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仙人俗人
第一千二百一十章仙人俗人
「鬼谷先生,這就是你要的結果嗎?
聽聞你權謀無雙,不僅在世間從無對手,就連我這不成器的徒弟都不是你的對手。
你是保住了趙氏,保住了晉陽城,現在你還想讓我這徒弟怎麼樣?
他可能是趙氏子孫並不錯,而這已經是百年前的事了,更何況現在晉陽未破,趙氏也依然掌控著晉國,相反比之以前更強大。
就算殺了一個小小的趙鞅,這也是他的命數而已,你也不必專門把我們請來看你這一齣戲,於我們而言世間之事毫無意義,老夫不會因此而否定子善所為。
更何況你不知道子善前世是什麼人,對世間之人做了多大的仁善,你也不配指責子善所為。」
許由此時已承認了呂子善就是趙子善的事實,畢竟剛才王禪所講他無可指責,事實俱在。
更何況他也真的能推出趙武與呂子善的生辰。
只是事實是趙武為武,確實可以說到縱橫列國,也興盛了晉國興盛了趙家。
可身為趙武胞弟的趙子善不善,雖然修行百年,卻並沒有真的行善,反而險些滅了晉國趙氏。
這反而成為一個笑話,成為世人的笑話。
這對於許由來說,顏面何存。
所以他此時還是不承認呂子善有過失,依然還是護著他這個好徒弟。
而他身邊的堯帝此時臉上也是十分難堪,他明白鬼谷王禪的意思非是不給兩人面子,只是要要揭露此事,讓呂子善回頭是岸。
同時也想讓兩人與呂子善回仙山修行,不要再管世間之事,以免再添惡行,釀成大禍。
聽著許由的話,堯帝也是有些慚愧。
「師傅,我看這也是子善師弟的劫數,既然已解,那麼不如我們還是帶著子善回修山修行,不必再管世間之事。
自當年受教於師傅之後,弟子從來也未管過世間之事,現在世間更是已變得面目全非。
只是天有天道,人有人道,這其中之事也非我們能左右的。」
堯帝到也是看得清形勢,畢竟他當年也是一統中原的共主,受世尊敬,奉之為五帝之一。
「你不必說了,想來鬼谷先生非是你想像的這般單純。」
許由此時依然對鬼谷王禪充滿敵意,只聽得鬼谷王禪一笑道:「許由,我本奉你為仙山修得大道之人,不想你卻是如此固執,心裡執念如此之深,而且不明大義,只護己短,自負了得,實在讓人失望。
既然你說起呂子善前世,本公子就告訴你,他前世就是大周太公姜尚,此事本公子早已知曉。」
王禪再次把呂子善的身世揭破,此時三人再次一驚,他們以為此事是秘密,無人會知道。
就連呂子善也是在得了太公秘笈之後,在修習過程之中慢慢的覺醒了前世的修為,可此時聽王禪一講,到像並不是什麼秘密一樣。
「既然你還懂得點道行,知道子善前世是太公之身,為何不輔佐於他,助他完成天下一統,利於百姓,利於天下。
難道說以當年太公之能,尚不能臣服於你嗎?」
許由此時反而想用呂子善的身份來鉗制王禪,畢竟從一開始他想占點便宜可就是一直占不到便宜。
此時若用太公前世的身份來,不僅可以把呂子善的過失掩蓋,同時也可以威懾王禪,讓王禪敬而遠之。
「哼,前世是太公又如何,雖然他前世輔佐了大周成就一統天下,難道說這一世就可以為惡甚至是助惡嗎?
許由真人,想來仙山不會連這一點都不懂吧。
若是如此說來,那麼堯帝會更有資格一些,再向上推而演之,但凡仁善之人再世為人就可以為惡而不受罰,那麼堯帝之上尚有許多受世人尊敬之人,不計其數也。
而堯帝之後也有舜帝、禹帝等等,若每個人都仗著自己一世之功再世行惡,我怕是世間也永無安寧了。
更何況當年太公其實原本是想輔佐商王以成就大業,只是當年商王受九尾狐狸之惑,對於當時的太公並不在意。
所以姜尚才會因情生恨改投大周,以大商為敵。
若依當年情形,商王已決定收回諸侯王權,建立大一統之中原政權。
若說當年能得以實現,現在又怎麼會有列國爭紛的時局呢?
所以說姜尚功蓋千秋,其實也只是勝者為王的道理而已,誰過誰功皆不可評判,是善是惡更無從標準,唯大道者不該以世人之見為己見,而應以道之見為見。
許由,你不會覺得呂子善前世是姜太公就想藉此來掩蓋他此時的罪惡念想吧。」
此時的王禪對於這些自負修道的仙人也是十分反感,甚至於厭惡,特別是對於許由。
世人傳聞其是得道仙人,可一見之下卻讓人十分失望,所以他也不必再尊稱許由了,剛才的話也是說得十分痛快。
既然許由不願承認,更不願帶走呂子善,那麼王禪唯有面對。
原本想著若許由與堯帝出山可以制鉗於呂子善,讓呂子善回頭是岸,這樣王禪可以一門心思來對付蚩尤大帝元神,甚至可以救琴歸於不死。
可現在看來,這似乎只是一廂情願,把這些遠離世俗的神仙想得太完美,其實許多自負的神仙,甚至不如修魔之人。
(當年太公釣魚其實並非一開始就想投靠大周,一開始姜太公也是想輔佐商王成就大業,只是那時商王對姜太公並不感冒,所以這才投了大周。
歷史就是這樣,成王敗寇,做成的自然符合天道,做不成的就是違道之舉,此書非是要貶低姜太公,而世人之所以如此推崇於他,其實也是因為封神榜此書,當然姜太公的本事確實不小,對後世影響也是十分長久的,但也非是完人。
而神仙都是好人,這種說法我一直十分反感,世間是非善惡非可一時而定,就像後世里的秦始皇,楊廣這些人,他們受世人唾罵,背負歷史罪名,可他們留下的所謂罪名,卻讓後世之人得益。
沒有秦兩代就不會有後來大漢的興盛,大漢朝其實整座大樓都是奠基在秦的基礎之上,無論是政治基礎還是民生基礎都不可否認。
就像後來的大唐,其實幾乎完全得益於隋朝,沒隋朝大而一統結束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再次奠定了大一統的基礎,大唐何來盛世。
正確看待歷史才能從歷史之中真正領悟到智慧,這是吾輩讀書人應該有的覺悟與認知。)
「我的徒弟如何,還論不著你來教訓於我,更何況你之所言也只是你一人所言,老夫不想聽了。
你不給老夫面子,那麼老夫也何必在考慮你的面子,閑許少說,你就劃下道來,看老夫能不能接你幾招。」
許由被王禪教訓了一番此時也是有些怒意,而這也是他的本意。
他不得不承認,有鬼谷王禪在,他這個寶貝徒弟永遠也不可能再次在人世成就大業,除掉鬼谷王禪已然成為他幫助呂子善的首要任務。
而他也不顧廉恥的公然挑恤於王禪,而不敢承認剛才王禪所言。
「鬼谷王禪,你是什麼東西,竟然敢恤師傅,就讓我來領教你的本事。」
此時的呂子善已然完全消化了剛才的糾結與痛苦,變得更加虛偽起來,此時趁此勢,就是想讓許由與堯帝與王禪形成不可調和的對立態勢。
那麼最後就算是許由知道他的一切所作所為,也只能幫助他了。
「好呀,既然如此那就來吧,我到要看看玄女娘娘的仙山之後有何本事?」
王禪此時回首看了看琴歸示意琴歸與山山走遠一些。
兩人也未曾想事情會發展成這樣,一是仙山來的許由仙人竟然是如此護短而不講理之人,而王禪呢當然不會因此而讓步了。
「子善,今日之事你不必參與,為師自然料理。
這個小子口口聲聲玄女娘娘,今日就讓他知道我仙山之後的厲害,以後讓他也收斂一些。」
許由還是不想呂子善插手,他自己心裡明白,他這個徒弟確實行事不端,可他卻也不願承認,不願自己打自己的臉,讓人覺得教徒無方。
若說呂子善參與,那麼就擺明了是他不明是非,甚至想除掉王禪,給人一種師傅徒弟一起作惡的口舌。
而他獨自應對王禪,不論勝負,當然也可以說成是切磋了。
他贏了甚至順勢殺了王禪,反而可以說是為民除害,還世間太平。
當然他是從來也沒有考慮過會輸給王禪的。
師傅出山,又怎麼會以多欺少,這種有損顏面的事,做為受世人傳頌的仙人當然不屑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