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送行
“父親。可有心事?”
一旁的劉和見父親怔怔出神,開口親喚一聲。
“喔。”劉虞應了一聲,擺了擺手,“和兒勿用擔心。”
“唉。”一聲長歎,劉虞背著手,口中緩緩道:“有此番經曆後,為父算是明白了不少道理。”
“為父雖有些治才,但在領軍作戰上麵的確無能。”
劉和眼中露出複雜之色,勸慰道:“父親勿用妄自菲薄,這領軍作戰乃是日積月累中不斷學習。”
“更何況父親精力放在治理百姓身上,而那公孫瓚久在軍陣之中,此次董相國召父親入朝,正可彰顯父親之能。”
“嗬。”劉虞搖了搖頭,“和兒。”
“經此一敗,為父算是長了教訓了。”“如今方知當年趙括何等不容易。”
“紙上談兵,為父才是紙上談兵之人啊。至少那趙括算是比為父要強上不少。”
劉和聽了父親劉虞的話沉默不語,有道是子不言父過,劉虞這個當父親的能隨口說說,他這個當兒子的卻不能隨意評論。
劉虞也知劉和想法,不在糾結先前戰敗之事。
“和兒,今日夜間公孫瓚設宴,既是為你這個朝廷使者接風洗塵,也是為為父這個失敗者準備的送行宴。”
“你且好生準備一番吧。”
“如今你為朝廷使者,且不可失了我皇室顏麵。”
劉和點了點頭,行禮道:“孩兒明白,那孩兒這就就去準備了。”
“父親且放寬心,待離了這幽州,朝堂中自有父親一席之地。”
劉虞望著自己的孩兒,輕笑一聲,“好了,好了。”“為父為官多年,哪還用的到你來分說。”
“且下去罷。”
“是。”
劉和行禮後,離開了耳房,開始為晚間的宴會作準備。
這種官場上的宴會,說是私宴卻也不是,屆時公孫瓚肯定會邀請幽州一幹人等前來赴宴。
宴會中出現什麽事情都有可能,劉和身為使者的確需要多思慮思慮。
果不其然。
待到晚宴之時,公孫瓚邀請了幽州文武官員前來同聚,此時的他一身便服在身,而其餘人等除了劉虞、劉和外均是甲胄在身。
赴宴竟然甲胄在身,怎麽看都有點鴻門宴的樣子。
不過讓劉和頗為好奇的是,晚宴之中,公孫瓚身邊有另外三人穿著竟也是便服。
其中一人身著道服,而另外兩人則是商賈模樣,這三人與公孫瓚有說有笑相談甚歡。
劉和眼中露出疑惑,望向自己的父親劉虞。
此時宴會還未開始,劉虞臉上閃過一絲複雜,輕聲向劉和解釋道:“這三人乃是公孫瓚之結義兄弟。”
“結義兄弟?!”
劉和忽然感覺有些莫名其妙,公孫瓚雖說是一個沒落的世家子弟,但怎麽也不應該會和這樣的人結義啊?
這時劉虞的話緩緩傳來,“那身著道服之人乃是一名卜數師名喚劉緯台。”
“另外二人,一人為布商李移子,而另外一人則是商賈樂何當。”
劉和聽了父親的解釋,更是詫異。
“卜數師?”
“布商?”
“商賈?”
劉虞點了點頭,之前劉虞還暗中腹誹不已,公孫瓚這結交的都是些什麽人物。
世家子弟的圈子自然均是世家子弟,隻有這樣才能在大族與大族之間產生交際、關聯。.
公孫瓚與這些販夫走卒結義,當時在幽州大族眼中完全是自甘墮落的表現。
然而如今的劉虞卻不這麽想了。
幽州苦寒之地,天氣寒冷不說,再加上戰亂,許多百姓經常衣不遮體,每年凍死的人不知凡幾。
公孫瓚乃是領軍之人,百姓當然他是在乎的,那可是他的兵源所在。
不過百姓那麽多,公孫瓚卻也管不過來,但公孫瓚所領軍隊中的士卒那也是要穿衣的。
正是因為有了布商李移子,這才讓公孫瓚軍隊中的士卒能夠穿上廉價的衣裳,免受風寒之苦。
而那商賈樂何當更不用說,其為公孫瓚不知提供了多少錢糧資助,當然其也從中賺的瓢滿缽滿。
劉虞之前是看不上這些商賈之家的,但不得不說公孫瓚的目的性非常之強。
正因此公孫瓚才能在幽州之地拉扯起一批跟隨其的軍隊。
至於那卜數師劉緯台,則是一個左右逢源的人物。
當世之中鬼神之說盛行,這劉緯台也算是有幾把刷子,其在公孫瓚麵前充當的則是“交際花”的作用。
其遊走於幽州各大勢力之間,相互串聯從而給公孫瓚以支持。
可能是經過一場大敗,劉虞看事務的眼光也有所改變,不再是之前那麽死板。
不過這和他已經並無太大關係,畢竟今日過後,他即將離開幽州這個自己待了多年的地方。
一場飲宴看上去賓主盡歡,宴會中觥籌交錯好不熱鬧。
在場之人均已知曉此次朝廷使者來到幽州的目的,自己的主公公孫瓚如今已被任命為幽州牧,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可是朝廷任命。
名正言順,與之前可有所不同。
公孫瓚也給足了劉虞這個漢室宗親的麵子,多次與其交談,頗有些冰釋前嫌的味道。
但這其中有幾分真,幾分假卻也不知。
“伯安兄,先前我等衝突,乃是政見不合所致,如今伯安兄即將入朝為官,我等先前之事一筆勾銷可好。”
公孫瓚端起了酒盞,遙敬劉虞笑道。
劉虞臉上也掛著笑容,回道:“我等均為漢臣,同為大漢朝著想,先前之事不提也罷。”
“好,好,好。”
公孫瓚大笑一聲,連連叫好,其目光掃過其餘人等,揚聲道:“我等同敬大司馬,可好?”
其餘人等自然不會不知趣,同時端起酒盞,齊聲喝道:“敬大司馬。”
言罷,公孫瓚一飲而盡,而劉虞也同樣如此。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時間又過了許久後,一場宴會就此作罷。
宴會中並未出現任何不和諧的場麵,在官場中摸爬滾打之人都如老狐狸一般,帶著虛偽的微笑。
若不是知道了劉虞被公孫瓚俘虜過,還以為真是好友之間的聚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