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自薦
長安,李淵很快就聽說了發生在潼關的事情。
“這個江浪,倒是在潼關搞得有聲有色的。”
李淵一說話,所有人都沒有急於開口,現在還不明白李淵的意思。常言說伴君如伴虎,很可能一句話說不對,就能產生負麵的效果。
在坐的都是人精,誰還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李淵抬頭看了一眼眾人,見沒人說話,接著說道:“我想把他帶回到長安來,諸位可有什麽意見。”
其他人都互相看著,還是沒有人先站出來。
魏征看了看周圍,要是現在不站出來,恐怕會讓主公難堪。不管猜的對不對,現在都必須出來說句話了。
於是魏征站了出來。
“我覺得此事可行,讓他在長安,也可以用到他的才能,更好的為我們家國服務,更好的為民生服務。”
魏征的話說完,李淵就點了頭。
“魏征,你說說,我該派誰去將江浪帶回來好。”
魏征想了想,說道:“微臣去吧。正好我可以替主公考察考察潼關,看看潼關對待難民之事是否屬實。”
魏征覺得李淵應該會同意的。因為很多官員因為政績會做出很多假的跡象,現在派自己去考驗正是一件好事啊。
但是,李淵卻拒絕了。
“魏征,你在長安還有重用,我可不能離開你啊!”
魏征現在也不懂李淵是什麽心思了,正好說道:“主公是否已經有了好的人選?”
李淵微微一笑,說道:“杜淳何在?”
杜淳?
杜淳聽到叫自己的名字,馬上站了出來。
“主公。”
“杜淳,你去潼關一趟,有兩個意思,第一,考察下潼關的實際情況,看看是否解決了難民的問題。第二,你帶我的意思去,讓江浪到長安來。”
“得令!”
杜淳站了進去。
杜淳是李世民的副官,而眾所周知,李世民和江浪不太對付,李淵現在的意思很明顯了,那就是既要讓江浪回來,又不會讓他很順利。
至於李淵其他的意思,就誰也猜不透了。
潼關,江浪帶著神算子進了官府。
“大家都在啊!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個人,神算子,他算命可是一絕啊!”
“一個賤民罷了!”有人說道。
其他人也竊竊私語了起來。
這些人都是官員,怎麽會在意一個難民,紛紛都是不屑的意思。
江浪淡淡一笑,這些人的態度都是在意料之中,神算子還沒有表演的那麽明顯,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夠相信他的能力。
江浪依舊在關注這些難民的情況。
這一天,江浪又來到了難民所在地,關注其他的項目。
江浪來到了一處難民聚集的地方,一到這裏,所有人都又看了過來,紛紛跪拜在了江浪的眼前。
江浪一個個的將這些人扶了起來,說著安慰的話語。
突然,一個女孩子向江浪衝了過來。
女孩子看起來六七歲,長得極為瘦小,看起來就像是營養不良的樣子。
江浪看到這樣的孩子,心裏有些於心不忍。在前世他還從來沒有看到過這麽可憐的人。
所以,江浪一下子就把這個孩子抱在了懷裏。
“你叫什麽名字?”江浪關心的問道。
“大人,我沒有名字。”
沒有名字?
“你父母呢?”江浪再問。
女孩子的眼裏充滿了淚水。
江浪覺得沒有必要再問下去了,戰爭死亡了太多太多人,這個女孩子餓成這樣,一定就是父母早就死在了饑餓或者戰爭當中。
當這個女孩子向江浪衝過來的時候,神算子的眼裏也冒出了一道精光。
這個女孩子麵相富貴,不應該是現在落魄的樣子。
“鳳鳴之像!當遇貴人!李大人就是她的貴人啊,這是天意!”
“神算子,你在嘀咕什麽?”
神算子的嘀咕聽在了江浪的耳中,江浪立刻問道。
撲通!
神算子突然跪倒在江浪的年前。
“你這是怎麽了,快起來,。”
江浪本想親自扶起神算子,又不忍心放下這個可憐的孩子,於是說道。
神算子沒有起來。
“大人,我有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要跪著跟我說話的話,還是什麽都不要講了。你要站起來跟我說話,我就讓你說。”
神算子臉上變了變,還是站了起來。
“大人,此女命中有富貴,富貴逼人。”
“哦?”江浪倒是十分驚訝。就眼前這個一個肮髒兮兮的女子,神算子竟然說她命中有大貴。
但是江浪是相信神算子的。
“說說看。”
“此女有鳳鳴之像,她的命中注定會遇到貴人。”神算子說道。
江浪哈哈大笑了起來。
貴人,貴人?貴人不就是自己嗎?
“好!神算子,我相信你了。我就是她的貴人,我倒要看看她是如何鳳鳴天下的。”
“來人,把這女孩先帶回去,讓她吃點東西,洗個熱水澡。然後等我。”
呼!難道李大人?
江浪幹咳了一聲,知道大家誤會了。馬上說道:“天下最難是兒童,我今天看到此女,心中悲傷,我想親自照料於她。我的終生理想,將是不再讓人餓成這樣,我也會用畢生去完成這個理想。”
所有人都鼓起了掌。
要是別人說出這話,大家一定會覺得他是在作秀。但是江浪說出來,卻沒有人遲疑,因為江浪,一直都在幫難民們做事。
“大人,你就是我們的再生父母!”
所有人再一次跪了下來。
“都起來,都起來,你們再這樣,可不是為難我嗎。”
所有人有站了起來。
江浪隨後,繼續帶著神算子走到各處,去看難民的生活狀況,也親自下去看看發放的物資有沒有完全發放到位,這個年代的黑暗,江浪可是了然於胸了。
有了江浪的親自監督,所有的物資都發放到了難民的手中。江浪頗感欣慰。
這一日,到了發放午飯的時候,幾個難民點統一開始發放,江浪也是親自趕到了發放的現場。
而在這個時候,幾匹從長安來的馬匹,到了潼關的驛站中。
這幾個長安來的使者,來到了潼關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