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炮灰NPC的職業修養> 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師爺的故事

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師爺的故事

  楚風在他手腕上重重捏了一把,呂公子“嘶”了一聲,銀針挑頭,從手背上出來了。


  其實也沒什麽,芝麻大的一道口子,卻看的呂公子心驚肉跳,虛汗冒了一腦袋:“這……拔出來會很疼吧!”


  楚風:“總不會比死更疼吧!”


  輕描淡寫的語氣,把呂公子嚇得一怔。


  楚風拈住針頭,慢慢拔了出來。


  呂公子哎喲一聲,差點兒暈過去……


  血珠子冒出來,很快積蓄成流,呂公子痛心疾首道;“壯士,你身上可有藥,給我止止血……我是個病人!”


  “我是個病人”這句話倒點醒了楚風,他想起申屠大夫的警告:雖然呂頌華很有可能已經痊愈,但是最好避免接觸。


  一生氣把這個茬兒忘了!

  楚風懊惱地往邊兒上挪了挪屁股,取出封口布給呂公子罩上了。


  他捏著銀針頭,小心翼翼甩了甩血,收入腰間錦囊。


  呂公子定定看著,表情很受傷。


  他口不能言,隻能眼巴巴看著自己流血的手,也不敢把封口布摘下。


  空氣凝滯許久,終於等來了穆寒……


  他提著卑陸人的後領子進來的。


  呂公子一見神醫,兩眼冒光,急忙示意他看看自己的傷情。


  卑陸人翻了個白眼兒,根本不打算營業。


  他被治住穴道,動彈不得,嘴角還淌下一灘涎水……


  穆寒一腳踢在楚風小腿上,斥道:“滾出去駕車!”


  很疼。


  楚風齜牙咧嘴鑽出去,抓住了韁繩,提醒道;“離呂頌華遠點兒,不要沾上他的血!”


  裏麵傳來一聲淒慘的呻~吟,正是呂頌華。


  穆寒憤然道:“小子,你休想哄我出去駕車……”


  楚風無語,無奈地揮起馬鞭。


  穿過朱雀街,就離了呂家的地盤。


  小瘋子蹲在牆上等著,一見他們來,倏的一下跳上馬車,把車上人都驚了個愣怔。


  她掀開車簾一看,嘴角帶笑:“呦,這不是海迷清嗎,好久不見,怎的還抽上了?”


  楚風趁機掃了一眼,發現海迷清此時不僅嘴角流涎,甚至有些嘴歪眼斜。


  不知道穆寒使了什麽手段,讓他臉上的肉繃不住了。


  海迷清當然不能說話,隻是一見小瘋子,就露出活見鬼的表情。


  呂二公子嗚嗚兩聲,想發表意見……


  小瘋子撩了他一眼,滿臉失望;“這就是呂恩公的後人,嘖嘖,好沒骨氣!”


  一句話把呂公子說沒勁兒了,耷拉著腦袋頹喪至極。


  她撂下車簾,跟楚風並排坐著。


  嘰嘰喳喳開始講呂恩公和祖師爺的緣分。


  當年戰亂不斷,祖師爺帶著一百多徒弟從西域逃荒過來……沒地方住,沒錢吃飯,就在街上搭攤子賣藝。


  因為他們是西域人,中原人都帶著些敵意,總把他們攆來攆去……


  在都城即墨吃不開,祖師爺隻能一路往東,幾乎要著飯來到了東郡。


  彼時呂方太爺剛剛告老還鄉,在江州紮根,買田置地。


  一日,他老人家閑來無事,上街瞎逛,正好碰上祖師爺帶著徒弟們賣藝。


  據說那些師叔祖們技藝高超,引得街上人都駐步觀看,博來一陣滿堂彩。


  呂方太爺看出祖師爺不是尋常人,在表演結束後,就把他們師徒請進家中,安排衣食住行,當貴客一般招待著。


  這一住,就住了整整六年,到齊國跟西域諸國的戰爭結束時,祖師爺思念家鄉,就辭別了呂方太爺,領著徒弟們回到靈岩。


  臨走前,呂方太爺贈送了整整十八箱金銀珠寶,一直送到齊國和西洲邊界……其感情深厚,可想而知。


  本來是約好了十年後再聚,豈料不出兩年,呂方太爺得了個重疾,駕鶴西去。


  祖師爺默哀許久,當即立下門規,叫自己後世弟子,無論如何不得踏足呂世家半步。


  小瘋子說的興奮,好像在演繹一場高山仰止的知己情。


  車廂裏穆寒卻聽不下去了。


  好不容易熬到她說完,穆寒便嗤笑道:“切——那是糊弄你們這群傻子的……你祖師爺跟呂方太爺……哪有那麽高潔的交情!”


  小瘋子不滿地敲了下車廂板:“穆騷狗,怎麽哪裏都能冒出一個你——我跟你說了嗎?”


  穆寒道;“將事實扭曲至此,我實在聽不下去!”


  “那你別聽,用驢毛把耳朵塞了!”


  穆寒顯然是不會塞耳朵,他本來有些話癆,越不叫說越是坑的慌。


  “鬼七,我給你說說我聽到的故事,你敢不敢聽?”


  楚風心下一沉,覺得這個故事不會優雅。


  他張開嘴,剛要阻止——小瘋子卻不憤道:“有本事你就說呀,能把姑奶奶說服了,我叫你一聲大哥!”


  穆寒哼了一聲;“我可不敢當你大哥,你這天煞孤星的妨主命,誰給你當長輩誰就在閻王爺那兒掛了名兒!”


  小瘋子撇嘴——可能是心情好,也沒把這話當回事兒。


  穆寒就開講了:“你們可知武安縣為啥樂坊雲集?”


  這個開頭挺刺激,倒是吸引了諸位注意,連臊眉耷眼的呂二公子都抬起頭來,一雙眼睛瑩瑩發光。


  小瘋子道:“我們沒那大年歲,不知道老一輩怎麽湊的這一出場麵!”


  話裏話外,是諷刺穆寒年紀大了。


  穆寒不是沒聽出來,隻是急於表達自己胸中的故事,所以理都沒理。


  “呂方太爺剛來的時候,武安縣就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土地不肥,種不出多少糧食——不過由於正好在蔚嶺環山裏,能避開瀾江大水,百姓們就蓋起茅草棚,等水災的時候接待災民。”


  這話說的有道理,武安縣由於位置特殊,百年來從未被瀾江大水侵害過。


  所以即便碰上大水淹了東郡諸縣,武安樂坊的生意也不歇業,仍舊紅紅火火。


  楚風打小在都城長大,身上根深蒂固著對樂坊表演的熱忱……所以耳濡目染,知道好多名伶都是從武安縣城的樂坊熬出名頭,再經過訓練,轉戰到都城即墨的。


  雖然看著隻是挪了個地方,但是待遇完全不同。


  即墨名伶已經上升到高雅的層次,表演的節目,接待的客人完全不同,名伶們發展的層次也無法想象。


  就像當今聖寵的郭貴妃,聽說就是打樂坊裏出來的……


  不過當年豔幟初豎,還沒接待多少風流公子,就被皇帝收了去,可謂樂伶中最勵誌的故事!

  而武安縣的樂坊,更像一個適合各個層次消遣的場所,不管是名門世家的貴公子,還是街上賣油的普通商販,到了這裏都能找到一個合意的相好。


  錢不管多少,一個銅板也能換來一夜風流。


  當然,出得越多,見到的越高級,這就是一文錢一文貨的買賣,大家各取所需,兩不相欠。


  楚風倒是沒來消遣過,不過從影衛隊那些同行的口中,他也大概了解了個行情。


  在這裏,軍旅出身占了多數,主要有江北大營在旁,官兵們在軍營中一待就是半年,遠離溫柔鄉,自然要找外麵的來填補。


  還有就是侍衛——他們身份雖然高於布衣,比起達官貴人到底差了一截,在都城名伶那兒得不到青眼,所以寧願跑上數百裏地,來武安找個貼心的享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