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引蛇出洞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引蛇出洞
這個趙叔年歲不小,看起來也是經驗豐富,此時聽得趙毋恤問起,卻並不著急回話,反而是手撫鬍鬚,細細思慮著。
而趙毋恤也並不著急,只是喝著茶靜靜等候著,並不催促,更沒有一絲著急的表情,以此以示對這位年長者趙叔的尊重。
「回城主,若說以我方此時兵甲實戰之能,與智氏到也不分上下,智氏雖然數量優於我邯鄲大軍,可智氏一直在晉國投機取巧。
這幾十年來晉國大大小小的征戰,其實他們都是出工不出力,兵甲實戰有經驗之人並不多,反而不如我趙氏兵甲。
趙氏兵甲許多都是了承父業,代代相傳,經驗豐富,這一點於晉國各大世族之中,趙氏佔得優勢。
而且此時智氏陣兵五萬,其實用意明示,非是想於此時攻伐邯鄲,畢竟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晉陽,若晉陽有失,將來邯鄲自然會成為孤城。
孤立無援的邯鄲城沒有趙氏根底支援,怕是城主本事再大也無力回天。
所以鬼谷先生才會有此謀略,調邯鄲城的大軍前去支援晉陽,以晉陽城為重。
這一點老夫十分贊同,不敢有異。
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附焉。
若晉陽有失,趙氏必然會滅,若晉陽不失,必然是智氏之敗,知氏已敗,將來邯鄲城又有誰敢來佔據呢?
只是此時智氏並不攻伐邯鄲城,一心固守,而且大軍布局呈守勢,就是想藉此兵牽制於邯鄲守軍,讓邯鄲之兵不能支援晉陽城。
那麼此時無論我們從何方向攻擊此時這五萬智氏大軍,勢必都會陷入苦戰。
而且百里之遙,我大軍若有動向,智氏必然會知,他們可以以逸待勞。
這樣反而會讓邯鄲大軍圖不得半分之利,也會損兵折將,也不僅影響將來援助晉陽城的謀略,更會讓晉陽趙氏守軍士氣受損。
所以老夫覺得,要殲滅智氏大軍,必然要讓這五萬大軍動起來。
五萬大軍非是小數,若是一動,自然會難與成型。
而智氏大軍並不善於運動之戰,只要他們動起來,我方大軍才能有機會發動攻擊。
而且只要找准智氏移動的弱點,必然可以一擊而潰。
到時智氏大軍不明我軍意圖,自然會不敢擅動。
就算消滅了這五萬大軍,將來智氏再調集其它兵甲來支援,邯鄲城有無守軍,其實智氏都不敢隨意來叨擾。
相信這也是將軍此時所想,既要支援晉陽城,又要保邯鄲城無恙。
此事老夫一切聽叢將軍安排,縱然是為此而戰死沙場,老夫也心安里得,不會抱怨他人。」
這個趙叔對兵法也是十分精通,把雙方的優勢都分析一通,最後的結論就是要調動這五萬智氏大軍,只有這樣邯鄲趙氏兵甲才會有機會。
趙毋恤一聽,十分欣賞,也是一直點頭認同。
此時見趙叔說完,臉上也是帶著微笑道:「有趙叔如此支持我趙毋恤,此次智氏這五萬大軍定然難逃鬼谷先生謀略。
先生曾與我說過,兵不貴多卻在於精,而兵精於氣勢,若氣勢如宏,一兵可抵十兵。
當年吳國孫武以三千鐵甲擊潰楚國十萬大軍,就是出奇不遇。
正所謂治國以正,用兵以奇。
剛才趙叔所說正是毋恤所想,若說我縱然是把此時的四萬大軍全部用去攻擊五萬有備而防的智氏大軍,實非是勝算之舉。
可若是把這五萬大軍調動起來,那麼我方即可早做準備,而且也可以出奇不遇,攻五萬大軍一個措手不及。
只要大軍士氣已失,覺得大勢已去,那麼智氏這五萬大軍必然會向智氏封地潰逃而去。
若我軍再次設伏,想來要全殲這些智氏大軍並非難事。
我要讓他們來時受攻,逃時也受攻,而且還摸不透我邯鄲城的動向。
這樣在殲滅這些智氏大軍之後,才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邯鄲城精兵調往晉陽。
而智氏若是再派大軍來,相信晉陽城勝負未分之時他們也不敢攻擊邯鄲城。
若將來智氏大敗,那麼這些智氏兵甲就更不敢攻擊邯鄲城了。
邯鄲城留守的大軍,自然可以趁勝追擊智氏大軍,這樣一來,足可以橫掃整個智氏封地,將來若是論功行封之時,我趙氏也可多佔得一些封地。
此也正是鬼谷先生引蛇出洞擊其七寸,又故布疑陣等多計連用之策。」
趙毋恤此時才把計謀說出,其實與趙叔所言也是異曲同工。
「將軍,如何引這些智氏兵甲出動,這到也是其中的關鍵了。」
剛才領命的副將聽著兩人說起,此時也是十分有興趣,雖然他的軍命是去組織已先行的兩萬邯鄲城大軍,可對於用兵之法,一經說起都會興趣斐然。
「劉副將,你問得好呀,不過本將軍到想問問你,一般而言身為一個將領帶兵出戰為的是什麼呢?」
這個劉副將一聽,嘿嘿一笑道:「當兵除了軍響之外就是想當官,因為當官可以賺更多軍響。
當官的想當更大的官,最後都想當一個戰無不勝的將軍主帥。
這應該是普通兵甲將領的想法,末將也只是普通之人,心胸並沒有什麼高尚的仁義之想,所以還望將軍見諒。」
「劉將軍說得好呀,為天下亦為自己,想必是普通人的一般想法,這並不奇怪,而且若能為知己者死,那更是一個君子所想。
就好比董公一樣,明知必死而求仁得仁,這是趙氏家臣里的楷模,也是趙氏家臣一貫的作風,我們身為趙氏家臣,雖然不敢與那些誓死就義之人比,可卻也有報效之心。
而劉將軍所言確實是大部分兵將領的想法,說白了那就是立功。
只有立得戰功,才能成就這些想法。」
趙叔也是為劉副將補充著,也是十分欣賞劉副將的坦率。
畢竟普通人就是普通人,都有自己所謀的利益,不論是實惠也好,還是虛名也罷,其實都是都離不開各利二字。
「說得好,這該是你我所求之事,同樣也該是智氏這五萬大軍主帥之所求。
此次這五萬大軍由智遙的四叔智通統領,此人比之智遙其實也就只大兩歲。
可智遙已經是智氏族主,也是此時晉國風頭無二的掌權之人。
而此次智韓魏三氏齊攻趙氏,在他們看來,這可是吃肉喝酒的好事,也是建功立業的好事。
這個智通,本也是酒色之徒,當年一直與智遙混在一起,也深受智遙信任。
可此次智遙並未帶他去攻伐我氏晉陽城,也是因為呂子善提議,有鑒於范氏族主范吉射與中行氏族主荀寅不端行徑之嫌。。
此兩人當也是紈絝子弟,出征之時,大軍之中竟然還帶了不少女人,以借其行軍之餘玩樂,如此兒戲自然難成大器。
而這個智通顯然就是此類之人,聽聞他這些日子無事生非,四處搜尋民間美女,終日飲酒作樂。
這裡面自然有其習性,同時也是因為他去不了趙氏攻擊晉陽城而失落,畢竟在他們看來,晉陽城有如這樹上的果子,伸手可摘,毫不費力。
而且將來分封范氏與中行氏還有趙氏封地之時都會論功行賞,可這個智通呢,卻沒有機會,所以十分苦悶,卻又不敢有違軍令主動來攻我邯鄲城。
可若是讓他覺得有利可圖,可以立下大功,攻下邯鄲城,那麼將來說不定他就可以成為邯鄲大城的城主。
而且此時邯鄲與晉陽是趙氏兩大城池,失一不可,若他能攻下邯鄲城,將來論功行賞之時,他也不會比別人差。
對於這一點,相信這個智通早就窺視著了,只是差那麼一個機會。
而我們此時要引這個貪吃的蛇出來,就是要給他製造這樣一個機會,這樣讓他覺得有利可圖,可以毫不費力的攻下邯鄲城,他就會毫不猶豫的全兵出擊。
若是攻下邯鄲城,那麼他可以順其自然的進駐邯鄲城,從而孤立晉陽城,也算是間接的立了大功。
而且若他此時在邯鄲城,當然可以肆意妄為了,到於將來誰攻下晉陽城,其實他都有功勞,不會像現在一樣,雖然手中握有五萬精兵,可卻一事無成,所以引此人出來,就是要造成其能立功的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