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5章 逐漸實行
韓遂和劉巴見呂布這般說,拱手稱是,退了下去。
在晉國的官場上,有著各州的人才,而這些官員暫時沒有聯合的情況,這才是令呂布最為滿意的地方,正如方才所言,無論什麽地方,都是晉國的疆土,身為晉國的臣子,自然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僅僅是因為一州的利益就有失公允的話,肯定是不行的。
而選拔人才,乃是國之大事,容不得絲毫的馬虎,如果在確定人才這件事情上不能妥善處置的話,或許會出現更加嚴重的問題。
經過方才呂布的解說之後,百官對呂布選拔人才的策略有了更多的思考,世家的官員自然不希望這種情況的發生,一旦朝廷采取這樣選拔人才的製度的話,勢必會造成百姓更加樂衷讀書,因為讀書之後,他們的孩子就有可能進入官場,從百姓成為官員,是何等的不容易,而且這是國家在選拔人才,進入其中之後會有著更加光明的前途。
以往大漢的世家為何能夠左右朝堂,就是因為世家在人才上的掌控,當更多的位置的官員都是世家中人的話,世家的言論就能讓君主不得不慎重,當前世家雖說是處於是被打壓的狀態,但是世家子弟卻是希望能夠在官場上有著更大的作為從而給家族帶來更多的好處。
世家有著他們的小算盤,世家何其多也,而且世家在人才方麵比之普通的百姓肯定更加的優良,但是這樣選拔人才的製度確定之後,就意味著世家子弟失去了他們之前的優勢,要從頭開始與普通的百姓在考核中進行較量。
百姓之中難免會有聰穎之輩,一百個寒門士子之中出現一個人才,就足以對世家形成碾壓了。
不過晉國的世家也已經習慣了呂布經常出人預料的舉動,似乎一件事情到了呂布的手中之後,不讓更多的人感覺到奇怪就不會罷休一般。
“不知諸位愛卿可否有意見?”呂布詢問道。
百官低聲議論一番之後,卻是沒有人站出來反對,本身晉國就是選拔人才,製度的改變卻是讓選拔更加的公平了,就算是侵犯了一些人的利益,這些人也是不敢提出來的。
“既然如此,科考的事情,就由文和、奉孝、文優和元歎四人來負責,今年選拔的人才,考核之後先行任用,從明年開始,逐漸實行科考的製度,朕會親自過問此事的。”呂布道。
“喏。”百官齊聲道。
朝會結束之後,呂布則是將賈詡等人留了下來,有關科考的製度,他肯定是要提點一二的,雖說對於科考的製度不是很熟悉,但是一些基本的東西還是知道的,他隻需要給賈詡等人提供一個方向,就能讓四人更加容易做這件事情,選拔人才,乃是一件大事,容不得的絲毫的馬虎。
賈詡、郭嘉等人對這樣新的製度同樣是充滿好奇的,而且看上去這樣的製度對寒門士子更加的有利,單簽世家子弟在朝堂上是有著不弱的影響力的,不管怎麽說,世家子弟在人才的優秀程度上,非是普通百姓出身之人能夠比擬的,當然這隻是短時間的事情,等到晉國徹底的穩定下來,百姓中的學子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東西之後,必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百姓家的孩子苦讀聖賢書,自然是為了能夠出人頭地,以往百姓沒有更多進入官場的機會,而今呂布已經將機會給予了普通百姓,至於說他們如何把握這樣的機會,就要看他們的表現了。
任何人想要得到,首先要學會的就是付出,而今晉國將會給百姓一個更加公平的機會。
不過賈詡等人能夠遇見的是,當更多百姓中的學子能夠進入朝堂之後,世家所謂的影響力將會逐漸的降低。
晉國當前的製度決定了,大家族想要生存下去就要更加的努力,至於說仰仗身後家族的力量任意妄為,隻能毀了身後的家族。
世家之中是有著諸多的人才,而且世家之間的勢力盤根錯節,即便是其中一個世家在麵臨危急的時候,也會有其他的世家出手幫助,但是在晉國的製度下,世家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的壓縮,他們難以掌控更多的權力和資源,依靠手中的權力為家族謀取更多的好處也是難以做到的,隻要為督察院的官員發現,很有可能會為他們身後的家族帶來滅頂之災的。
眾人落座之後,呂布緩緩道:“科舉的製度若是能夠實行下去的話,收獲必然是巨大的,不僅是文官科舉,武將同樣可以通過科舉的方式選拔,不過通過科舉方式選拔的武將,是需要學習書籍上的內容的,而文官主要是書籍上內容的考核,而考核的書籍,由你們來商定,最好能夠讓學子從書籍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讓他們在治理地方的過程中有著更大的發揮。”
“科舉的話,最好以縣進行之後,而後再以郡進行,最後以州進行,各州挑選的人才進入都城考核,考核之後再進入宮殿進行考核,而後欽定名次。”呂布道。
賈詡等人則是皺眉沉思,若是按照呂布這樣的方式進行選拔的話,難免會出現有些地方沒有一人能夠被考核上的情況,但是一些地方卻是能夠出很多的人才,不過科舉乃是國家製定,自然不能因為地域上的原因而有失偏頗,即便是貧瘠的地方又能如何,誰能肯定在貧瘠的地方沒有人才呢。
“其實科舉的方式隻是第一步選拔人才,至於說這些人才到了地方上會有著什麽樣的作為,才是能夠影響到他們最終成就的,有些學子在學問上很好,但是到了治理地方的時候,卻是找不到方法,有些學子則是在治理地方的能力上更勝一籌。”呂布道。
幾人何嚐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並非是所有飽讀詩書之人在治理地方上就會有著過人的能力,學習過多少的東西,並不意味著他們在治理地方的能力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