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唐之開局攤上個皇帝群> 第六十六章 論李世民篡位與中央集權

第六十六章 論李世民篡位與中央集權

  李恪冥思一陣。


  李二要真是把他當工具人,這封地拚死也不能去!

  此時。


  中書令季羨淡淡品茶,一想到自個被李恪那小子坑了十萬貫,臉上的肉忍不住微微抽搐。


  他為官數十年,啥時候被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這麽陰?!


  “季羨,此事就隨風過了吧。”房玄齡微微一笑道,“他是三皇子,更在聖人指使下斂財,你還想從他哪要錢回來?”


  “癡人說夢啊!”


  房玄齡有些幸災樂禍,還好他平時為人正派。


  不然麵對科舉試題這種誘惑,可能也被李恪計謀所騙。


  “房梁公,不是小臣缺這十萬貫,是吳王手段太卑劣!”


  季羨麵色悲憤道“小臣,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咽不下又能咋滴?”


  房玄齡撇了他一眼“吳王沒有封地,此次聖人必然封他為真王,等去了封地,你連他人都見不著。”


  “那就不讓他走!”


  季羨狠狠道,“留在長安,小臣還有討回公道的機會!”


  “不大可能。”


  房玄齡想了一陣,搖搖頭“吳王後顏積發,老夫前幾日還聽到,聖人談過廢立之事,甚至還問過吳王,對這皇位是否有意。”


  “那他如何回答?”季羨緊張道。


  “似是非是。”


  房玄齡有些感慨道“小小年紀,就將帝王心思摸透。”


  “再看大臣,活了大半輩子也隻是一知半解,又豈能知道聖人是立廢而扶新,亦或是扶植而輔君?可這小子,卻是看的很清啊。”


  另一邊。


  尚書府中,盧江聽到宮裏來的消息,麵色微變。


  要封地了?


  他與季羨想的不同,吳王立下如此大功,定然會成為儲君人選。


  盧江還未站派,不過他覺得李承乾丞君之能,不夠。


  “不能讓吳王走,若是走了,太子之位就必然是李承乾穩坐。”


  “吳王,不能走!”


  長安城內,凡是被李恪坑過的都收到宮裏的消息,至於他們的想法,無非是這兩種。


  報仇。


  亦或是,不能讓太子一家獨大。


  但共同點是。


  李恪不能離開長安!


  ……


  吳王府內。


  李恪嗑著瓜子,讓七位貪官伺候著他,和群裏的皇帝們凱天地。


  李恪“哥們這招用的好吧?”


  劉徹“還行。”


  楊堅“有朕十分之一的功力。”


  趙匡胤“有給朕當宰相的實力。”


  忽必烈“就是有一點,群主你不出長安,額們的造反大計啥時候實施?難不成你也要來次玄武門之變?”


  忽必烈“別開玩笑,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群主能有這運氣?”


  朱元璋“關鍵是,李世民造反時李淵政權已經分崩離析,不然哪輪得到李世民?”


  乾隆“老朱說得對。”


  就在這時,老大哥嬴政發話了“捏們說的都不對!”


  “李世民之所以能造反成功,有四點,一是他會挖牆腳,二是他有將士還得民心,三是他能控製玄武門,四是他采用先發製人的戰術。”


  “在這種戰略下,李淵的中央集權已經潰散,加上李世民上任就弑刃手足,皇位當然是他滴!”


  這一番長篇大論,令李恪有些懵。


  尤其是那個。


  中央集權……


  李恪“老秦,你這些東西在哪看的?”


  嬴政“捏送給朕的那本曆史書上。”


  李恪“……”


  曆史書,可比他發送的那些記憶,直白的多。


  不僅記載他那個時代,編纂者對於這些皇帝的看法。


  還記載了每個朝代,覆滅的究其原因是何。


  果不其然。


  一說這,所有皇帝都很感興趣。


  劉徹“老贏,把那本曆史書發給額看看。”


  楊堅“朕也要看看,後世是怎麽評判朕的!”


  趙匡胤“+。”


  忽必烈“為啥別人領的東西都有用,朕的就是群主穿過的四角褲衩,朕不服!”


  朱元璋“我那領了一堆破爛都沒抱怨,你閉嘴。”


  乾隆“朕這本菜譜,好像也沒啥用處啊,虧朕把和珅,還有兩百萬兩銀子給群主。”


  三人的話,帶著濃濃的幽怨。


  李恪“三位,是你們自個手氣差,和我可沒關係,要不下次,再發紅包你們哥仨先搶?”


  沒人理李恪,一個個紅包映入眼簾。


  一本曆史書,迅速傳遞在七位皇帝手中。


  誰不對自己身死後發生的事感興趣呢?


  更重要的是。


  後人的評價!

  他們當皇帝,不就是為了吏治平安,在史冊上搏得一個千古之君的名頭?


  不一會。


  暴怒的楊堅狠狠道“這甚麽破書,居然說朕是亡國之君!朕萬古一世,亡個屁的的國!!”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