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旭日東升之帝國霸業> 第二百八十三章 【點凡成聖】

第二百八十三章 【點凡成聖】

  此刻在紫禁城寢殿內由宮女、宦官們更換上(青袍)的大明順宗:朱慈烺,神情有些恍惚?他顯得格外緊張但又有點情緒激動的樣子,換好青袍之後他就傳令南北鎮撫司錦衣衛和神武中衛、定邊衛(在京衛所)集合隊伍。


  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從皇城北安們出發,過內城德勝門往昌平州方向趕去,隨行的護衛士兵宮女、宦官們,皆是之前戰後又經曆過疫情的人員,故此一路上官兵們也都做好了防範措施,由太醫院郎中們為眾人提供了麵巾和抗疫藥材,後勤士兵們還帶了點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出發之後大約走了半柱香的時辰,戴著麵巾的眾人們就來到一片山清水秀之地,前隊的南北鎮撫司錦衣衛、神武中衛、定邊衛,三支隨行隊伍以及撐著傘團走在龍攆旁邊的宮女、宦官們開始停下步伐。


  由司禮監太監去到禦駕龍攆前用拂塵,問候道“陛下,咱們已經到達昌平州境內的天壽山腳下了,陛下您看是否要下來行掃墓之禮了?”


  禦駕內緩緩睜開眼睛的明順宗聽後,一把掀開簾子用手提起膝蓋處的青袍布裙走下來,跳到地上時他看了看這個曾經由李賊下令埋葬父皇以及皇陵十二帝之處,忍不住有些傷心落淚起來!

  這讓三個司禮監太監們見了連忙上前,拍拍背部安慰皇帝陛下的心情。


  隨後明順宗與眾大臣們一步步登山走去祭拜,他接過司禮監太監遞過來的掃把,中途一邊走一邊清理台階上的灰塵和落葉,掃一層身後的文武大臣們就跟著走一層,就這樣慢慢的來到了皇陵前。


  按照禮儀大明皇帝率文武百官前來皇陵,應該要按照輩分來一一祭拜,既十二陵(注意;因為此時先帝大明崇禎帝:朱由檢,還沒有陵墓隻是被大順皇帝:李自成,匆匆下葬)故而按輩分來祭拜應該是先從;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開始拜起。


  這下司禮監太監與宮女們幫明順宗,在屏風後麵脫掉青袍,更換上了大明天子冕服十二章,華麗的山川日月星辰加龍紋在身讓人眼前一亮。


  不過明順宗穿在身上卻並沒有任何天子氣息,就與他登基之時一模一樣毫無威嚴!可盡管如此他也是目前北直隸地區公認的大明皇帝。


  明順宗畢恭畢敬的從大明成祖燕武親王永樂文皇帝:朱棣,的長陵一路用天子禮節祭拜過去,文武大臣們也相繼上香行叩拜禮,直到上完大明熹宗天啟哲皇帝:朱由校,的德陵之後明順宗與諸位大臣們都有些累了。


  而宮女太監們看見到眼前這座陵墓,連忙把案桌抬上來在放上三牲祭品,並撒紙錢插(掛青)目的就是趕在皇帝麵前把這裏裝飾得很好,讓這座陵墓顯得不是那麽的荒涼,也是對皇家的一種安慰。


  但是孝子明順宗依舊還是忍不住哭泣,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微微扶著冕服下裳的蔽膝,慢慢移動身體來到插滿(掛青)的大明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秀英,的貴妃墓前望著旁邊一起合葬的父皇(崇禎帝)與母後(周皇後)兩人墓碑,立馬伏地三扣頭眼淚汪汪留下來。


  身後的文武大臣們也都很隨著哭泣,不過多數都是做做樣子假惺惺的插眼睛而已!


  大概哭了一下明順宗便開口哭訴道“父皇、母後,兒臣不孝之前生為皇太子,卻不能為國盡忠,替父皇出謀劃策保我大明江山,而如今兒臣稱帝又在開國公寧遠衛總兵:吳三桂,的保護下驅除了流寇李賊,但眼下迫於無奈兵力不足隻能眼看開國公聯合東虜建奴韃子一起攻打流寇,待時機成熟之際定當反東虜韃子還我中原大好河山,希望父皇在天之靈能夠保佑兒臣早成霸業!”


  說罷明順宗就起身讓人拿來尚方寶劍,在陵墓前快速拔出銀白色雪亮的劍,一旁還有神武中衛的人配合著放出幾隻烏鴉,而明順宗則揮劍朝烏鴉刺去,一劍穿透其中一隻烏鴉的身體。


  眾大臣們見狀紛紛驚訝不已!


  唯獨南北鎮撫司錦衣衛隊鎮定自若,明南北鎮撫司錦衣衛左都督:駱養性,直接詢問道“敢問陛下,這是何意?”


  拔出烏鴉身上劍頭的明順宗把死去的烏鴉放在案幾上,開口道“朕這是在警告自己,勿忘甲申國恥牢記東虜韃子與流寇反賊,總有一日朕要殺光這些亂臣賊子!還大明一個安靜祥和的盛世。”


  聽了這句話之後眾人齊呼道“陛下英明,大明萬歲!”


  實際上明順宗此舉殺烏鴉就是在殺東虜建奴韃子,因為滿清太祖高皇帝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本人以及滿清太宗文皇帝天聰汗:愛新覺羅·皇太極,都是被烏鴉所救故此烏鴉成了滿清帝國裏的神鳥,殺烏鴉既等於殺東虜建奴。


  未時京師在皇城承天門經過虎賁右衛隊士兵檢查過後,吳俊振一行人得進入皇城內部端門,這是一條筆直的大道盡頭是皇城連接紫禁城的午門。


  由於吳俊振他們攜帶的是大明縣主朱攸蘭前去麵聖,故此明通州右衛指揮僉事就不在跟隨了,隻留下四五個士兵保護,一行人在朱攸蘭的帶領下開始前去午門。


  來到威嚴聳立呈現凹形的午門前,他們被把守在此的濟陽衛士兵所攔截住,朱攸蘭隻得掏出腰牌示意放行,才得以過午門從左右掖門的右掖門進去來到歸極門處,由此由西走過金水河畔的橋便是武英門處。


  由於李賊之前用火炮轟炸以及焚燒了皇極門以北的皇極殿附近宮殿,故此如今早朝禦門聽政以及議政都不得不在武英門內的武英殿舉行,所以走到這的時候懵懵懂懂的馬維就提出去武英門等候皇帝陛下。


  可是朱攸蘭還想起在京的妹妹(大明坤興公主:朱媺娖)便準備去寧壽宮尋找昔日的姐妹,但她並不知道現在京畿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故。


  好在了解曆史的馬維知曉此事,且在提出要找大明坤興公主時,馬維故作姿態的說道“縣主殿下,既然咱們要找那不如問問宮裏的人,畢竟咱們初來乍到的,雖然有縣主殿下您的令牌可以通行,可是一直使用又在宮裏亂竄恐怕不是明智之舉!”


  這點朱攸蘭覺得有些道理,吳俊振與劉瑞林也認為不可太過於招搖,因為是在天子腳下,太放肆的話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啊!故而朱攸蘭就去向鎮守歸極門的燕山右衛士兵們詢問公主殿下的去向,卻不料居然得到了一個悲傷的結局?


  那就是大明坤興公主已被先帝給砍下一隻手臂了?而且目前剛剛傷勢痊愈還在內廷休養生息,再加上過往的宮女向朱攸蘭透露皇帝去昌平州天壽山祭拜去了,用不了多久就會回來,所以吳俊振就想著自己是第一次麵見天子,應該要恭敬一些務必得在武英門外候著等待陛下回宮。


  很快禦駕龍攆就回來了,前鋒南北鎮撫司錦衣衛儀仗隊已經返回到達了內城德勝門入口處,隨行的神武中衛與定邊衛明軍們也都緊隨其後。


  然而城門口卻有一個戴著麵巾的官員跑過來,穿過士兵中來到禦駕龍攆前行禮道“臣,通政使司左通政:楊子帆,恭迎聖駕拜見吾皇陛下,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駕前的司禮監太監們見皇帝沒有反應,就叫了幾聲才把明順宗給驚醒了,他搖搖頭摸摸腦袋說道“外麵什麽事?”


  這時司禮監的太監就湊到禦駕窗邊說道“陛下,是通政使司楊左通政大人來接駕了,好像有事稟報?”


  明順宗才急忙讓他平身,並讓司禮監太監上前接過奏章在遞給他觀看,明順宗仔細一看發現居然是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德溫親王:朱由櫟,藩王封地內所屬的大明泰安永定郡王:朱由弼,之女:朱攸蘭,托通州右衛指揮僉事:許汶慶,上奏通政使司要求麵見自己?


  而明順宗對於宗室之事尚在處理當中,因為之前李賊入京也曾抓了幾個藩王,但是戰敗撤退之時這些藩王卻都不知所蹤,眼下隻找到明秦景親王:朱存樞、明晉靈親王:朱審烜、明荊旦親王:朱慈烴、明衡惠親王:朱由棷、明代顯親王:朱傳齊、明沈恭親王:朱效鏞,這6位親王罷了!其餘親王以及郡王不知所蹤?

  而這位泰安郡王之女現在要求麵聖似乎勾起了明順宗想要安撫宗室的心,畢竟6位親王已被安置在內城附近宅院居住,而眼下自己正好會會她,也好展現君王氣度天佑大明之兆。


  他命司禮監太監傳話即刻擺駕武英殿。


  這邊在武英門外看著風景觀賞著楊柳樹枝的吳俊振、馬維、劉瑞林三人,指指點點的討論著宮殿設計以及規模,吳俊振還悄悄地在馬維耳邊說道“馬兄這紫禁城的規模與咱們宋皇朝帝都臨安府是否一樣?”


  馬維則低調的說道“都差不多!隻是這大明帝都紫禁城規模比起臨安府來確實華麗威嚴一點,而我宋皇朝那是東方首富,臨安府是華而有度!”


  見到馬維如此小心誇讚不由得對他另眼相看,但他對大明紫禁城卻不那麽看好,而劉瑞林看他倆聊得甚歡也就不在打擾了!


  一旁的朱攸蘭和姚秋月則在內心對視著,想方設法的逼退對方而贏取心愛之人(也就是吳俊振的喜愛)就在這時有司禮監太監前來高聲喊話道“皇帝陛下駕到眾人準備迎駕。”


  很快駕前的宮女太監以及南北鎮撫司錦衣衛隊就來到了武英門外,以朱攸蘭為主帶頭行禮眾人也相繼作揖,明順宗就在這一片聲呼中走過來,揮揮常服的袖子示意道“眾臣免禮平身吧!朕今日過來就想見見誰是泰安永定郡王之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