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學堂
畢竟雖然大家都是教授學子的老師,但大家也同時都是蔡邕的弟子,蔡邕一般半月隻會有一次講學,像今天這種突然的開課都是很難遇見的情況。
這種時候都是有了一些大事或者好的文章才會讓蔡邕親自講課。
知道自己父親要講學,蔡琰帶著女弟子們來到院中一角被單獨開辟出來屬於女子的位置坐下。
蔡邕拿著三篇書簡走到前台,然後在黑板上將三首短句一字一句的都寫在了上麵。
最開始看到是短句的時候大家還有些不以為然,畢竟在現在的風氣中短句屬於小道,並不是大眾文化的發展方向。
但是在看完三篇之後,大家都有些沉默了,沒想到短句也能被夏侯宇玩出花來。
特別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個全程跟著夏侯宇打了一路的小家夥,更是臉色激動而羞慚。在自己回來後還在為之前參與了戰鬥感到自豪的時候,夏侯宇就已經寫出了非常優秀的短句。
而這些短句在他們看來也和之前的幾次大戰息息相關,也把兩人的記憶帶回了前段時間的大戰之中,不由得熱血澎湃。
“此三篇短句句小女所說乃是汝陰侯昨日所著。雖然短句不成文,但其中語言簡練,細品之下也別有一番風味。”
說完後他就這三篇短句,結合自己的見解講述了一遍。
在講完後,下麵很多在看到這短句隻覺得很牛逼,而不知道為什麽會感覺到牛逼的人也都紛紛恍然大悟。
“這三篇短句源於軍陣沙場之上,但是我希望你們明白,我們讀書習文是為了替天子教化百姓,而不是成為協助諸侯互相拚殺的刺刀。”
蔡邕說完後,拿著三篇書簡施施然的走了下去。
在他離開後,堂下的眾人開始就這三篇文章討論起來。其中幾位先生特別關注的就是跟了夏侯宇一年的兩個學生對這個的看法。
因為自己這些人談論這三篇文章有著紙上談兵之嫌,而跟著夏侯宇征戰了一年的兩位學子則更有資格對這三篇短句進行評析。
兩人也在先生們鼓勵的眼觀中根據自己這一年的經曆,各自就三首短句解析了一遍。
這個時候蔡琰已經帶著女學子們走回了自己的教室。
而這些女學子們對那隻在父母耳中聽說過的夏侯宇更是好奇,知道麵前之人是夏侯宇的妻室,就圍著她問個不停,從性格愛好,到外資容貌。
若不是還有著長幼尊卑之別,隻怕這些膽大包天的丫頭連夏侯宇習慣什麽時候上茅廁都要問一下。
在這書院之中,要說對這幾篇短句最有感觸的還並不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兩人,而是從一開始就安靜的坐在後麵並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話的戲誌才。
在蔡琰帶著書簡走進來的時候說的話他就聽見了,對於夏侯宇的新文章他也很好奇,不過蔡邕抱著書簡就進房子了,而他也不好直接去找蔡琰詢問,所以隻好等到了蔡邕將這三篇短句公之於眾後,他才得以欣賞到夏侯宇的新文章。
看之前,戲誌才就猜這應該如果不是思家就應該是關於軍隊裏的故事。果然當蔡邕拿出這三篇短句的時候,其中的內容沒讓他失望。
雖然這並不是如同《阿房宮賦》一樣對現階段的社會形態進行批判和評論,也不如三十六計那樣有足夠的實際作用,但這三篇短句在文學上都能占有不菲的位置。
而且比起其他教書先生,戲誌才可是跟著曹操走南闖北打過不少硬仗的人,也正因為如此在書院中除了學子以外,其他先生對他的態度都很淡漠。
畢竟能進來教書的哪個不是學富五車之人,又哪一個不是在富貴子弟,你一個窮書生,無論引經據典還是寫文論句都不及其他人,卻也能進書院教書,怎麽可能讓其他人服氣。
當然對於學子們來說,戲誌才雖然教授經書的不如其他先生,但是他對時政的精準判斷和眼光著讓他們大呼過癮。
對於每個朝廷下來的提案或者州府下達的各類公示,其他先生對於這中間的理解受限於自身家族情況和沒有參與過高層對每項下達到地方的公告的研究,所以在做判斷和講解的時候經常出現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情況。
但戲誌才不同,他比起其他先生雖然在書籍的閱讀量上有缺失,但他可是在之前作為曹操手下二把手三把手進行工作的人物,對於荀彧和曹操的了解也比其他人高得多。
所以學院在每次朝廷或者州府有公示的時候在發現了戲誌才與其他人的差距後就將這一門工作交付給了他。
其他先生雖然心中也有些不服氣,但誰叫自己在這一塊的本事沒他高,而蔡邕一直推崇達者為師的理念,所以既然比不上別人,就得規規矩矩的按照學院的計劃來實行。
戲誌才在看完了夏侯宇的三章短句後閉上眼,伴隨著這幾篇短句他仿佛也來到那充斥著熱血與激情的戰場之上。
他明白自己是很難有上戰場在出謀劃策的機會了,而這書院之中雖然有這派係,站隊之爭,但也與他一個非世家之人無關。
不過無論是曹操還是夏侯宇,將他安排在這裏也都是為了他好。而郭嘉本來隻是暫代甄城令,前次曹操去洛陽本該一路隨行的,都是因為擔心自己的狀況而被留在了這裏。
對此他很感激曹操,也對自己這一生能收獲郭嘉和夏侯宇兩個朋友感到沒有遺憾。
就在他感慨的時候,蔡琰從女子教室走出來,來到他的旁邊
“夫君早上特地囑咐我,請戲大哥晚上來家中做客。”
戲誌才聽到蔡琰的話後,本來有些感慨的臉上綻開了笑容
“行,某一定準時前往貴府。”
蔡琰在聽到戲誌才答應後點了點頭,轉身走回了教室。
對於戲誌才這人,蔡琰不是很熟悉,但聽於玉菡說此人是夫君為數不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