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鬼穀神謀> 第一千四十三章假手於人

第一千四十三章假手於人

  第一千四十三章假手於人

  晉都到也是一個龍蛇混雜之地,此時在晉都的一處酒樓之中,呂子善與另外一人兩相對坐,今日智伯有事,並沒有等著呂子善,可呂子善並沒有閑著,而是晏請一位客人,此人非是別人,正是吳國季子,季老夫子。

  今日他剛才從吳國回來,所以呂子善晏請於他。

  「季老夫子想必知道今日孔老夫子離開晉都的消息了吧,對此在下也是十分不舍,只是身在晉都,可卻也沒有辦法。

  雖然在下是智伯的門客,但對於來晉的天下賢才一直抱著善意,有一種相互敬畏之心。

  只是不想列國聞名的孔老夫子竟然會因為鬼谷王禪來了晉陽而憤然離去,此事也是讓在下一直耿耿於懷,不說不痛快。

  好在今日晉王親率群臣十里送別孔夫子,也足見晉王愛賢重才之心,不會讓天下賢才因此而寒心。

  今日得知夫子回晉,而晉王與智伯都俗事繁忙,顧及不周,呂某也是心情沉重,今日宴請夫子,到讓夫子見外了。」

  呂子善說完也是自己飲了一杯,這酒此時飲在復中,於他就像是真的同情列國學子,同情列國賢才的悲情際遇的苦酒一樣,臉上帶著被酒酌燒的而感同身受凄涼。

  「老夫在此謝過呂先生盛情招呼,老夫這些年也是受夠人之白眼,深感悲涼,現在就連晉王也不太在乎老夫了,更是心情落寞。

  想當年老夫四辭吳王之位是何等的榮耀,世人皆以老夫為楷模,只是未曾想世道如此不堪,未有幾年,禮崩樂壞,已無人相識,直讓老夫不語而泣呀。」

  季老夫子聽著呂子善的話,也是自飲一杯,此時也是深有感嘆,像一個年暮之人一樣,只要一說起感傷之話,一遇上略為相適之人,就會情不自己說起往昔榮耀,感懷當世悲涼。

  可在呂子善心裡卻並非如此,對於季夫子的過往,他也是十分清楚,當年季子作為先吳王第四子,雖然賢名在外,可卻並無治國之能,當年吳國欲圖興盛,所以需要亂世之梟雄,而非所謂一無是處的翩翩君子。

  再言之,季子第一次辭讓其實也是無可奈何之舉,就如同楚國一般,兩代楚王都在臨死之前試問當年的子西,可子西卻心裡明白,所以不敢承此王位。

  其實吳國與楚國情形一般,雖然吳國被世人稱之為「禮崩樂壞」之列國,但傳長之習也深有領司,非是不曉此理。

  縱是追溯到吳國開國之祖前商地太伯,那才是真正的以長讓幼之舉,而非是季子後來的賢讓王位,以幼讓長可比。

  若當年季子不讓,恐怕吳國王位還是要傳於當時的長兄。

  若算起來,其二位長兄才真正是賢能之才,不傳子而傳弟,從這一點看除了名聲,實質上卻也有利於吳國的穩定。

  其三個兄長相繼成為吳國之王,這在列國之中也算是獨樹一幟。

  只是到了吳王僚這才轉而傳子不傳弟,而當時作為四弟的季子再次禮讓,也間接造成了吳國後來公子光刺殺吳王僚的悲劇。

  從這一點看,該讓的時候非是季子之賢,不該讓的時候卻成為吳國之禍,所以呂子善聽在心裡也是十分鄙視,但卻不動聲色。

  (這只是個人想法,在第一部的時候已有表述,世人覺得季子賢而屢讓王位,其實賢者該為其三個長兄而已,非是季子之賢,若三個長兄無此賢能,何故會以兄傳弟,能連繼三代吳王呢。

  至吳王僚父親之時,本也欲傳與季子,可季子卻並不敢接受,讓當時的其第二代公子僚、公子光、夫概起了爭位之機,以致禍亂了吳國,幸得公子光也就是吳王闔閭本也是一個梟雄,又得伍子胥,伯否、孫武輔助讓吳國盛極一時,這才有攻入楚都的事迹。

  有的時候歷史記載總是有所偏執,特別是涉及仁義上,總誇大其中的一部分,而無視另外的一部分,這也是本人寫相關歷史的主要方向。)

  「夫子不必如此悲傷,晉王只是因為孔夫子離去才會情緒低落,其實一切原因,皆因鬼谷王禪不入晉都卻入了晉陽,這也是孔老夫子離開的原因。

  所以夫子該多有體貼晉王才是。」

  呂子善作為智氏的門客,雖然此時宴請季子,而季子對於晉王不待見於他心裡也有嫌棄,可呂子善卻反而替晉王說話,其實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所有怨氣都集中的鬼谷禪一個人身上。

  「鬼谷王禪,這個小子竟然去了晉陽,這也難怪,世人都覺得他心懷天下百姓,可在我季夫子眼中,他只是一個跳樑小丑而已。

  此次我回吳國,本來想見一見當今吳王,可他卻連正眼都不想看我。

  這一切都是因為鬼谷王禪,若不是他讓吳王參加黃池之會,也不會讓越國勾踐得逞,此時吳越之間已今非昔比,這一切都源自鬼谷王禪自以為是的攪合。

  若當年不是讓夫差小兒這個有勇無謀之人當了吳王,其它任何一人都不會走到今日如此危難之時。

  若讓我再見到他,老夫就是拼上此條命也是讓他不得好死。」

  季夫子此時也是有些咬牙切齒的,對於此時吳國由盛而衰,心裡的仇怨全部怪在鬼谷王禪的身上。

  (黃池之會後,夫差本該及時回吳,可卻並沒有完全依王禪的意思,所以越王勾踐與中將軍范蠡趁虛而入,率三千越軍攻入吳都,後來夫差回防這才退出,但經此一戰,吳國實力大衰,相反越國漸現盛像。

  其實此書已說得明白,越王勾踐曾保證在夫差黃池之會時支持吳國,但其也在吳王放他們兩人回去之後背信棄義。

  而楚王雖然也派了吳將軍調五萬大軍進駐巢邑三城,可卻並沒有幫吳國,而是坐視不理,這也跟楚惠王的母親越姬有關。

  而這也是最後鬼谷王禪並不幫越國,也不幫楚國之故,楚惠王其實也違背了對鬼谷王禪的承諾,越王勾踐也是如此,所以這兩個列國最後的結局都是一樣。

  越國被後來的楚齊魏國一起滅了,也是因為勾踐其人本來就缺乏信義,也無大志,在稱霸之後范蠡遠走,文種被殺,成就後人常說的鳥盡弓藏,兔死狗亨,但世人傳得多的卻是卧薪嘗膽的故事。

  所以讀歷史也是要全面性讀,而非只是片面的認識。

  當然關於這一段故事,此書還會敘述,從吳國開始,最後還是會在吳國結束,大家不必擔心。)

  「若說鬼谷王禪,我怕列國之中的賢才還沒有不恨的,此人傲慢無禮,自恃其天賜之人的身份,此次入晉不入晉都,卻入晉陽,到是讓晉王十分生氣,不僅如此,還間接趕走了一向與他政見不和的孔老夫子。

  只是不知為何這個鬼谷王禪為何會入了晉陽,卻不來晉都,這似乎於理不合,在下出道甚晚,到並不知情,不知季夫子可知其中原由呢?」

  呂子善一邊為季夫子斟著酒,一邊若有所思著,似乎也是百思難得其解。

  「此事也是老夫怨恨他的原因之人,呂先生不知也正常,畢竟若是說起來確實也夠久遠的。」

  呂子善一聽,興趣大增,馬上舉杯敬季夫子,還不時的為季夫子夾著菜,顯得十分殷勤,像是真的尊敬季夫子一樣。

  「還請夫子與我說道說道,依此時局勢,鬼谷王禪明確輔助趙氏,而在下卻是智氏門客,將來我與他必然不可避免有一戰,所以還請夫子成全。」

  呂子善也是謙虛,也十分謹慎,把自己的心思也透露一點,就是怕不知鬼谷王禪氏細而將來與之對抗之時吃虧。

  而且他的話其實也是向季夫子表明,他與鬼谷王禪是敵非友,而季夫子此時怨恨鬼谷王禪,那麼他們就是朋友,可以聯合起來一起對付鬼谷王禪。

  「鬼谷王禪的母親王彩霞曾是虎踞鎮王氏的大小姐,當年因與同在虎踞鎮的趙氏子嗣趙光誠相好,也早早確定了兩人的婚約。

  可後來趙氏因為涉及當年楚國太子建之事,所以被當時的相國李悝清除,整個虎踞趙氏也因此而衰敗。

  後來虎踞趙氏只有小輩趙光誠支撐,最後也鬱郁而死,可這個王彩霞卻不顧禮義,以趙氏媳婦自居,到深得世人感動。

  到後來天賜靈嬰,卻也無處可去,只是當時的楚相李悝也是能卜會算之人,知道此子必然不凡,所以去了虎踞鎮,封鬼谷王禪為楚國靈童,並把趙氏府第封給王氏居住,所以虎踞鎮的趙氏就改名為趙府王氏。

  而當年趙武的大兒子,晉國公子趙歡就是整個當年建立虎踞鎮趙氏的關鍵之人,也是造成虎踞趙氏敗落之人。

  趙歡此人自小就十分聰明,當年趙武回到晉國之後,為防當年後宮之亂,讓趙歡潛出晉國,以留趙氏血脈。

  而此子也胸有大志,一直為晉國而謀,四處行走列國,而且他是齊史角大師的徒弟,一手天問九劍無人能敵。

  在幾十年前,趙歡之名可謂是列國之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俠士,見之讓人生畏。

  而他當年曾去了吳國,吳國當年受晉國扶持,就連伍子胥都是此人介紹與了當年的晉王,再舉薦於吳國,就是想吳國強大,以牽制於楚國。

  趙歡當年入吳之時認識了齊國田氏姐妹,相好的就是現在的南海婆婆田淑惠,而田淑惠本也是齊國離魂尊主的徒弟,兩人相愛,卻因為當年楚國太子建之事,趙歡暫時離開吳國,可當他處理完太子建之事後,回到吳國,田淑惠已成了僚侄兒的媳婦。

  所以他一直忌恨於吳國。

  後來為報復于田淑惠,他在暗中撮合伍子胥結交當年的公子光,慫恿其有不軌之心,並親自介紹了刺客專諸,刺殺生了我僚侄兒,也險些讓當時的王妃田淑惠被燒死。

  後來楚國太子建事發之後,楚相李悝清除了虎踞趙氏,死了幾十口趙氏族人,而趙歡似乎也覺得心裡有愧,自此之後,他以奴僕身份留在虎踞鎮趙府王氏。

  自此也就成為了鬼谷王禪最為忠誠的老奴。

  而鬼谷王禪當年出走列國所仗的天問九劍也是趙歡所傳,而且鬼谷王禪行走列國,也得趙歡相幫,兩人關係形同爺孫,卻又更勝爺孫。

  想起這個趙歡,老夫也是怨之不死,吳國之亂盡於趙歡之手,就連楚國之亂也在於這個趙歡,包括晉國趙氏能有今天,也得益於趙歡之助,此人謀略當不可小瞧。

  所以先生若知道這些原由,就不會對鬼谷王禪來晉陽有疑惑了。

  此子幾年前入齊,也是為了齊國田氏,而田淑惠就是齊國現在主政的田乞的大姑姑。

  鬼谷王禪打著為天下而謀的旗號,其實也只是行著自私自利之舉,只是世人不知其秘密而已。

  老夫也是此次回吳之後,慢慢打聽,這才一點一點的把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弄清楚的。」

  季夫子邊說邊自己喝著酒,若是算起來他與趙歡也是一輩之人,而且年歲相當,只是趙歡行走列國,行走江湖靠的是武技與謀略。

  而他這一輩子行走列國靠的是禮讓吳王之位的賢名,此時雖然語氣里對趙歡恨之拳拳,可卻也有佩服的情色。

  呂子善到是十分認真的聽著,至於趙歡與王禪的關係,他十分清楚,可有些吳國之事他卻並不知曉,所以此時一聽之後,慢慢明白過來,而且心裡更是歡悅,知道今日所請這個季夫子到也是十分適合。

  「原來如此,看起來這個趙歡也是厲害人物,能把吳國攪得如此天翻地覆之人,實是一個人才,只是於夫子而言,卻有不共戴天之仇,夫子一生為吳國而謀,此時卻盡毀於趙歡與鬼谷王禪手中。

  只是怕想殺此人也是難了,此仇也難與報了。」

  「哼,先生是小看我季夫子了,這些年我得一些異人之士傳教,已非當年季子,就算是劍法,老夫也自認勝趙歡一籌。

  若是讓老夫遇上這個趙歡,必取他項上人頭,絕不會手軟。」

  呂子善一聽,臉上顯愧意,舉杯敬季夫子道:「夫子何出此言,在下只是有些為難而已,卻不敢小看夫子,在此滿飲此杯,權當向夫子陪禮了。」

  呂子善說得十分真誠,也是舉杯一口飲盡,臉上儘是愧意之色。

  「呂公子受智伯重用,是智伯此時的左膀右臂,有如此時晉王身邊的降龍真人一般,而智氏此時在晉國一家獨大,公子難道還有什麼為難之事不可說與老夫聽一聽嗎?」

  季夫子此時也是臉帶笑意,其實心裡也在懷疑這個呂子善請他,卻又無故的說了這一些關於趙歡與鬼谷王禪的關係,這其中必然會有什麼事瞞著,所以此時直接問起。

  「夫子言重了,其實並沒有什麼,現在范氏中、中行氏與趙氏衝突,想來夫子知道,而前兩日在下與降龍真人見了一面,無聽之下得知,晉王對於趙歡也十分頭疼。

  因為趙歡當年確實為晉國立下大功,而此時趙氏與范氏還有中行氏衝突,趙歡已來到晉都,給晉王投了三次拜帖,求見於晉王。

  所以晉王此時也是左右為難呀。

  若說有人能幫晉王除掉趙歡與南海婆婆,相當於斷了鬼谷王禪一臂,也斷了趙氏一臂,為晉王解此憂慮。

  本來此事該由在下去處理,可今日聽得夫子這般說來,在下才會為難的。」

  呂子善此時也是臉帶難色,說得有些委屈。

  「你是想讓我去殺了趙歡與南海婆婆?」

  「不是想,夫子該知道本公子的能耐,就算是降龍真人也得給在下七分面子,若說以本公子的本事要殺趙歡與南海婆婆到是易如反掌,只是考慮到夫子之仇而已。」

  呂子善說得十分隱誨,卻又十分明顯。

  「若是我殺了趙歡與南海婆婆,於你又有什麼好處?」

  此時季夫子也明白呂子善的意圖,其實就是借刀殺人,所以也有所警惕。

  「夫子又誤解了,夫子是興晉會之人,將來若晉王收回王權,而在下卻是智氏之人,若在下殺了趙歡,於在下並無好處,可於夫子卻不一樣了。

  此事可解晉王之急,也能讓夫子在晉王面前更受重用。

  而且若將來在下要重投晉王門下,也得有人相助,而那時夫子自可舉薦本公子,而不會因為本公子曾是智氏門客而讓晉王有所嫌棄,這就是本公子的想法。

  同時今晚得知夫子與趙歡的恩怨,想來夫子也不想把此仇假手於在下吧。」

  呂子善的話也是一邊成全季夫子在晉王面前邀功,把如此能解晉王之憂的功勞讓與季夫子,也是賣了一個人情。

  最後也是故意激著季夫子,讓季夫子的仇怨更濃一些。

  畢竟以季夫子為人而言,與當年攪亂吳國的趙歡還有南海婆婆是仇非友,若不能親手解決此兩人,定然會心中有愧。

  如此一說,呂子善對於季夫子而言到是極盡體貼,讓季夫子可以兩全齊美。

  而且呂子善也把將來可能投靠於晉王之意說出,其實只是故意迷惑於季夫子,讓季夫子覺得呂子善對他如此之好,其實也是別有用心,而非無故獻殷勤,非奸即盜之說。

  這樣也會讓季夫子心裡不會有其它忌諱而信任呂子善的好意。

  由此可見呂子善其人也是狡詐十分,把借刀殺人之計,反而運用得如此冠冕堂皇,讓人無可厚非,反而其善解人意之舉。

  並且呂子善深知此時的季夫子受降龍真人排擠,若將來有他來與降龍真人爭寵,對於季夫子可謂無往不利。

  「原來如此,呂公子之意,老夫心領了,此事當也不必公子操心了,只是想來公子請老夫自然是對此事十拿九穩,也知此時趙歡與南海婆婆的所在了,還請公子一次說得清楚。

  說不定公子還要在此飲酒等待老夫,老夫只需半刻,就可功成圓滿回來。

  那時,這一次宴席就算是老夫請公子小酌如何?」

  季子此時也是有些急不可耐,想馬上就去殺了趙歡與南海婆婆,甚至覺得此事只是舉手之勞,易如反掌之事,比之在此飲酒更是容易一些。

  「趙歡與南海婆婆此時就在晉陽城外趙氏別院之中,趙氏一族族人二日前運送糧草去了趙氏封地,此時院內只有其二人,夫子當十分容易就找到。」

  呂子善此時十分得意,事事順利,也是心想事成,邊說邊也自得的飲著酒,臉上帶著笑意。

  「如此正好,只是這糧草之事呂公子不知如何處置的?」

  季夫子到是恨透了趙氏,所以不僅想殺趙歡與南海婆婆,此時一聽呂子善故意說到糧草之事,馬上就關心起來。

  「此事就不勞夫子了,剛才在下其實也是出去了一趟,也就是在夫子來時才回到晉都,此時那幾十車糧草已化成灰燼,盡數落在去往趙氏封地陰風峽谷之內了。

  趙氏的圖謀,本公子自然不會讓他們得逞的,所以還請夫子放心,我與夫子該是同仇敵愷。

  既然夫子如此果敢,那麼本公子一切皆依無子,在此敬夫子,祝夫子馬到功成,本公子就在此酒樓候著夫子功成而歸如!」

  呂子善此時站起身來,雙手舉杯,顯得十分尊重季夫子,像是在迎客,卻也像是在送客,更像是在等客。

  季夫子卻是一笑道:「此酒此時到不及著飲,如此月色,到也是好時候,有勞公子再等片刻,等老夫把兩人殺生了回來之時再飲如何。

  不過老夫在此也要謝過公子成全同,將來若你我能共事,當也是一樁美事,老夫對此到也嚮往。」

  季夫子說完,並不舉杯,而是輕輕拍了拍呂子善的肩,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表現了對呂子善的期盼。

  而他不走正門,卻朝著一邊的窗子走去,回首對著呂子善一笑,人輕輕一躍,一個閃身從窗外飛出,瞬間已離開了酒樓,看起來修為更上一層了,所以對自己才會如此自負。

  而呂子善則獨自端著酒杯看著杯中月影,心裡是十分舒暢,就差對琴高歌以興此意了。

  【作者題外話】:一直覺得在下的小說,壞人不壞,好人不好,妖人不妖、惡人不惡、善人不善,這幾天花了點時間,應該是把呂子善與降龍真人兩人的形像寫得更豐滿一些了,雖然讓人覺得宣賓奪主,卻也是後面的鋪掂,讓反派更強一些,免得體現不出鬼谷王禪之能,此部里降龍真人、晉王、呂子善當要比第二部的子西、子建、子基兄弟更卑鄙無恥一些,還請讀者們有個心裡準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