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攻城之略
第六百零八章攻城之略
楚都城效之外三十裏,若是行進到楚都也需二個時辰,若是騎馬,也就半個時辰就可以到過楚都。
這裏偏楚都以南,藏在一片山丘的密林之中,這裏雖然距楚都不遠,可卻少有村落,所以也少有人來。
可就在天黑之後,這裏就慢慢的搭起了不少帳篷,正是白公勝所率的一萬巢邑楚國兵甲。
在黑夜裏看,根本就看不出這密林之中還會有如此多的人在此駐紮。
而且這些巢邑兵甲,顯然是常受訓練,對於潛伏偷襲十分在行,一萬兵甲從入駐到搭設帳蓬到安息,都沒有發出什麽聲響,甚至連那些馬匹都像是懂得主人的意思一樣,十分聽話。
此時在整個駐軍的大帳之外卻有一個十分不起眼的小帳,整個蓬外麵都包裹著厚厚的麻布,與其它軍營並沒有任何區別,特別是借著夜色的掩護,沒有人知道這裏是一個帳蓬,還以為這裏隻是一團茅草。
可在帳內,卻擠著十數個兵甲將領,顯然這才是真正的中軍大帳。
大帳之中,正中間坐著白公勝,此時已換過了普通楚都農民的衣服,隻是他的衣服看起來顏色要深重一些,而且此時就坐在主位之上。
“諸將都已用過晚飯了吧?”
白公勝還是首先關心著這一批自己親兵將領的衣食住行。
大家一聽,臉上也是十分欣慰,都並不作言,而隻是點了點頭。
白公勝一看,此時臉帶微笑,對著左手邊一個副將問道:“劉副將,所有楚都百姓的衣服都發放下去了沒有?”
“回城主,都已發放下去了,明天一大早,二千兵甲都會以楚都百姓的身份潛伏進城,按計劃拿下四大城門。”
這個姓劉的楚軍副將卻是操著一口江南口音,看起來本就是江南之人,如今巢邑回歸楚國封地,也間接成了楚國人。
當然在楚國也有一些江南之地,包括巢邑三城,大部分本地人,也是像他一樣的,並沒有以江南來分,依然是以當初的封地之限來劃定自己所屬。
“很好,此次帶大家來此,大家應該十分明白此次出征的意圖。
在下從來也未掩藏過自己的身份,在下本是楚國王族子嗣,當年太子建長子。
若論起來,在下現在應該是太子之身。
隻是當年我父親楚國太子建,一心為楚國謀算,卻不得善終。
晉楚之間征伐百年,兩國百姓流離戰火,可我父為促楚晉交好,免百姓之難,卻橫遭奸人所害,實是有負父親之誌。
而現如今楚王無道,重用奸人,至我楚國此時三麵受敵,百姓將會再遭戰火,甚至於楚國將滅,讓我等楚國之人,無家可歸,成為孤魂野鬼。
此次本城主冒天下之大違,帶巢邑三城一萬兵甲興正義之師,討無德之君,也是應天順民之意,以解楚國之憂。
此次能得諸位支持,在下十分感激。
若有一日,在下能順位登上楚王之位,一定不會有負諸位兄弟,更不會有負楚國萬千百姓的厚受。”
白公勝問完劉姓副將之後,卻繞了個彎子,本著為楚國效忠,為百姓請命的樣子,把此次反叛說成是為解楚國之危,給其它將領灌輸其此行的大義所在。
“屬下誓死效忠楚國,誓死效忠城主。”
此時這十餘個軍中將領都齊聲應合。
可白公勝卻揮了揮手,讓大家停下聲來。
“此次雖然是順應天意之舉,可用兵之道卻要講究法度。
剛才已跟劉大哥說過,也要讓在家明白,明日先由二千口音符合楚都的兵甲化妝成普通百姓,這樣入城就不會有誤。
進城之後,共分為四組,分赴四個城門,奪取四個城防控製之權。
其它七千兵甲,在得到信號之後,由本城主親率大軍由東門進入,直赴王宮。
自東門進入之後,不到四裏就是王宮大門,諸將不得戀戰。
此時整個楚都隻有二千護衛,若我估計不差,每道城門之上,不足五十護衛。
而城內還會有若一百護衛在巡落,其它一千七百護衛都會守護著楚國王宮。
而且這些護衛久未經沙場,實難與我軍對抗,所以本城主此次奪取楚都,以楚國王宮為首,至於其它楚都百姓及世族大家,一概不理。
本城主是天命所歸,前太子之子,成為楚王理所當然。
此時楚國四麵受敵,本城主不想妄加擾民,侵擾百姓,事成之後,本王還要統領大家,對抗吳秦之敵,保楚國平安。
希望所有將領明白在下的一片苦心,此次意在除奸平叛內禍,並非對外征戰。
馬將軍,此次襲擊楚都之任,就不勞煩馬將軍了,由你指揮統領一千兵甲,就在此山中看護著所以糧草馬匹,若是事有不成,本城主將會帶大家重回巢邑,借巢邑三城,獨立為王,自成一統,也保得大家衣食無憂。
至於馬將軍,你也不必擔憂,若此事能成,將來封賞你與其它將領同領功勳,我相信在座的兄弟們不會有意見吧。”
“一切聽從城主安排。”
此時白公勝下屬眾將也再次齊聲呼應,但聲音顯然要比剛才小得多了,都是含在脖子裏應呼。
白公勝一聽,微微一笑道:“剛才說了大致的部署,現在還要說說攻下楚都之後的規矩。
其一,本城主是楚國王族,縱是取現楚王而代之,也是順應天意之事,可對於王宮之內的一應宮女嬪妃,還望大家遵守本城主之規,不得侵擾,其次對於楚國其它朝臣,未經本城主應允不得屠戮,將來他們可能都是你們的同僚。
其二,若事不成功,無論任何人,立即出城,帶兵返回巢邑,不得有誤。
至於將來,本城主不會虧待會何一個有功之人。
財富權勢地位美人,自然會封賞與大家,此次順應天意而為,希望大家勇往直前,一舉拿下楚都。
為楚國百姓,為楚國將來,成功與否在此一舉。”
此時白公勝的豪言雙讓一眾人等十分興奮,隻有姓馬副將略為有些沮喪,畢竟其它人都可以去攻城略地,可他卻隻得留下來看護著留守的一千人。
可他再細想,又臉露欣喜。
畢竟他這一千人,隻有攻城不成之後才會派上用場,那時大家都不會有功勞,而他卻成了最後救命的一手。
至於攻下楚都之後,想來他也不會被虧待。
而白公勝從如此部署來看,也並非不懂兵法之人,而且也是十分謹慎。
不僅留了一千人馬,而且進攻楚都也並沒有采用強攻之法,畢竟楚都是楚國國都,城高而堅,縱是一萬兵力,遠勝城內護衛之力,可若用強,那麽也會得不償失,反而會誤了戰機。
他讓二千人潛進楚都,可以兵不血刃的奪得四個城門防守,不僅占據上地利,而且對於將來也防著勤王之師的進攻。
其二,他集中兵力,一心想攻下王宮,就是想先行除掉楚王,這樣楚國群龍無首,而他是前太子建的兒子,楚國王族子嗣,與當今楚王身份相當,與吳國當年的情形一樣,在這一輩中,他是長兄。
所以他可以運用其它辦法來為自己篡位奪權正名,不會隻會用武力來對抗解決。
而且白公勝已經考慮到自己登位之後的謀略,不會侵擾楚都世族權貴,這樣就會給這些世族權貴留下好的印象。
而對於楚都這些世族權貴,其實誰當楚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利益不受影響,所以白公勝將來登位之後,還要靠這些人來輔助,所以他不會於此時得罪這些權貴。
“城主,此時已是大功將成,可現如今楚國大軍盡在北方,我楚都隻有一萬兵甲,若是北方楚軍攻回楚都,又當如何處置。”
此時一個王姓的副將也已經認定此次必成無疑,所以也在考慮事成之後的應對措施。
“有勞王副將提醒,不過你不必擔心,葉公此人一直忠於楚國,無論是當今惠王還是將來由本城主當楚王,他並不會過多糾結,畢竟這隻是王族內部之事。
而且葉公忠於楚國,而晉國陣兵鄭楚邊界,他萬不會為了我而放棄抵抗晉國大軍,讓晉國大軍攻入楚國。
等將來平定的外患,本王自會與他解釋,那時楚國平穩,想來葉公其人也不會有任何意見。
再者,此次楚國之危,勢必引也越吳之爭,而若本王能順勢而為,那麽楚國實力必然大增,到那時本王手中有雄厚實力,也不懼這些臣子不服了。
至於秦國,你們放心吧,秦國若想稱霸於列國,攻伐晉國是最佳選擇。
雖然攻伐楚國會占得一時便宜,可卻並不利於稱霸中原。
就如同我楚國一樣,雖然是列國之中封地最廣之列國,可若想將來一統天下,還得向北發展,所以秦國斷然不會冒著與我強楚為敵的局勢而選擇不利於自己的攻伐。
若北方楚軍能對抗晉國三個月,想來秦國必會掉轉兵力,全力攻晉,以圖借機占得便宜。
至於吳國,剛才本城主也說過,他們的後顧之憂在於越國,若能借此機會吞並越國,才是重中之重,而不是重占巢邑三城,這對於吳國而言,並無實質意義。
若不然,吳國就不會如此大方的返還巢邑三城給我楚國了。
這些列國形勢,本城主胸有成竹,大家都不必操心,好男兒當趁年輕之時,建功立業,成就一番功名,不該裹足不前,縱然冒天下之險,卻也要成就天下偉業。”
白公勝像一個演說家一樣,讓眾人一時之間都沉醉在將來成勝之後的豐功偉業之中,一個個都臉帶喜色,像是楚都唾手可得一般。
“既然大家沒意見,那就依軍令執行,若是有誤軍令者,斬!”
白公勝最後再提軍令,就是要大家知道,若是不能共富貴,那麽誰也別想脫身,違令者斬,這樣一來,這些將領也別無選擇,隻有拚死一博了。
隻是白公勝在謀略,而楚都裏,也有人在謀略著對策,同樣的野心,同樣的夜色之下,隻是不同的場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