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前夕
杜昱打算調整一下軍隊狀態之後就出征遼國。
現在確實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隨著金國的步步緊逼,遼國上下的精力全都放在防禦上京臨潢府上麵,抽調了大批兵力之後對地方的控製力降低到了極點。
而此時大宋也是遍地烽煙,淮西王慶稱楚王,河北田虎稱晉王,還有一個郭圖舉旗反宋,登雲山那裏還有宋江和晁蓋組成了全新的四大寇。
更不要說目前才剛剛闖出名聲的梁(山)軍,以及尚在醞釀之中的方臘起義,說大宋江山風雨飄搖可能是有些過分,但說到處起火一點也不誇張。
宋徽宗趙佶會如何應對杜昱不知道,但他想有王慶和田虎兩個名頭在外的頂著怎麽也不會先派兵對付他們。
因此他才想趁著這個難得的時機去攻略燕雲十六州,在他看來如果此行順利,能夠將燕雲十六州收入囊中,那才算真正的擁有了與大宋和金遼叫板的本錢。
現在梁山軍的優勢就是在軍事上,若不能趁著兵力占有拿下一塊根基之地,拖到持久戰光靠他在兩個時空之間搬運物資根本不是長久之計。
隻有有中有地盤有人口才能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燕雲十六州雖然人口不太多,百姓的組成也相對複雜,但他相信隻要經過玄法道的洗腦和改造,這些人會成為他手中的力量。
並非杜昱認識不到宗教建國會帶來的後續問題,隻是短期內好處太大也太管用,現在想讓他舍棄不大可能。
打個比方來說就是一板一眼的走起義道路就好像練道家功法,中正平和但見效慢,而走宗教路線就像修煉魔攻,雖然有一定的副作用,但見效快效果好。
在北宋這個時代,宋太祖趙匡胤喊出‘朕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口號,天下‘民’心就歸了老趙家,誰想那幫‘民’選擇自己下注就要給出更好的條件,問題是有麽?
也正是因此,盡管大宋一直一來民間的起義不斷,頻率甚至超過野豬皮的‘我大清’,但始終撼動不了老趙家的根基。
這也是封建年代的悲哀,王朝最大的群體能發出的聲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掌控話語權的是士大夫集團和地方豪強。
杜昱也是自知那不出什麽好的方案來收攏‘民心’,這才決定走百姓路線。而想讓封建迷信的百姓真心認同梁山軍,走宗教路線無疑是最快的方法。可能在後期會給他帶來無數麻煩,但也是無奈之下的選擇。
畢竟前期都無法打出來的情況下又何談後期的發展問題,人總要先解決溫飽然後才是物質和精神的享受。
結合現在的局勢,杜昱決定冒點險,將後方交給唐斌和穀林。當然他也安排了後手,就是從郭圖軍俘虜裏挑選出來的那些兵丁。
把他們交給史進,可以讓九紋龍一邊改造和訓練新軍,一邊作為機動部隊,隨時應對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
見大帥下定決心,許貫忠也沒有勸阻,選擇追隨梁山軍就聽從主子的吩咐便是,將自己的分內之事做好比什麽都強,他可以提出建議,但不能強行要求主帥聽從。
許貫忠問起如何分兵,杜昱其實也拿不定主意,其實兩條路線各有優劣,沿著海邊去突襲析津府的地界看似安全實則要麵對析津府的遼國大軍。
不管怎麽說,現在那裏都是遼國經濟的最後來源,駐紮的不一定是遼國最精銳的軍隊,但肯定也不是泛泛之輩,最少也算得上遼國的正規軍主力。
走瀛洲那條路線,則從一開始就是硬仗,一路向北莫州、瓦橋關、岐溝關、涿州那一個都不是好啃的骨頭,而且還要應對可能會出現的遼國援軍。
遼國就是再拉胯也是一個國家,而梁山軍隻是一方勢力,在體量上有著本質的差別,想要以蛇吞象哪有那麽容易。
隻能說一條路線難,另一條更難。
杜昱並沒有指定路線,而是將可能遇到的困難一一擺上台麵,然後由許貫忠自己選擇。
聽了大帥的各種分析之後,許貫忠沉默良久,思索一陣之後,他選擇了走瀛洲的那條行軍線路。
他並非不知道瀛洲那條路線難打,但綜合考慮之後他還是選擇迎難而上,一是為了回報大帥的知遇之恩,二也是想施展平生所學,還有一點就是對現實問題的分析了。
河間府距離瀛洲並不遠,可以說除了府城進入遼國境內就是瀛洲的地界,這樣行軍他可以穩紮穩打,一步步推進,方便李應的人馬為他運送糧草等物資。
若是走析津府那條路線的話,無疑會將補給線拉的很長加大了糧草供應的難度,尤其是考慮到遼國騎軍眾多機動性好的情況下。
杜昱見他選擇了瀛洲那條線也點點頭,其實他最擔心也是後勤補給的問題。許貫忠那邊軍隊人數雖多卻要靠傳統的方式作戰,對李應的後勤保障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而他自己無論走析津府那條路線,那怕打得再遠也不用擔心糧草不足,有背包空間這個不講道理的外掛,無論怎麽打都不用愁後勤。
定下路線之後,他們就行軍的細節也進行了一番討論,隨後就各自回到大營之中做出征前的準備工作。
想到一旦進入遼國,軍隊的腳步就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停下,杜昱打算趁著出發的前夕回現代時空一趟。
一來是比較想念老婆和孩子,二來是要再訂些物資放在背包空間之中以備不時之需。
於是他將軍中的工作交給楊春和欒廷玉,自己則打開傳送門穿越回魔都的家中。
算一算又是將近兩個月沒有回家,杜昱心中其實覺得挺對不住老婆和孩子的。
現在他們家雖然不缺錢但誰會介意擁有更多呢,他在北宋時空折騰無非也是想給兒子留下更大的事業罷了。
柳梅見到丈夫回家非常高興,兩人許久未見甚至有一點點陌生感,尤其是杜昱在經曆一番大戰之後氣質有了一些變化。
久別勝新婚,兩人將兒子哄睡之後自然少不得幾番大戰。
運動過後,兩人相擁而臥說起了夫妻間的悄悄話,當然對現在這種聚少離多的生活,柳梅也有了一絲幽怨。
杜昱隻能用話語和行動加以安慰。
現在梁山軍正要發動戰爭,他也不能將柳梅帶在身邊,倒不是怕影響士氣,主要還是安全的問題,行軍打仗可不是過家家誰也不敢說穩贏,又怎麽能讓媳婦跟著冒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