘好你個楊鶴!出了這麽大的事,竟舉重若輕地上了個《微臣萬苦堪憐事》的奏折,含糊其辭,騙到朕頭上來了!什麽愈病愈憂,愈憂愈病,自己做了賊,能心安麽?朕命他總製全陝,何等事權!卻聽任流寇猖獗,不行撲滅,塗炭生靈,大負朕心!程子,傳旨給曹化淳,命他帶錦衣衛官旗速到陝西,將楊鶴扭解來京,朕要看看他究竟是什麽樣的心腸?’”他得繪聲繪色,楊義雖聽不懂浙東的方言土語,但看他橫眉立目的模樣,已嚇得麵無人色。
張溥不禁有些傷神道:“人生真是聚散無常,楊鶴不知花費了多少心血,才搜羅到這樣的精品書畫,平日裏視作拱璧,如今還不如一堆金銀好用。”神色之間甚是悲涼。
“那咱們就積點兒功德,成全他一片救主之心。”吳昌時見三人發怔,附到張溥耳邊,低聲道:“你那幾百兩銀子的用處,必是想著打通關節。若要打通關節,區區幾百兩銀子也入不得那些京堂們的眼裏,白白打了水漂兒,不如……”他的話音越來越低,但在張溥聽來卻如黃鍾大呂,豁然開朗。吳昌時見他一會兒欣喜,一會兒皺眉,知道他已心動,朗聲笑道:“我們四人也能湊出千八兩的銀子……”
陳子龍不知他與張溥了些什麽,但他幼年喪父,家境本不富裕,進京趕考還借了些銀子,擔憂道:“我們在京城舉目無親,告貸無門,那些錢莊和會館都極勢利,沒人擔保,豈肯通融借銀子給咱們?”
吳偉業點頭附和道:“那些錢莊借貸本來就是認人的,何況翰林院庶吉士借錢,原屬錢莊的大忌,沒人擔保,他們斷斷不願冒此風險。”
“這個不用擔心,我自有辦法。”吳昌時故作神秘,將話頭收住,看著三人。
陳子龍催問道:“來之,我們知道你神通廣大,可你猶抱琵琶半遮麵,未免不夠朋友了。”
“我在周府認識了一個有錢的主兒,開著一家大大的珠寶店,這點兒銀子不在話下。”
“你的可是董獻廷?”
“咦!你也知道?”吳昌時頗覺驚詫。
“京城開珠寶店的,以前是魏忠賢的寶和六店,如今卻是董記了。”
張溥鎖眉道:“他若不肯,你可咱們複社社員何止千萬,隻不過暫借數日,等這科的春闈程墨售出,便可還他。”
“他豈在乎這幾兩銀子?他出銀子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然他珠寶店的買賣也不會如此興旺。”
“隻要我們在京城站穩了腳跟,不愁沒機會報答他。”張溥躊躇滿誌,仿佛提刀四顧,想要一試身手的俠客。
吳偉業、陳子龍聽他起複社,暗想:原來這些書畫竟牽扯到了社事,難怪先生如此出手豪闊!
色正在戌時光景,吳偉業陪著陳子龍回了會館,張溥與吳昌時趕往周府。吳昌時將張溥徑自領到好春軒門前,退回寓處。周延儒正在票擬奏折,見張溥夜裏來拜,破例從案後起身相迎,讓坐請茶。張溥將那顏色陳舊的錦盒放在案上,道:“門生幾個今日得了三件稀罕物,不知真假,特請恩師法眼明鑒。”
“哦!什麽稀罕物?”周延儒為官多年,一直輾轉在留都南京和北京兩地,所見古物甚多,聽稀罕兩字,興致大起,伸手取了錦盒,並不急著打開,卻將錦盒翻轉審視一遍,見那錦盒雖然破舊,幾乎難以辨認出本來的顏色,但上麵的封簽用的是滑如春冰密如繭的澄心堂紙,外麵罩著華美的雲錦。區區一個錦盒都如此不惜工本,顯然隻有宮裏的匠作局才有這樣的氣魄,那錦盒中的物件必是前朝宮裏的舊物,怎樣稀罕自然是不言而明了。
周延儒輕拂一下錦盒,心中暗自讚歎,緩聲道:“這盒子確是真的!”他輕輕打開錦盒,取出三個卷軸,逐一打開,展放在案上,手持燭台,心地反複端詳著字畫、落款、印章,眼裏射出兩道驚喜的光芒,口中嘖嘖有聲道:“如真是好福氣,平常人就是想看其中的一幅已屬不易,你卻將三件寶貝湊齊了,真是難得。”目光一刻也未離開書畫,神情頗多陶醉,更覺豔羨。
張溥站起身道:“這三件書畫賣家索價不高,門生本來拿不準,怕給人家騙了,有辱恩師的門楣。既經恩師評判不是膺品,就是下極珍貴的物件了,門生如何消受得起?就送給恩師清賞雅玩,萬請笑納。”
“哦?”周延儒滿臉喜色,嘴裏卻連聲道,“怎好掠人之美,怎好掠人之美!萬萬不可如此!如啊,我家裏還有陳了多年的狀元紅,前些你們來時,本要留飲的,隻是來來往往的拜客不斷,沒有整工夫坐下,今夜補上如何?”
張溥生傲骨,睥睨下,放眼儒林,入眼的人物也隻有錢謙益、陳繼儒、黃道周幾個先輩,本來對周延儒並未心服,但他畢竟是自己的座師,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古訓斷斷不敢忘懷。周延儒自少年之時,一帆風順,青雲直上,看慣了官場的惺惺作態,他不稀罕銀子也不缺權勢,惟獨看重名聲,尤其是張溥這樣下名士,出入門庭,為我所用,今後朝野的物議自然要由自己引領了。
一瓶醇厚的狀元紅下肚,張溥起身告辭,周延儒道:“如,同進士出身能入翰林院,我大明開國以來,你雖不是頭一個,也是極少見的。庶吉士按規矩要見習三年,期滿之後,才能過班引見,一睹聖顏。你的文章冠絕下,自然是罕有人及,但你官場的曆練還少,不要心急。隻要平平安安地熬過這三年,自然會有施展身手的日子。”
“恩師教誨的是。”
“如啊,聽你在翰林院有品評他人文章的習氣,甚至隨意批改,可有此事?”
“門生薄有微名,一些人便拿文章來請教,不好推辭……”張溥見周延儒臉色有些陰沉,頓住話題。
“如今翰林院是溫閣老掌管,外麵已有些非議了,你話還要有些分寸才好,畢竟薛國觀訐告科考之事剛剛平息,不要給人家再抓了什麽把柄。皇上因楊鶴招撫失策,近日心緒不佳,已連連申飭了好幾位大臣,這幾日辦事可要格外心。”
“謝恩師教誨。”張溥心頭猛地一沉,嘴裏答應著,怏怏地告辭回到私宅。他雖破格做了庶吉士,但還隻是翰林院裏見習的預備官員,除了每年有些許銀兩補貼夥食,一文的俸祿也沒有,本來留住在江蘇會館,要節省不少。可是母親金氏知道兒子欽點了翰林,捎信要來京師看看。金氏出身侍婢,在家中地位最卑,幾十年忍氣吞聲,難得有幾舒心日子。張溥體諒母親,又想早在京師自立門戶,便賃了一個僻靜的四合院,但擔心開銷過大,寫了家信暗囑妻子留守家中,不必跟著來京。四合院不大,屬於最的那種,隻有一重院子,北麵三間正房,東西廂房各兩間,道士帽式的黑漆街門。進門是五六丈見方的井,青磚鋪墁的十字甬路通到四麵各房屋,井沒什麽遮攔,四下通透,牆外的幾棵老槐樹,枝椏嵯峨,亂蓬蓬地遮住大半個井,添了一些生氣。已過戌時,他怕驚動了母親,輕手輕腳地回了東廂房,猶覺頭有些發暈,胡亂擦了把臉,和衣臥在床上,眼前卻總有一個瘦的身影晃來晃去,心口的煩悶難以排遣,冷笑著自語道:“溫體仁,你這老狗切莫打錯了算盤,須知我也不是你隨意拿捏擺布的泥人兒!”想到此處,翻身坐起,將燭光挑明,鋪紙濡筆,將溫體仁結黨營私、援引同鄉洪閩學為吏部尚書等事情,寫成疏稿,洋洋千言。
次日一早起來,又斟酌改定,在翰林院偷偷送給吳偉業,暗裏囑托他謄清後具名參劾。吳偉業看了,一整心神不安,深感進退無地,雖高中榜眼,文章也得皇上聖裁恩寵,但自家不過一個區區的七品翰林院編修,入仕途不久,個中三昧沒有多少體味,如何掌握分寸,實在為難,可畢竟追隨張溥已近十載光景,若不參劾則是有違師命。好不容易熬到散班,他匆匆趕回宅子。張溥沒見到吳偉業,回家草草吃了晚飯,正要出門尋他,吳昌時卻一步跨進門來。張溥看他一身的黑色衣衫,帽簷壓得極低,心裏登時隱隱有些不安。多年的交往,張溥深知吳昌時的稟性,何況做了首輔的幕僚,更不該輕易拋頭露麵,除非遇到了極為重大緊急的事情。張溥領他進了東廂房,吳昌時甫一坐下,就低聲道:“如,我勸你不要彈劾溫烏程。”
“來之,你是何意?”張溥心裏吃驚異常,看來自己的一舉一動實在難以不為人知,他強捺住心中的不快,展顏一笑,但吳昌時分明感到了話音之外的不滿。
“此時上折子,還欠火候。”
“來之!你也是熟讀經史的人,那董狐直筆、聖人作《春秋》亂臣賊子懼,太過久遠,可不必提了。前朝的楊繼盛彈劾嚴嵩十大罪狀,我等未逢其時,未睹他颯颯風姿,也不必起。啟三年,楊大洪上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疏,與左光鬥、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俱遭魏閹酷刑慘死詔獄;啟六年,魏閹走狗應巡撫毛一鷺到逮辦周順昌、周宗建、繆昌期、李應升以及高攀龍七君子,他們無不慷慨赴義。這些先賢你可都是知道的。他們可曾想過是不是時候?自古正邪如冰炭,水火難容,就該知其奸而發,不可延緩。再,兵法也講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
吳昌時拱手道:“如,你抄贈的《五人墓碑記》,我一直好生地收著,時時取出拍案快讀,這些先賢我自然是不曾忘的。你到兵法,豈不聞待時而動麽?”
“來之,坐等玄想不如身體力行,你不怕落入王陽明心學空談的巢臼?”
“如,你且聽我。你知道了這事的來龍去脈,自然不會逞一時的意氣了。”
張溥冷笑道:“哼,你不會從盤古開地講起吧?”
吳昌時見他怒氣又起,並不理會,自顧道:“其實周、溫兩位閣老本不相容,隻是至今尚未撕破臉皮……”
“下人可都知道那年會推的事由,當時他二人聯手逼走了錢牧齋,周閣老可還是念舊情麽?”張溥打斷吳昌時的話,似頗不以為然。
吳昌時也不反駁,略頓一頓,接著:“此一時彼一時,那些都是舊事了,不提也罷,還是近來的新事。你道溫烏程安於其位麽?”
“此話怎麽講?次輔權勢已極高了,還要……難道還想做首輔不成?”
“不錯,如不愧是一社之魁,心思果然……”
“好了,來之,都什麽時候了,你還有心調笑?我不過是推測之辭,他做首輔不是癡心妄想麽?不用周師相聖眷正隆,單年紀,那溫烏程六十幾歲,將到致仕之年了,他想著首輔的位子,不若他想著如何多撈些銀子。”
“你這話也對也不對。”吳昌時搖搖頭,“你將權勢與銀子分得太清楚了,其實隻要心思稍稍一偏,這兩樣本是一體,有了權勢還能沒銀子,有了銀子還能買不動權勢麽?溫烏程要想著徑自將周閣老推開,做個名正言順的首輔,自然不容易,可若有了許多的實權,將首輔架空一些,又何必在乎那虛名呢!”
“暗渡陳倉?他手未免伸得長了吧!師相又不是……目光何等銳利,又有許先生等人出謀劃策,豈能聽之任之。”張溥怕出語不恭,忙將呆子二字生生咽下。
“溫烏程高深莫測,做事滴水不漏,不是泛泛相與之輩。”吳昌時眉頭鎖起,語氣頗為沉重道:“此次春闈延開,下人才勢必集聚。溫烏程本想借主持春闈,網羅英才,培植勢力,穩紮穩打,步步經營,一旦門生故吏遍及四海,那時一呼百應,把持朝政,自然不是什麽難事,群臣也自然唯他馬首是瞻,周閣老又能奈他何?不料,周閣老請旨親領會試,他的計謀落了空……”
“怕是不能這麽吧!溫烏程是一計不成,再生二計,吏部尚書不是他的同鄉麽?銓選大權要比取幾個儒生要緊得多。”
“唉!這也是首輔看錯了。當時許先生提過醒兒,首輔並未全放在心上,隻暗地叮囑錢象坤搶先票擬,推薦別人。你想溫烏程是何等伶俐聰慧,錢象坤哪裏是他的對手!幾句話幾杯酒就收拾得服服帖帖了。”
張溥忍不住惋惜道:“實在所托非人呀!”
“還不是為私心所誤!”吳昌時扼腕歎息,將事情前後講出,張溥聽得一時默然。
會試的次日,溫體仁與吳宗達一道拉著錢象坤吃茶閑話。吳宗達道:“此次首揆將閣中要務暫且放下,不知要取多少棟梁之材?”
“有孫承宗總理遼東,後金不會輕舉妄動。陝西又出了洪承疇這樣的幹才,招撫的招撫,剿殺的剿殺,平安無事,首輔自然樂得多幾個門生了。他尚不足命之年,不出數年,門生故吏遍下,一呼百應,可是尊貴威風得緊呀!”錢象坤不知是羨慕還是嫉妒,摸著花白的胡須晃著腦袋,歎道:“要我這把年紀,入閣拜相也沒什麽不知足的,絲毫不敢再份外之想了。到致仕的時候,皇上能有恩旨許乘驛傳,回老家含飴弄孫,也不枉了此生。”
溫體仁聽出他話語之中的醋意,心下不由暗自好笑,他懦弱無能,竟也有此妄想?雖甚覺不屑,口中卻呼著錢象坤的表字,嘖嘖稱讚道:“弘載如此淡泊,足見胸懷,好生教人欽佩。不過,起子孫,我記得令郎還在留都禮部奉職。”
錢象坤一怔,點頭應道:“溫相好記性!犬在南京已有五年了。”禮部本是清水衙門,沒有多少油水可撈,南京的禮部更是做樣子的擺設,冷清得門可羅雀,就是沒靠山的也將白花花的銀子頂在頭上,四處找門路選調北京。錢象坤前些年在北京做禮部尚書,趕上皇上初登極踐位,不敢用銀子打通門路,如今做了輔臣,越發擔心物議,不敢輕舉妄動,有心幫忙的見他滿臉的清正,怕碰一鼻子灰,也去了念頭,他兒子就一直窩在南京,自己雖暗地焦心,卻有苦不出,兒子也老大的不快。聽溫體仁提起此事,他暗叫慚愧,老臉自覺也紅熱了一陣。
“我協掌吏部,令郎一個微末之官,升遷選調倒是極平常的事,不用費多少周章,隻是……”溫體仁拿眼睛瞟著錢象坤,故意將話收住。吳宗達心領神會,一旁攛掇道:“君子成人之美,弘載兄這般清正的好官,平日隻知耽心國事,哪裏想什麽兒女私情?眼看著那些不成器的庸官俗吏個個填了肥缺,總不能教老實人吃虧吧!”
溫體仁連連擺手道:“那倒不會。隻是擔心幫了倒忙,壞了老先生的名聲,實在不敢開罪呀!”
錢象坤聽他如此,怎能輕易教他落個空口人情?忙道:“言重了。如此盛情雅意,我豈能不知好歹地拂逆了?隻是勞累費心,無以為報,實難心安……”
“報答什麽?老先生若是送什麽銀子,便是通了關節,兄弟哪裏還敢援手?老先生若以為欠了人情,要還也不難,我知道一家新開的酒館,老先生做東請我們幾人大快朵頤一番如何?”
“什麽好酒館?漫一次,就是百十次也無不可。”錢象坤大喜,問道:“在什麽地方?”
“大隆福寺的一個胡同裏。老先生有意破費,可要早去訂下席麵,以免吃不成了。”
“什麽山珍海味,莫非是龍肉,這麽稀罕搶手?”錢象坤大不以為然。
吳宗達與溫體仁相視一笑,笑道:“倒沒那麽金貴。隻是這家酒館做的菜肴是有數的,晚去便沒貨了。若是幹喝他們的酒,刀子似的,弟自信沒有老先生的酒量,怎敢幹喝?”
“這倒怪了,有銀子也不掙,寧肯閑著?”
溫體仁應道:“嗯!本生意,沒有做大的心思。這也是操守,思不出位麽!”錢象坤聽他得不動聲色,卻一語雙關,似含嘲諷之意,臉上又是一陣發燒。
三人來到酒館,二斟酒上來,錢象坤端杯一嗅,笑道:“果是烈酒。這孫記燒刀子聞名關外,不在地凍寒的時候喝,有些傷身。”
“你這般的好酒量,怕什麽?不是心疼銀子吧?”吳宗達一番調笑,錢象坤不好再什麽,舉杯幹了,溫、吳二人乘機再勸,錢象坤盛情難卻,心裏又想著南京的兒子不日可來團聚,哪裏把持得住?一連幾杯下肚,便不再推讓。孫記燒刀子果然名不虛傳,溫體仁又暗地吩咐換成五十年的陳釀老酒,力道更大,不消半個時辰,已喝得爛醉如泥,第二依然滿嘴酒氣,渾身無力,掙紮不起,隻好稱病在家。溫體仁從容地寫了舉薦閔洪學的折子,遞了上去。錢象坤知道已是兩以後的事了,將消息傳與周延儒,皇上已然準了,再無可挽回。
張溥聽到這裏,歎惋道:“皇上英明聖睿,竟沒有識破他的險惡用心?”
“如,看來你恨烏及屋,動了肝火。你想皇上英明,自然不願出個什麽把持朝政的權臣了。首輔本來就權重,身邊沒有一個異心的,如何製衡?”
張溥沉思道:“依你來,皇上是有意準了溫烏程的折子?”
“不錯!近來首輔安插的人也多了一些,難免遭人議論。皇上聽了,想必有些擔憂。皇上乾綱獨振,容不得恃寵而驕之人,最怕再出個大權獨攬的魏忠賢。”
“師相可是不願多生是非,才命你來遊我?”
吳昌時眯眼應道:“不忍則亂大謀,不必急於一時。”
“要是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呢?”
吳昌時的兩眼連跳幾跳,粲然笑道:“當日首輔你承接東林先賢,你還推辭,這不正是東林的風骨麽?不過,首輔吩咐:上折子若成功,他心裏感激;若不成,那他怕難以保全你,隻好請你先避避了。”
“難道要我縮在家裏不出門麽?”張溥性有些狂狷,最不怕權貴,聽到躲避二字,大覺不快,不由麵色一寒,仿佛罩了層嚴霜。
“那倒不必,隻怕要委屈你過幾年優遊林下的日子了。”
張溥不平道:“我一身正氣,反要躲溫老賊?”
“累及師相,事情就更沒有回旋的餘地了。你再好生想想,不必爭一時之氣。”
“若勞而無功,我甘願吃苦領罪,決不累及他人。”張溥長長呼出一口氣道:“如此,我也可報師相知遇之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