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禮部侍郎的家眷
他突然有個不太想麵對的發現,他在乎蕭冷,甚至比在乎更多,所以在回到冥樓後才折回來找她。
其實隻要他願意,有很多女人都願意討好他伺候他,比如那個狗皮膏藥冥香,再比如被他從幽冥山莊買來的八號(什麽名字他早給忘到了腦後),或者其他隻要出錢就能得到的女人。
可是這事他隻想找蕭冷,雖然跟她特殊的體質有關,但他認真考慮過,就算沒有體質的原因,他也隻願意找她。
他有些矛盾,他好像步入了非常危險的邊緣,為一個女人用了太多心思。
這非常危險,與他的大業不利。他真該殺了蕭冷以絕後患,可是他舍不得。
起床後他沒有吃早飯,安排好給蘭姨看病的事後匆匆離開,他樓裏的事情非常多,這次偷偷跑過來隻是惦記蕭冷這個“玉鼎”。
他走後蕭索找到蕭冷,讓她易容帶蘭姨去醉春閣,他們已經跟鬼醫約好,今必須過去看病。
想到要見大名鼎鼎的鬼醫,他非常激動。
他對鬼醫崇拜已久,這次能夠近距離看到他非常難得。如果可以,他很想拜他為師。
蕭冷卻沒有見到鬼醫的激動勁,這家夥就是個賣情藥的江湖騙子,讓他幫蘭姨治病還不如自己來。
蘭姨腦部的淤堵以她目前的異能還不敢動手。稍有不慎很可能造成終生的遺憾。
等自己異能達到五級應該差不多了,到時候如果能夠見到蘭姨,她會出手幫她恢複正常。現在隻能寄希望與鬼醫,希望他跟他的那些情藥一般靠譜。
醉春閣的名字聽起來像是一家花樓,不過真正來到麵前才發現竟然是家酒樓。
這酒樓雕梁畫棟豪華程度堪比皇宮,就連外麵的牌匾也鑲金戴玉,看起來土豪氣十足。
在京城繁華之地如此張揚,酒樓背後的勢力不容覷。
據這家茶樓背後金主非常神秘,有傳言是某位皇子,也有傳言就是聖上本人,具體如何不得而知,不過從沒有人敢在這裏惹是生非。
京城沒點實力臉麵的人連醉春閣的門都進不了,就算進了門,不是酒樓的貴客,隻能在一樓大廳吃個飯,根本進不了雅間,更別提在二樓三樓住下來。
據傳隻有拿著醉春閣特質的信物才能入駐,信物分三類:金信、銀信和銅信。
這次不知雁景衡用了什麽手段竟然拿到了銀信,所以很順利的進入了茶樓,然後在掌櫃安排店二的指引下走向二樓。
茶樓內裝修也極盡豪華瑰麗之能事,不管是大件家具還是點的擺件都精美絕倫,隨便拿出一件都是難得的珍品。
蕭冷看到這麽多好東西非常心動,這些可都是錢啊。可惜她暫時沒法收入空間。
“鬼醫在哪裏?我們約好了。”蕭冷一邊上樓一邊湊近店二,順便扔了十兩銀子給他。
此時的她穿了一件桃紅色繡裙,披了一件大紅色鑲金邊的狐狸毛披風,長相嬌美,氣質冰冷,看起來就像一個出身高門的大姐。
二眉開眼笑的收起銀子,低聲道:“鬼醫就在二樓東邊的第二間雅間,雅間上寫著杏林閣三個字。這是我們這裏專門為他預留的房間。”
“多謝!”蕭冷又扔了十兩給他,在他千恩萬謝中扶著蘭姨繼續上樓。
蘭姨今打扮的非常雅致素淨,一件素色羅裙,披了一件白貂披風,除卻臉有些蒼白,整個人看上去高貴又嫻靜。
她一直帶著帷帽沒有摘下,周圍人看不清她的長相,不過被她的氣質吸引,自覺將她當成養尊處優的貴夫人。
樓下人不多,二樓卻有兩撥人在等待,每一撥丫環婆子一大堆,都圍在東麵長廊裏,看樣子在等鬼醫看病。
鬼醫藏身醉春閣的消息非常隱秘,知道的人非常少,這些人應該是打聽到消息跑過來的,不過不知道鬼醫是不是待見他們。
杏林閣門口站了幾個長相俊俏的少年,看起來一臉不耐,對幾個試圖打探消息的人不屑一顧。
“今鬼醫已經有約,不相幹的人趕緊離開,不然就會被鬼醫山莊列入拒絕治病名單,以後就算拿金山銀山來也徒然。”一個紅衣少年帶著十足的狂妄朗聲道。
“請哥稟告鬼醫一聲,禮部侍郎家眷來見。”一個管家模樣的人賠笑道,順便遞了一張銀票個紅衣少年。
禮部侍郎三個字一下就引起了蕭冷的注意。厲害師父再三叮囑她不要讓禮部侍郎府的人欺負了蘭姨,難道他們跟蘭姨有什麽淵源?
不過既然他跟雁景衡都沒有讓她躲著禮部侍郎府的人,蘭姨的身份肯定不是見不得饒。既然如此,她也沒什麽好顧及的,扶著蘭姨就往門口走。
紅衣少年看著禮部侍郎府的人冷笑道:“我管你是誰的家眷,隻要沒有我們鬼醫先生的信物都不許進去,就算是皇上也不校”
那些人氣得差點吐血,其中一個打扮奢華的夫人更是氣得發抖。
她忍不住發牢騷:“豈有此理!竟然連我們老爺的麵子都不賣,還不把皇上放在眼裏,你們也太目中無人了吧!”
“目中無人又如何?有種就去告我們啊!”那少年狂傲的道。張狂的樣子真是欠扁。
那夫人還想點什麽,被身邊伺候的嬤嬤給勸住了,他們自覺沒有麵子,灰溜溜的往外走。
走了沒幾步正好跟蕭冷他們打個照麵。剛開始他們並沒有注意到蕭冷他們,隻以為這幾個人也是來找鬼醫看病的客人。
沒想到那夫人身邊的一個嬤嬤直勾勾盯著蘭姨的臉好一會兒沒有動。跟他們錯身的功夫她突然跟他們夫人嘀咕了幾句。
那夫人一下就變了臉,追上來喊了一聲:“蕭芝蘭,你是蕭芝蘭!”
蕭冷知道她喊的應該是蘭姨,不過看蘭姨的樣子應該有些怕她,聽到她的聲音嚇得直躲,好像她是什麽黑麵獠牙的妖怪。
蕭冷安慰的拍拍蘭姨的手低聲道:“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